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_百度百科

蔡澜

中国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收藏
0有用+1
0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来定居香港 [35]中国作家美食家电影监制主持人 [33],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36]
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战乱中度过,这使得他的家族不得不南下南洋谋生 [37]。1955年,蔡澜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57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后又担任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1959年,蔡澜离开新加坡,前往日本求学,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完成学业,毕业后回到香港发展电影事业 [37]。1963年,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 [38]。20世纪80年代,蔡澜进入嘉禾娱乐,监制了成龙《快餐车》《一个好人》《龙兄虎弟》等影片 [39]。为输出中国饮食文化,1992年,蔡澜开始进军商界,推出暴暴系列产品。1997年,在电影业摸爬滚打40年后,蔡澜彻底告别电影行业,转而与电视台合作,《蔡澜叹世界》《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各种旅游美食节目做得很受欢迎 [38]。2009年,蔡澜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并担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40]。2012年,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38]
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先后出版200多部各类书籍 [41-42],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43]。2023年3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30]
中文名
蔡澜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新加坡
出生日期
1941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
日本大学
职    业
作家、主持人
代表作品
蔡澜叹名菜蔡澜叹世界今夜不设防蔡澜旅行食记》等
主要成就
出版图书《蔡澜谈人生》获得了“2009年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
祖    籍
广东潮州(潮汕地区
性    别
职    务
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监制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 童年经历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省潮州。父亲蔡文玄在邵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影片公司任职,担任中文片发行经理和负责宣传。母亲洪芳娉先是教书,后来做了小学校长。因生在南洋,取名蔡南。因为家中有个长辈,名字中也有个“南”字,所以为避忌讳,改名蔡澜 [38]。蔡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战乱中度过,他的家族不得不南下南洋谋生。因此,蔡澜在新加坡出生并长大,但在教育方面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少年时期,他对古典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文学方面 [37]
蔡澜出生不久,新加坡被日本占领,食物开始短缺,加之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光靠父母两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家中陷入困境。作为读书人,父亲蔡文玄不屑利用职权赚外快,母亲洪芳娉一边嗔怪他是“和平时的君子,乱世中的窝囊废”,一边在教书之余大显身手。母亲是典型的刻苦耐劳、节俭淳朴的潮州妇女,没饭吃的时候,她就去采树上的芒果,拿醋、糖腌制以后再去卖,也会在游乐场内开小百货店,每天凌晨三点摸黑进货,夜间销售。靠着母亲投资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全家生活得到改善,后来又购买了一座带花园的两层楼的老房子,一家人终于搬离了戏院楼上的公司宿舍。住在戏院楼上时,唯一的好处是,一探出头就能看到银幕,从有记忆开始,蔡澜差不多每天都在看电影,电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8]
  • “流学”经历
蔡澜不喜欢数学课,数学不及格,就不能升级,母亲洪芳娉认识蔡澜就读学校的校长。第二年,数学仍旧不及格,母亲只好让蔡澜转到另一家学校去。就这样,从一所学校流到另一所学校,他自嘲自己是“流学生”。除了“流学”,蔡澜还装病不去上学,躲在被窝里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父亲是邵氏电影公司经理,蔡澜把当时放映的电影看了个遍。因为痴迷电影,又偏爱“西片”,不爱上学的蔡澜上午上中文学校,下午上英文学校。中文学校有个美术老师的粉彩画让他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去学画,无形中又打下了绘画的基础 [38]
  • 发表影评
父亲蔡文玄经常买书,从最初的《格林童话》《天方夜谭》到后来的古典小说、世界名著,长期的文学熏陶为蔡澜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8]。1955年,蔡澜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评论生涯。后来,他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在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观看了大量的电影,为日后的电影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

