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來「搶飯碗」的!旅台 16 年馬來西亞人,想對學弟妹與台灣人說的話|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換日線

我們不是來「搶飯碗」的!旅台 16 年馬來西亞人,想對學弟妹與台灣人說的話

我們不是來「搶飯碗」的!旅台 16 年馬來西亞人,想對學弟妹與台灣人說的話

「馬來西亞人在台灣」社團創辦人楊冠義。

Photo Credit:汪忠信 攝影

外籍學生在台求職時,經常會遭遇不同困難,不但要面對找工作的時限壓力,還可能面臨來自當地的異樣眼光。「馬來西亞人在台灣」社團創辦人楊冠義將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以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他對外國人才來台工作的看法。

收聽完整節目:【換日線關鍵字 Ep.50】我們不是來搶工作的!他創立「全台最大僑外生社群」,為台灣留住國際人才

不少在台灣的馬來西亞工作者,都知道一個超過 2 萬人加入的臉書社團──「M.I.T. Malaysians in Taiwan 馬來西亞人在台灣」,社團創辦人楊冠義(Isaac)自 2015 年起便提供來台外籍學生許多協助,不吝解答各種疑難雜症。而後,他進一步創辦「Canaan Project 迦南計畫」,擴大服務範圍和影響力,成為全台最大僑外生社群的引領者,亦曾獲選 2023《換日線》亮點人物。

不過,外籍學生在台求職時,經常會遭遇不同困難,不但要面對找工作的時限壓力,還可能面臨來自當地的異樣眼光。楊冠義將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以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他對外國人才來台工作的看法。(想知道楊冠義對台灣政策的建議,歡迎參考前篇:見證 10 年政策變化──想吸引更多外國人才,台灣政府與企業能怎麼做?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圖/換日線編輯部 製作

問:來台讀書的越南人於 2019 年首度超越馬來西亞人,成為外籍生人數之冠;馬來西亞學生是如何選擇留學國家的?

在馬來西亞有分不同教育體制,我念的是獨立中學(獨中),是用中文上課的,獨中畢業之後沒有辦法念本地的國立大學,文憑不被政府承認,所以大家都會往外求學。

我觀察到有幾個國家相對熱門。畢竟我們曾是被英國殖民的國家,所以英國、澳洲、新加坡等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國家都是許多人的選項,但因為學費比較貴,所以家裡如果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負擔,才會往這些國家去。其中,新加坡就非常積極招收人才,會直接給獎學金,從馬來西亞把人吸引過去。

當然,台灣也會是一個選項,因為我們在獨立中學畢竟是用中文上課的,所以到台灣後可以馬上銜接。以我們班為例,40 個高中生裡有 11 人來台灣念大學,比例高達四分之一。另外,亞洲的學校裡面,我覺得香港也是許多馬來西亞學生的目標,如果有機會到香港大學(簡稱港大),大家也會試著爭取。

香港大學。圖/Gorma Kuma@Shutterstock

而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其實中國就開始非常積極地吸收馬來西亞學生,尤其是往獨中招生,如果是北京、清華等名校,家長們還是會考慮,因為他們會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等排行榜。假設學生已經確定要到中文體系的國家,中國的學校也給了蠻好的獎學金,那就可能是台灣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有些人會覺得,現在在台灣,馬來西亞的學生看起來好像相對少了一些?但其實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台灣的教育部也很積極在招募越南、印尼的學生,像是開設越南學生專班、印尼學生專班,所以他們幾乎是整班的同學一起過來台灣,然後以整班都是越南/印尼人的授課方式在教學。

問:您從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後,為何選擇繼續在台發展?

我看到的許多學長姐,畢業之後其實也留在台灣,除了因為自己的專業領域可以有機會發展之外,也習慣了台灣的生活方式與步調,覺得這裡很自由。

我認為在台灣有一個很妙的地方就是,你可以一個人完成很多事情。舉例來說,處理各種事情,不論是到公部門辦事或交通,台灣都比較方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做完很多事;另外,台灣也有很多的可能性,我感覺在這裡,你要爆紅、被看見,或是創業、經營社群等等,這裡有一個氛圍,能夠很快速地去做很多實驗性的東西。馬來西亞則因為地方很大,所以會有蠻大的差別。 

在台灣,不論是到公部門辦事或交通都比較方便。圖/AaronChenPS2@Shutterstock

我們大學 4 年在台灣念書,我們的生活圈、開始接觸的社會都在台灣,所以跟很多留學生一樣,在當地畢業之後會希望可以先留下來,尤其對馬來西亞人而言,我們的語言又不會是問題,所以基本上可以很融入台灣的環境。

問:您怎麼看待部分台灣人對「外國人搶工作」的擔憂?

我一直提醒學弟妹,請他們不要認為自己留在台灣是在「搶台灣人的飯碗」,怎麼說呢?

每個國家一定多少都會有人才外流的問題,包括很多台灣年輕人也會想到國外工作,那麼有「外流」,也就會有「進來」的部分。每一次在推動修法時,都會有勞工團體站出來抗議,我覺得這也很自然,因為我們還是要保護台灣的就業市場;但你會發現,現在很多時候其實不是「人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找不到人」,尤其疫情之後,有更多人才想做自媒體、自己當老闆,或嘗試創業、接案,所以反而是很多公司要去找人。

疫情之後,有更多人才想做自媒體、自己當老闆。圖/amenic181@Shutterstock

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只是要把人才留在台灣,反而有些企業會想招募來自東南亞的僑外生,幫忙去做海外市場,像是「儲備幹部」這個制度就因此流行,讓剛畢業、甚至是實習階段的外籍學生,就可以先在台灣的企業工作看看。

我們「Canaan Project」平台現在就在做這件事情,希望可以提供關於儲備幹部的工作資訊,讓大家知道來台讀書之後,不管你想要留在台灣就業,還是回到自己的國家工作,都可以有很好的機會,因為現在有非常多企業已經在東南亞佈局了。以馬來西亞為例,其實有很多半導體、科技產業已經在馬來西亞設廠,他們也很希望能找來台灣留學的這些僑外生回去自己國家工作。

所以,我覺得台灣的優勢就在這:吸引這些東南亞學生來台灣念書,當他們了解台灣的文化之後,又可以回到他自己理解的故鄉開發,一起攻下更大的市場。

問:若要給正在煩惱求職的外籍生、外籍工作者建議,您想對他們說什麼?

第一個建議,如果還在讀書,我非常推薦一定要先去實習。選擇工作時可以先確認公司有沒有可能幫外國人申請工作證,因為這關係到未來是否有機會轉正;而對公司來說,若開放轉正,也等於少了些磨合期。

正煩惱求職的外籍生,可以先試著去找實習。圖/takayuki@Shutterstock

第二個建議,在找工作時可以鎖定有在發展東南亞市場的,這也是最直接的,因為他們一定會需要東南亞人才,而且這些職缺是台灣人沒有辦法取代的。

第三個建議,現在台灣有很多產業在熱頭上,比如人工智慧(AI)、大數據、半導體等等,這些公司非常缺人,如果和專長符合,就可以針對這些領域來找

總而言之,大家要先提早預備,否則畢業後真的會有一股壓力,畢竟我們是外國人,沒有找到工作就要回去了,比較容易慌了手腳,但若提前做好準備,我覺得一定是沒問題的!也歡迎大家來我們的社群交流!

收聽完整節目:【換日線關鍵字 Ep.50】我們不是來搶工作的!他創立「全台最大僑外生社群」,為台灣留住國際人才

執行編輯:羅思涵
核稿編輯:孫雅為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