《小三大計》 愛人還是愛才

《凡事哈》(Frances Ha)頗受本地文青喜愛,片中女主角姬蒂嘉域(Greta Gerwig)又有一部擔正之作在港上映,《小三大計》(Maggie's Plan)並不是荷里活女性喜劇,而且和《凡事哈》一樣以紐約為背景。

先令筆者注意的是影片的季節,並不是紐約公認最美,紅葉翩翩的深秋或陽光普照的炎夏,影片首段是在融雪時節開始,最後以冬天作結。或者是先拍後半部吧?

姬蒂嘉域飾演的Maggie在大學做就業輔導,她父母都是大學教授,書香世代。Maggie忽然想生孩子,做單親媽媽,但沒有固定對象。她想起了大學舊相識Guy,他讀數學,但以賣醃瓜為生。Maggie計算好最佳的成孕日期,約定Guy到時「交種」,Maggie完全不想和對方有男女關係。但緣分實太難預料,Maggie在校務部偶遇兼職講師,伊芬鶴基(Ethan Hawke)飾演的John。

John是人類學講師,他專攻的「虛評人類學」範疇,是把人類學當成小說來寫,不過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寫一本真正的小說。John已婚,妻子Georgette,茱莉安摩亞(Julianne Moore)飾演,都是人類學教授,她在名校有正教席(tenure),是一家的經濟支柱,並和John有兩個孩子。Maggie被John的才華深深吸引,她也對John未寫好的小說大表讚賞,這種認同Georgette不願施捨給老公。

去到「交種」之日,Maggie聽到門鐘響起,是John自動送上門,要求做Maggie孩子的父親。鏡頭一轉,Maggie不但有可愛的小女兒Lily,還和John結了婚,做了他兩個孩子的後母。John繼續埋首他的首部小說,卻寫得沒完沒了。Georgette把離婚的傷痛寫成半虛半實的人類學著作後,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Maggie後悔嫁錯郎之時,她不知道「大婆反擊戰」已經暗中展開。

冷嘲熱諷知識分子

之前未看過導演麗碧嘉美拉(Rebecca Miller)的作品,她的上一部作品是二○○九年的《李太的秘密生活》(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曾在港上映,有可能是片商見到該片有奇洛李維斯(Keanu Reeves)演出。筆者亦相信《凡事哈》的成功,加上伊芬鶴基飾演的《日落》系列第三集《情約半生》(Before Midnight)甚多捧場客,加強了本片對香港文青觀眾的吸引力。John這種「文藝中年」,以及女尊男卑的設定,和他在《情約半生》的角色頗為相似。

不過麗碧嘉美拉在本片對知識分子的冷嘲熱諷,頗有活地亞倫(Woody Allen)上世紀七十年代作品的神髓,而且對白甚為精雕細琢,並不是搞gag搞笑,而是大部分對白都像是話中有話,值得聽真一點,別看字幕。活地亞倫用幾十年前的知識分子來開玩笑,麗碧嘉美拉則用今天的流行學說來嘲諷。即使「虛評」寫作頗為流行,但John及Georgette肆意將自己的婚姻以及情史寫進作品之中,當成學說,但真正要寫一本小說,卻又寫不出來。John最吸引Maggie的一句話就是,「好像這個詞,就像語言的安全套」,恍似愈有學識愈懂舞文弄墨的人,就愈懂逃避責任。

人生兜轉錯了便改

似乎不少本地觀眾以及作者都把注意力集中於「大婆對小三」,或者是Maggie這個角色如何不堪,但筆者覺得本片的重點應該在於人生選擇。本片令筆者想起《大兵的故事》(L'Histoire du Soldat),故事講一個士兵被魔鬼誘惑,只要他願意出售自己的小提琴便可得到榮華富貴,但士兵就算得到幾多的財富、多美的女人,但總是依戀這刻沒有、但過往生活有的東西,終於令他被魔鬼打敗。就如《大兵的故事》,《小三大計》可以當成寓言來看。

《小三大計》教你人生道理一:別得一想二。影片一開始,Maggie要的只是一個孩子,以為人生有了這個孩子便會變得美滿,她得到了醃瓜男的「種」,但又想得到一個有智慧的男人。得到這個男人以及孩子,卻又要照顧他的兩個孩子,並支持John的寫作大計。人生道理二:愛屋及烏。既然John追不到的文學夢令Maggie深感著迷,搭上這個男人便難免要接受他可能會失意一世。愛上一個失意男人,而又討厭他這麼失意,便是自尋煩惱。

不過,《小三大計》即使描寫了人對人生取捨的愚蠢,但對於人生還是樂觀的。兜兜轉轉,大家還是得回原來想要的東西。始終沒有魔鬼在另一端等著你,這刻受不了便逃出去吧,汲取教訓就不會再錯下一次,人生就是我們錯誤的總和。

作者: 
刊物: 
Year: 
Month: 
Day: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