邵氏时期

1957年,蔡澜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国外购片、宣传和发行等工作。后来,他又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在这段时间里,他观看了大量的电影,为后来的电影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9年,蔡澜离开新加坡,前往日本求学。他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回到香港发展了电影事业。在他职业生涯的初期,他加入了邵氏电影公司,担任监制。在这段时期,李翰祥开创了中国黄梅调电影的黄金时代,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4]
蔡澜在邵氏公司日本办事处 [39]
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 [45]。蔡澜从主要负责购买日本片到香港及东南亚放映开始,到负责香港电影的日本外景部分,他做过电影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道具、木工、副导演、摄影助理等 [39]。蔡澜最初想做导演或做编剧。后来发现,当导演,从写剧本、创作、选演员、指导拍摄、剪接,到看片子,工作就结束了。做监制的不同,可以参与电影的发行,可以同时监制几部电影 [39]
香港没有彩色冲印,拍完后送到日本东洋视像所。拷贝送去之前由蔡澜检查,他因此看了所有的邵氏出品电影。1967年,负责和张彻导演一起拍摄《独臂刀》时。1968年,负责《金燕子》外景之后,他和张彻又合作了《飞刀手》等影片 [39],同年蔡澜在日本看了导演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成为他重看多次的影片 [39]。拍了几部片之后,他向邵逸夫建议:香港拍一部电影要四五十个工作日,日本只要20个就完成,不如在日本拍。1969年,邵逸夫同意,从香港派来四五个演员,其他都用日本人,拍摄《裸尸痕》,陈厚担任男主角,丁红演女主角 [39]
蔡澜在日本 [39]

嘉禾时期

20世纪80年代,蔡澜进入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监制了成龙《快餐车》《一个好人》《龙兄虎弟》等影片,其中大部分在海外拍摄。当时,成龙受到香港黑社会威胁。嘉禾老板邹文怀让蔡澜把成龙带走,蔡澜带成龙、洪金宝和编剧陈景生去了巴塞罗,在酒店写剧本,准备好后召集大部队开工拍戏。成龙的戏一般一部拍一年,蔡澜得以在这些地方生活 [39]
蔡澜在嘉禾做到公司副总裁,直到1997年创始人之一何冠昌离世,他彻底告别电影行业 [39]。1988年,他创办了嘉禾下属的子公司“大路”,公司与日本合拍一系列由日本漫画改编的特效片《孔雀王子》、《阿修罗》、《力王》等,他大力支持醉心于特效的导演蓝乃才,经他之手拍出的影片,特效水准可以称为香港第一流。当时恰逢香港电影三级划分制度确立,他又拍出《聊斋艳谭》系列情色片,票房过千万 [46]。1992年,他参与监制改编自日本漫画影片《力王》 [39]

进军商界

1990年代中,蔡澜进军饮食业,曾推出过“暴暴系列”零食、酱料及茶饮等 [7],亦曾在香港参与开设餐厅,包括“粗菜馆”及“猪油捞饭 [8]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蔡澜经商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他创立的“暴暴茶”茶饮。常年在日本的蔡澜发现,日本人虽然有浓厚的茶文化,市场上却缺少普洱茶。1992年,蔡澜成立了暴暴茶(国际)有限公司,从国内引进普洱茶并加以玫瑰花一同制作,以去油腻为卖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蔡澜同日本饮料公司Pokka的创始人高木崇行相识,后者便将“暴暴茶”做成罐装饮料引入日本。蔡澜表示,暴暴茶的成功在于发现了日本市场的空白。此后,他如法炮制,向香港引入了当时港人闻所未闻的澳洲有汽红酒,并先一步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加以介绍宣传 [48]。1994年,在香港开设“蔡澜美食坊”,里面设有14间美食店,每间食店均由蔡澜亲自挑选 [49]。2006年,于中环开办“蔡澜旅游”旅行社 [7] [10]。2007年,在深圳开“蔡澜美食坊”分店 [51]
2013年,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富力盈信大厦内开设开设蔡澜美食城 [14]。2014年起,先后开设个人品牌“蔡澜花花世界”淘宝天猫 [15],出售由他本人监制的各类食品、酱料及茶饮。2018年7月,个人品牌“蔡澜越南河粉”店于香港中环开业 [17]

期刊写作

1980年代开始写作,并推出过很多作品,内容以食经及游记为主。最早在《东方日报》《明报》撰写专栏,后来于《壹周刊》及《苹果日报》创刊后一直撰写杂文及食评专栏 [4]。1981年,他受邀在香港《东方早报》副刊《龙门阵》写文。有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后,老友倪匡将他推荐给金庸先生。从此蔡澜在金庸的《明报》副刊开了一个名叫“草草不工”的长期专栏。“草草不工”四个字是他的自谦,形容潦草与马虎。但实际上,蔡澜对于写作有着锱铢必较的严谨 [52]
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蔡开始写作的第一年,稿费的收入已达到120万元 [50]。1995年,蔡澜出版了小说《追踪十三妹》 [39]。他写了几十年,出版书籍超过200本,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53]
2022年,出版散文集《过好这一生》 [61]。2024年5月,蔡澜新书《赚钱的艺术》《花钱的技巧》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59]

