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香港如何被新加坡超前?讓數字說話 -設計- 明周文化
【綠色建築】香港如何被新加坡超前?讓數字說話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綠色建築】香港如何被新加坡超前?讓數字說話

26.10.2017
李浩賢、部份網上圖片
加坡十年間變成一個花園城市,綠色建築林立,每人不知的旅遊景點Supertree Grove亦可以很綠化。
港是一個樓宇密集的都市,試幻想,只要每一棟樓宇變得更環保,將可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低對下一代承受的環境代價。
港是一個樓宇密集的都市,試幻想,只要每一棟樓宇變得更環保,將可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低對下一代承受的環境代價。

曾幾何時,香港在亞洲綠色建築發展上獲得多個第一,包括1996年推出綠色建築標準HK-Beam,成為第一個亞洲城市推出綠建標準;1996/97年香港落成綠色屋村茵怡花園,環保創新程度傲視同儕。可惜,經歷多屆政府「闊佬懶理」,政策欠奉之後,已慘被新加坡後來居上,去年「世界綠色建築趨勢」報告指出新加坡是綠色建築水平最高的國家,有97%受訪者表示他們有不同程度的參與綠色建築建設。本文將從政策力度、綠建數量與滲透率三方面比較之下,新加坡明顯跑贏幾條街。

一、綠色建築數量

港有九成建築物是既有建築,如何變綠令人頭痛。但新加坡卻從政策上逼使舊樓變綠。
港有九成建築物是既有建築,如何變綠令人頭痛。但新加坡卻從政策上逼使舊樓變綠。

香港:1002棟登記項目

超過4.5萬棟建築物,4.2萬棟是既有建築。

直至今年9月1日,綠建環評共有1002個登記項目*

*綠建環評是香港的綠色建築評估機制,由發展商自願性參與登記,一個項目可以由數棟建築物組成。

新加坡:25%建築面積

2014年有2100項綠色建築,佔城市建築面積超過25%。

2009年政府公布目標在2030年將80%建築變綠。

二、新建綠建滲透率

明明香港是亞洲區第一個推出綠色建築評分標準的城市,二十年間被大幅拋離。
明明香港是亞洲區第一個推出綠色建築評分標準的城市,二十年間被大幅拋離。

香港:50%
每年新落成的私人樓宇中有一半會申請綠建環評,滲透率達五成

新加坡:100%
新加坡自2008年起所有新建建築必須進行強制綠色建築認證

三、政策力度

加坡十年間變成一個花園城市,綠色建築林立,每人不知的旅遊景點Supertree Grove亦可以很綠化。
加坡十年間變成一個花園城市,綠色建築林立,每人不知的旅遊景點Supertree Grove亦可以很綠化。

香港:近年政策欠奉

1996年 推出綠色建築標準HK-Beam

1996/97年 落成綠色屋村茵怡花園

2009年 成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2009年 成立綠色建築議會,翌年創立綠建環評評分制度

2009年 要求所有建築樓面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的新建政府樓宇,必須達致綠建環評金級或以上認證

2009年 推行為期三年的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

2011年 屋宇署發出作業備考,成功申請綠建環評的新建建築可獲建築樓面面積寬免。

2012年 全面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要求新建建築及進行主要裝修工程的現有建築物,遵從主要屋宇裝備裝置的基本能源效益標準。

2013年 成立跨部門推動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由環境局局長領導。

2013年 在九龍東新賣地條款中加入達致綠建環評金級或以上的建築要求

新加坡:整體規劃取勝

2005年 推出BCA Green Mark綠建標準

2006年 推出首個綠色建築整體計劃

2009年 成立新加坡綠色建築議會(SGBC)

2009年 第二份綠色建築整體計劃,期望在2030年至少八成建築變綠

2014年 提出第三份綠色建築計劃書

2014年 推出5000萬坡元Green Mark獎勵計劃,鼓勵既有建築變綠

2016年 「世界綠色建築趨勢2016」報告指出新加坡是綠色建築水平最高的國家,有97%受訪者表示他們有不同程度的參與構建綠色建築。

李浩賢、部份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