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激進「女神」兩種命運 游BB肯收步 周庭被「捧殺」 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兩個激進「女神」兩種命運 游BB肯收步 周庭被「捧殺」

博客文章

兩個激進「女神」兩種命運 游BB肯收步 周庭被「捧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兩個激進「女神」兩種命運 游BB肯收步 周庭被「捧殺」

2023年12月04日 20:09 最後更新:20:28

被捧為學運「女神」的周庭,棄保潛逃加拿大,說大概一輩子也不會回香港,雖可免牢獄之苦,但終生流亡異鄉,也許比坐幾年監更淒涼。

周庭不捨得政治狂熱的冗奮,以及國際媒體和激進粉絲的吹捧,雖曾想過離隊,卻始終走不出激進路,最後被「捧殺」成為終身逃犯。

周庭不捨得政治狂熱的冗奮,以及國際媒體和激進粉絲的吹捧,雖曾想過離隊,卻始終走不出激進路,最後被「捧殺」成為終身逃犯。

由反國教到佔中,再到黑暴,我一直有留意這女孩子走的路,見她今日的結局,不其然聯想起另一個激進「女神」游蕙禎,兩人都曾經光芒四射,搶盡眼球,命運卻不相同,前者在歡呼讚譽聲中身不由主,繼續盲衝,終被「捧殺」;後者在反思後戛然收步,做回凡人,生活平淡但安穩。兩個「女神」的故事,值得曾經激進的一代反思。

周庭2012年參加「反國教」運動時,只是個15歲的內向中學生,自稱當時「硬着頭皮」在集會擔任司儀,與「學民思潮」領袖黃之鋒等一起搶盡風頭,成為學生偶像的冗奮感覺,牽引着她投入激進浪潮,像着了魔,不能自拔。

兩年後「佔中」爆發,她成為學民思潮的發言人,經常出鏡,美少女形象令她升級為「學運女神」,但以她的內向本性,同時也承受着極大壓力。她自己稱「感到極度徬徨和疲倦」,所以突然辭去發言人之職,還想過離隊退出行動。不過她對狂治狂熱仍然着迷,又因她講流利日文,開始在日本走紅,那種榮耀感,把她拉回激進運動的道路上。

周庭於2016年與黃之鋒、羅冠聰埋堆,創立「香港眾志」,她擔任副秘書長,而這幫人馬在2019年的反修例動亂初期,不甘被其他人搶去光芒,數度帶頭煽動衝擊行動,在這股狂潮中,周庭也身不由己站到最前綫,號召罷課和包圍警總,其後警方以「煽惑參與非法集結」罪把她拘捕,到翌年底,她承認控罪,法庭判她入獄10個月。在此案審訊期間,她又因涉違《香港國安法》被捕,獲淮保釋,直至現在。

周庭被捕受審,外國媒體紛紛把她捧到上天,繼《福布斯》選她為5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後,BBC和《金融時報》分別把她抬上「全球最有影響力女性」百人榜。雖然她曾想隱退江湖,但接踵而來的國際讚譽,加上激進粉絲的歡呼,簇擁着她走向懸崖邊。

游蕙禎在獄中深刻反思,決定毅然收步,返到人生原點,做回一個普通人,在黑暴期間完全隱退,避免悲劇收場。

游蕙禎在獄中深刻反思,決定毅然收步,返到人生原點,做回一個普通人,在黑暴期間完全隱退,避免悲劇收場。

另一個「女神」游蕙禎,則在越走越激的路上戛然收步。她於2014年與一批激進本土派組成「青年新政」 ,由區議會殺到上立法會,在2016年立選中,戲劇性地把激進派教主黃毓民KO,全城嘩然
但後來她因改讀誓詞,任職議員12日後被DQ。兩年後,她因在立會非法集結罪成,入獄4周。

坐牢的日子雖不長,卻令她脫胎換骨。她坦言在獄中反思了很多,對自己往後的人生相當重要,「我覺得若我連父母都未照顧好,點去承擔更大的責任?呢個啟示令我回到原點」。

果然,在這之後,她由激進「女神」變回一個凡人,2019年反修例山雨欲來時,她潛心做KOL在網上推銷耳機、護眼霜、保濕用品等,又在社媒發放性感相片,全不提政治時事,其後更正式宣布退出「青年新政」,與其他派進分子再無瓜葛。

在整場黑暴中,她未發一言,也無任何參與。到《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她更避而不談,說自己「選擇隱晦、迂迴」。正如她所說,人生回到原點,告別了盲目的政治狂熱和激情。

游蕙禎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走回正常的路,周庭則如上了毒癮般,不捨得激進帶來的冗奮,沒法自制收步,結果走向懸崖。

兩個故事,不同結局,當中的啟示,實在值得深思。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周庭

往下看更多文章

47人顛覆案背後有黎智英影子 公民黨三子想做控方證人落空?