电视节目

1989年,黄沾、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47]。1990年则与黄沾倪匡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访问过包括周润发、成龙、张国荣等在内的超级明星嘉宾 [5-6]。1997年主持无线电视制作的清谈节目《蔡澜人生真好玩》 [9]。1998年,在无线电视主持旅游饮食节目《蔡澜叹世界》。2007年4月22日,由香港无线和深圳卫视联手打造的全新美食栏目《蔡澜提菜篮》(香港播出名为《蔡澜逛菜栏》)播出 [57]。他主持的《蔡澜叹名菜》(2008年)、《蔡澜品味》(2009年)等美食旅游节目曾是TVB周收视率TOP5中的常客,其中2008年推出的《蔡澜叹名菜》的最高收视率曾达32%。2009年,蔡澜重出江湖,牵手深圳卫视,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与香港、内地主持一起周游全球,呈现世界各地的极品美食 [58]。2009年至2010年,主持TVB节目《蔡澜品味》。2011年,担任亚洲电视旅游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主持 [1]。2012年,亚视也曾邀请蔡澜录制节目 [7] [54-55]
2012年,主持ATV旅游饮食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 [1],同年央视导演陈晓卿邀请蔡澜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纪录片播出后迅速火爆 [38]。2015年,做客央视《开讲啦》 [78]。2019年,参加湖南卫视推出的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 [19]。2020年6月29日,美食家蔡澜与喜马拉雅合作的首档音频节目《蔡澜:好好吃饭,好好玩》正式上线 [75]。2022年,参加的大型跨界访谈节目《共同说2》大湾区篇在腾讯视频上线播出 [24]

社会职务

播报
编辑
年份
活动/成就
角色/职务
2005-2014
澳门科技大学校监顾问
为人文艺术学院和电影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20]
2005-2014
捐赠顾问费用
捐赠给澳门科技大学 [20]
2006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编剧颁奖嘉宾 [11]
2012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总顾问 [12]
2012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总顾问 [12]
2012
电影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
总顾问 [12]
2012
国内美食节目《顶级厨师》等
评委 [13]
2016
携程“美食林”
美食品鉴团理事 [16]
2016
与携程合作
开发高端美食旅游路线 [16]
2019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
总顾问 [60]

奖项荣誉

播报
编辑
时间
荣誉/成就
角色/职务
2009
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荣誉主席 [56]
2019年4月11日
新浪微博十年影响力人物
获奖 [74]
2022年7月
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学位获得者 [20]

人物作品

播报
编辑

作品电影

年代
名称
职务
1976
编剧
油鬼子
1987
出品人
1988
监制
1989
四千金
1990
阿修罗
出品人
监制
1991
卫斯理-老猫
《力王》
出品人
1992
聊斋艳谭3之灯草和尚
监制
1993
重案组
1994
仙人掌

