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中文网 - 香港觀察 - 「各家自掃門前雪」



更新時間 2010年 8月 1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17

「各家自掃門前雪」

香港銅鑼灣街頭的行人(30/7/2010)

香港人的「各家自掃門前雪」心態之普遍讓人嘆息。(BBC中文網設計圖片)

最近到麥當勞用餐,點完餐再去找座位,位子其實很多,卻就是沒有人收盤子。有些人剛到,坐了下來,對於上一位客人留在餐桌上的餐盤,他們無動於衷。

我找到了座位,跟一位中年男人問道:能坐這裏嗎?這位先生打了一個眼色表示可以。

等我坐下以後再打了個很無奈的眼色,然後他開口用英語說:那些人就是不自覺。

有趣。這就跟他聊起來,原來是一位從美國回來的美籍香港人,他說是回來念博士課程的。

我跟他解釋了香港跟歐美快餐店文化的一大不同之處,就是香港人都認為這裏的店員拿了工資,收拾盤子也是他們的工作。

因此,有些人覺得,用餐完畢自覺退回餐盤沒有必要,也有些人認為不該搶人家的工作,把盤子留下來就好。

「海歸」先生聽罷搖頭嘆息,然後說:「有些時候,你總得自己動手,才能有位子坐。」

然後這位「海歸」先生繼續訴苦,比如說地鐵裏頭沒有人給老人家讓座等等……

香港人自私?

一堆似曾相識的控訴,聽後除了搖頭嘆息,也想不出能怎樣給出個反應來。

最近幾年帶著這種自私影子的爭議性事件可謂不勝枚舉。小的如要把地鐵新車站建到自己的街道,卻不讓新車站的通風塔建在自己家門口。

前者是想交通方便一點,樓價能多漲一點;後者是覺得通風塔排出的都是廢氣,有害健康……

香港人敢於公開表達意見,本來是這個地方仍然享有民主自由的象徵,但是,當幾派人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來發聲,彼此互不相讓的時候,衝突就會發生。

遠的有如去年戒毒機構正生書院申請搬遷事件,至於近的,要數最新一輪有關興建骨灰龕的爭議。

在「死無葬身之地」的怨氣越來越重之際,港府宣佈要修建更多骨灰龕,一些居民出來抗議,不讓骨灰龕建到自己的家旁邊。

行政長官曾蔭權會見18區區議會主席,拋出一句「不得各家自掃門前雪」,「下令」諸位主席設法擺平各區的爭議。

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門外的對聯下聯「他朝君體也相同」(30/7/2010)

「他朝君體也相同」:有多少人能領略它的意義?(BBC中文網圖片)

曾蔭權這番對著民意代表說的話也許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是多少反映了實際情況。

將心比心

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門前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今日吾驅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這副聞名四方的對聯確實不是中文。

典故有很多,其中一個版本說,這是從前來自澳門的葡萄牙籍神父把拉丁文翻譯過來的。

這兩句「西洋中文」到底從何而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涵義:今天我這樣,明天你也會一樣。換個方法來解讀,也可以說成是將心比心。

不過在香港,怎樣才叫做到將心比心,恐怕又是一個名詞,各自表述的事情了。

(2010年8月10日)

讀者反饋

這是中華民族的劣根性,更是民族國家落後的表現, 但是,比起共產中國人,怎樣弄虛作假的去害別人發財巳好得多了.中國巳沒有國維之本----禮,義,廉,恥.必將付出慘重代價。老人, 香港

以「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來形容香港人,委實一點也不錯; 我國標榜禮儀之邦, 落實於中西文化共融的東方之珠, 似乎仍有不少得改進之處; 港人經歷禽流感、沙士等, 仍未能提升整體的衛生意識, 不少人只顧隨處吐唾, 扔垃圾;在沙士期間,我曾多番在街上警告及勸諭他們, 卻落得被兇嚷的下場。有一回, 我親睹一年青人喝過罐裝飲品後, 視若無睹地將它從天橋擲下, 我立時嘆喟: 我們的教育是什麼一回事? 倘我們只顧向錢看, 定睛個人的利益上, 將所學的成為死的知識,而不知回饋社會為何物, 多為他人著想, 下一代的香港將淪為無根自私的群!黃震國, 中國香港

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聯絡/薦言

* 須填寫項目

BBC © 2014 非本網站內容BBC概不負責

如欲取得最佳瀏覽效果,請使用最新的、使用串聯樣式表(CSS)的瀏覽器。雖然你可以使用目前的瀏覽器瀏覽網站,但是,你不能獲得最佳視覺享受。請考慮使用最新版本的瀏覽器軟件或在可能情況下讓你的瀏覽器可以使用串聯樣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