2024年05月31日 19:23 最後更新:19:43

47人顛覆案審結,基本上「一鑊熟」,餘下的話題,是法官如何判刑,而焦點將集中在已認罪的戴耀廷。這宗世紀案件審訊期間,部分被告作供時披露了不少內情,但還有一些台前幕後發生的事沒有曝光,如果深掘下去,可能找出更大的陰謀,其中一個謎團是,黎智英是否「初選」背後的推手和金主?如果是,他與台前的戴耀廷,有冇不可告人的關係?在他們之上,是否還有一股更大勢力?政圈朋友細看黎智英案審訊的囗供,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顯示成件事後面確有他的影子。

也許是策略上的考慮,今次顛覆案審訊中,控方並沒有指出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與初選有何關係,也冇提及這活動獲他資助。不過被告之一趙家賢,在警方錄影會面中供稱,他曾與戴耀廷商討眾籌問題,對方叫他無須擔心,說「總知我唔方便講,一定有人包底」,又說「《蘋果日報》一定支持」。趙家賢說,戴耀廷似乎暗示黎智英在後面支持,但他無從稽考。

聽戴耀廷這番話,黎的角色其實已呼之欲出,不過因戴沒有向趙家賢講白,他亦不能確定。不過在黎智英案審訊中,證人陳梓華作供時,就講得相當清楚。

黎案的從犯證人、「重光團隊」成員陳梓華作供時爆料,指黎智英是「初選」的最初構思人,並「在背後做了好多工夫」。他還說自己是少數知道這件事的人。

陳梓華披露,當時黎智英動用了大量人脈及傳媒資源去協助「初選」。他說,最初搞初選時,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個機制,例如應否讓其他人參加,當時黎智英在背後做了好多工夫,最後促成「初選」。當時他與黎及其助手 Mark Simon會面時,對方都具體表示會用傳媒支持政治素人參加「初選」,令這活動更加有認受性。

黎智英案的從犯證人陳梓華爆料,指黎是「初選」的最初構思人,在幕後落過好多工夫。47人案被告趙家賢也透露,戴耀廷曾向他暗示,黎智英是「初選」的幕後金主。

黎智英案的從犯證人陳梓華爆料,指黎是「初選」的最初構思人,在幕後落過好多工夫。47人案被告趙家賢也透露,戴耀廷曾向他暗示,黎智英是「初選」的幕後金主。

由陳梓華的口供,我有理由推測,戴耀廷搞「初選」圖奪立會控制權,背後主要靠山之一正是黎智英。

政圈朋友翻查兩人過往關係的資料,黎早已是戴耀廷搞活動的一條水喉,這可追溯至佔中時期,依此判斷,陳梓華指他是「初選」的 金主,可靠性很高。據佔中之後在網上曝光的密件,黎智英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曾向佔中行動頻密泵水,其中部分是通過戴耀廷向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港大法律學院和文學院捐款,共逾100萬元,以資助與佔中有關的行動,可見兩人當時已關係密切。

由於有此淵源,加上黎智英與戴耀廷對奪取立會控制權的思路接近,亦都想開路給「激進政治素人」上位,黎絕對有可能在幕後出錢出力谷「初選」, 戴則在台前做旗手,合力玩這場「權力」遊戲,試圖 Winner take all。

今次顛覆案還有不少其他內情值得發掘,其中之一,是除了區諾軒成為控方證人外,有沒有其他被告步他的後塵,以減輕刑期?今日《明報》出了段消息,說公民黨黨魁楊岳橋、立會議員譚文豪和郭家麒,因認罪沒有在審訊作供,但他們曾主動協助警方調查並落囗供,不過控方沒有依賴為證據,也冇召他們做控方證人。

有消息指,47人案中已認罪的「公民黨三子」楊岳橋、郭家麒和譚文豪,曾主動協助警方調查落囗供,但控方沒有召他們做控方證人。

有消息指,47人案中已認罪的「公民黨三子」楊岳橋、郭家麒和譚文豪,曾主動協助警方調查落囗供,但控方沒有召他們做控方證人。

我根據這則報道推測,公民黨三子好可能想過擔任控方證人,也間接放出訊號,不過控方沒有考慮,原因不明。如果這是事實,反映人心之變,有時都幾令人感慨,想當年初選熱火朝天之時,民主黨稍為理智,沒有簽署否決預算案的協議書,公民黨卻於3月開記者會宣布,如特首不回應「五大訴求」,該黨將否決政府每項議案和撥款。它搶在其他泛民政黨之前,率先表態會運用否決權,表現甚「勇」,卻對民主黨造成了一定壓力。

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某些人到了窮途末路時,心態也會有180度改變。如果大家看過「囚徒兩難」(Prisoner's dilemma)的理論,就會更加明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