文学著作

作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作品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蔡澜随笔》
博益出版
1983年
《蔡澜的缘》
天地图书
1985年
天地图书
1986年
《蔡澜谈日本》
天地图书
1986年
《苦中作乐》
天地图书
1987年
《蔡澜续缘》
天地图书
1987年
《海外情之一:西班牙》
天地图书
1987年
《荤笑话老头》
艺文图书
1987年
《海外情之二:印度,泰国》
天地图书
1987年
《不过尔尔》
天地图书
1988年
《海外情之三:南斯拉夫》
天地图书
1987年
《忙里偷闲》
天地图书
1988年
《玩物养志》
天地图书
1988年
《附庸风雅》
天地图书
1988年
《海隅散记》
天地图书
1988年
《蔡澜再谈日本》
天地图书
1988年
《蔡澜三谈日本》
天地图书
1990年
《放浪形骸》
天地图书
1991年
《无序之书》
天地图书
1990年
《蔡澜谈电影》
天地图书
1991年
《吐金鱼的人》
天地图书
1991年
《一点相思》
天地图书
1993年
《一乐也》
壹出版
1993年
《蔡澜随笔》
天地图书
1993年
《觉后禅》
艺苑出版社
1994年
《笑谭两种》
新艺出版
1990年
《二乐也》
壹出版
1995年
《蔡澜教室2》
壹出版
1990年
《不修边幅》
天地图书
1996年
《蔡澜说笑》
风雅馆
1992年
《客窗闲话》
天地图书
1996年
《未能食素》
壹出版
1993年
《三乐也》
壹出版
1996年
《蔡澜说笑》
壹出版
1994年
《四乐也》
壹出版
1996年
《又系未能食素》
壹出版
1995年
《五乐也》
壹出版
1997年
《再是未能食素》
壹出版
1996年
《海外情之四:澳大利亚》
天地图书
1997年
《雾里看花》
天地图书
1997年
《EATING IN HONG KONG 1997》
星骏出版
1997年
《街头巷尾》
天地图书
1997年
天地图书
1997年
《半日闲园》
天地图书
1998年
《追踪十三妹(上下)》
天地图书
1998年
《给亦舒的信》
天地图书
1998年
《肯定未能食素》
壹出版
1998年
《夏天的鬼故事》
壹出版
1998年
《香港非常美食》
远流出版社
1998年
《山窗小品》
天地图书
1998年
天地图书
1998年
《六乐也》
壹出版
1998年
《七乐也》
壹出版
1999年
《蔡澜教室1》
壹出版
1999年
《给成年人的信》
天地图书
1999年
《乐得未能食素》
壹出版
1999年
《给年轻人的信》
天地图书
1999年
《蔡澜叹日本》
壹出版
1999年
《痴人说梦》
天地图书
1999年
《百思不解》
天地图书
1999年
《狂又何妨》
天地图书
1999年
《老澜游记》
天地图书
2000年
《给年轻人的信二集》
天地图书
2000年
《绝对未能食素》
壹出版
,2000年
《呐喊,彷徨》
天地图书
2000年
《八乐也》
壹出版
2000年
《蔡澜四谈日本》
天地图书
2000年
《九乐也》
壹出版
2001年
《给年轻人的信三集》
天地图书
2001年
《抚今追昔》
天地图书
2001年
《绣花枕头》
天地图书
2001年
《老澜游记二集》
天地图书
2001年
《蔡澜五谈日本》
天地图书
2001年
《醉乡漫步》
天地图书
2001年
《蔡澜六谈日本》
天地图书
2002年
《秋雨悟桐》
天地图书
2002年
《十乐也》
天地图书
2002年
《老澜游记三集》
天地图书
2002年
《老澜游记四集》
天地图书
2003年
《前尘往事》
天地图书
2003年
《虚无恬澹》
天地图书
2003年
《一趣也》
天地图书
2003年
《抱朴含真》
天地图书
2003年
《二趣也》
天地图书
2003年
《梦里奔波》
天地图书
2003年
《三趣也》
天地图书
2004年
《笑话和趣事》
天地图书
2004年
《老澜游记五集》
天地图书
2004年
《蔡澜七谈日本》
天地图书
2005年
《蔡澜的鬼故事(上)》
天地图书
2005年
《病中记趣》
天地图书
2005年
《蔡澜的鬼故事(下)》
天地
2005年
《四位老友》
天地图书
2005年
《蔡澜食典》
天地图书
2005年
《雨后斜阳》
天地图书
2005年
《蔡澜100精选》
八方企业公司
2005年
《四趣也》
天地图书
2005年
《松下对弈》
天地图书
2006年
《浅斟低唱》
天地图书
2006年
《扫雪烹茶》
天地图书
2006年
《抚琴按箫》
天地图书
2006年
《老友写老友(上)》
天地图书
2006年
《蔡澜八谈日本》
天地图书
2006年
《老澜游记六集》
天地图书
2006年
《五趣也》
天地图书
2006年
《老友写老友(下)》
天地图书
2006年
《六趣也》
天地图书
2006年
《蔡澜食典后篇》
天地图书
2007年
《小雨移花》
天地图书
2007年
《七趣也》
天地
2007年
《老澜游记七集》
天地图书
2007年
《蔡澜的生活方式》
天地图书
2007年
《蔡澜的生活方式(II)》
天地图书
2008年
《蔡澜逛菜栏》
皇冠出版社
2008年
《老澜游记八集》
天地图书
2008年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1.10
2011.8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1.8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4
日本人物---蔡澜品日本四书》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7
日本艺术---蔡澜品日本四书
2012.7
日本玩意---蔡澜品日本四书》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7
日本美食地图---蔡澜品日本四书》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7
《蔡澜常去食肆150间》
皇冠出版社
-
蔡澜品味—香港台湾格调手册》
2013.4
《蔡澜叹世界》
壹出版
-
《东京游》
皇冠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2023.2
天地出版社
2023.2
天地出版社
2023.2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2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2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2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3.2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4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4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8
青岛出版社
2024.2
《山河不足重 重在遇知己【蔡澜交友之道】》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4 [72]
《赚钱的艺术》、《花钱的技巧》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 [59] [73]
以上内容应自: [3] [21-23] [25-29] [31-32] [34]

