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植牙破百萬 這個方法省一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上圖:全口缺牙解決方案及手術前後對照

植牙的好處眾所皆知,年輕人缺個一兩顆,忍痛一下還能負擔。一旦上了年紀的老人,一缺可能缺個十幾二十顆牙,那費用簡直是天文數字,破百萬也是常有的事。為了解決植牙費用高昂問題,目前已經有了部份植體加上活動假牙的「固定式全口假牙」的技術,可以讓全口假牙費用大幅降低。

由於年輕時的生活條件不佳,台灣許多高齡長者,普遍都有缺牙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2年定義:能具有一般性健康及功能的齒列,最少為20顆自然齒。近年來大規模抽樣調查結果,也支持WHO 20顆自然齒的健康定義概念。自然齒顆數愈多的人,所能食用的食物範圍愈大,所攝取的各種營養成分愈多,血液中所測得的營養成分濃度愈高,其中尤以擁有20顆或20顆以上自然齒的人為最佳。

實證醫學資料顯示,口腔健康較佳的長者,會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也會因外貌的改變而影響社交生活;而缺牙數較少,可充分咀嚼食物的長者,其生活品質及活動能力高,運動、視覺及聽覺機能也較佳。

只是以往的條件造成目前的狀況,而缺牙問題目前的解決方式最便宜的就是活動式假牙,再來是牙套,最貴的就是植牙。三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各有優缺點。活動假牙便宜,但是密合度不佳,咀嚼限制多,且天天要拿下來洗,有時大笑、打噴涕甚至還會噴出去。牙套必須破壞真牙,一旦密合度不佳容易有異味,而植牙的價格最貴,動輒五、六萬元起跳,缺牙情況嚴重的全口植牙,更是要破百萬。

衛福部立臺南醫院牙科主任姚宜吟醫師指出,在植牙普遍的時代,我們似乎握有一項利器,得以避免或克服之前的逆境,配合牙脊增生手術及骨整合技術,以全口固定式植牙義齒完成重建,可令醫病雙方皆大歡喜。針對上顎牙床萎縮量較少,且整體承壓面積大,即使以傳統的上顎全口義齒治療,若能掌握印模觀念與排牙咬合的相關細節,製作兼具美觀與功能的活動義齒並不困難,病患也能滿意的接受。而下顎雙側後牙缺牙,若以傳統活動假牙方式,相對的,整體的不穩定因素較高,所以,若能利用植牙治療,將下顎改為固定式義齒,讓病患不用戴下顎活動假牙,應為治療上的首選目標。要製作最少顆數的植牙輔助覆蓋式義齒(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並減少上顎牙床的覆蓋面積,多數的文獻回顧建議以4 顆植體以上為宜,若少於此數,臨床失敗率則大為提高。若以下顎雙側後牙缺牙區牙脊萎縮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在雙側後牙依固定式義齒方式治療,則較理想;但若是佩戴下顎活動假牙,下顎牙脊萎縮的程度則較為嚴重。故根據此觀點,下顎遠端游離缺牙區,若能以固定式義齒重建,對上顎或下顎牙脊的保留均有較正向的意義,對於避免合併症候群(combination syndrome)的發生,臨床上也是較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