社会活动

播报
编辑
日期
活动
地点/详情
2013年3月22日
参加由湖南卫视官方杂志《芒果画报》和熬吧读书会联合举办的“芒果画报熬吧读书会之蔡澜专场”
长沙 [77]
2015年6月11日
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
广州 [56]
2016年11月
新书《蔡澜家族(贰)》推介会
新加坡 [66]
2017年
北京荣宝斋举办《蔡澜荣宝斋行草展》
北京 [67]
2018年10月8日
“有趣的人生,真实的自我”主题讲座
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63]
2018年
举办了一场题为“还我青春火样红”的行草书法展
青岛 [68]
2019年7月6日
2019澳门国际书展(携新书亮相)
澳门 [65]
2021年9月30日
“典当坏心情,换取好点心”周年庆快闪活动
上海徐家汇(蔡澜港式点心品牌) [64]
2021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
“日日是好日”蔡澜书法展
济南建设路86号DU艺术空间 [62]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家庭成员

关系
名称
简介
父亲
蔡文玄
曾经和友人创办《南潮日报》,后来被国民党查封,被迫远走南洋。“九一八事变”后,从马来西亚回到回到上海,主编《正报》,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38]
母亲
洪芳娉
曾担任小学校长 [38]
妻子
方琼文
曾是电影监制,他们因一档美食节目而相识 [3]
姐姐
蔡亮
南洋女中的校长
兄长
蔡丹
商人
弟弟
蔡萱
曾担任新加坡电视高级监制 [2]

家庭变故

2023年至2024年4月,蔡澜在经历了太太离世、自己摔伤等变故后,一度被传病重。2024年4月,蔡澜否认病重传闻,并称将收藏品全部送人,家人已在新加坡为其买了龛位 [70]。2024年5月,接受杨澜采访,在谈及蔡澜从年轻时便选择不生小孩,如今年老,是否有后悔过时,他连连摇头说:“一点后悔都没有。”蔡澜表示,不喜欢小孩是因为自己照顾不了,而他自认为还没有长大 [71]

人物交往

  • 红颜知己
他笔下的红颜知己有很多,比如钟楚红、郑佩佩、杨惠珊、亦舒等。他曾在《蔡澜这个人》这本书中自问自答的说有四十七个 [43]
  • 金庸
蔡澜极重情谊,金庸在世时两人常游山玩水,把酒言欢。谈到这位老友,他再三强调:“金庸先生是大家,我们是小啰啰。”金庸逝世后,蔡澜亲笔为故友题下“一览众生”的挽联。
  • 亦舒
后又给倪匡妹妹、作家亦舒写信,“我把这几天的事写信给你,当成你也在查先生身旁”,言语间平淡如水,全文不提悼念,只是详细地记录了那几天的事情,却让人感到挚友已逝的沉痛。
  • 倪匡
蔡澜爱与倪匡小聚,还不时把好友照片发微博,但对于亦舒,他却说两人“老死不相往来”。随后蔡澜又强调,并非因关系不好,而是“不相往来,不代表不互相思念,她与她哥哥倪匡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76]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被称为“食神” [18](央视网 评)
蔡澜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 流的通达 [3](金庸 评)
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3](倪匡 评)
他的写作,以小品文见长;书法、篆刻、绘画都很了得;更将喜爱美食的天性发扬至极,开餐厅,当料理评审,甚至在1994年自创“暴暴茶”,也就是暴饮暴食之后,喝了就可以不必担心的茶,风靡香港和日本 [3](南方人物周刊 评)
披星戴月地“讨”生活,百无聊赖地“熬”生活,这是都市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崇尚财富和成功的世界,很少会有人会拿“快乐”作为择业的标准。但却有这么一个人,不仅一生爱玩,更是将每一件“好玩”的事都发挥到极致,将“享受人生”做成了正业。他就是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 [69](凤凰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