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36歲的徐赫俊(音)跪在白菊花前,將點燃的香煙、熏香和盛滿傑克丹尼威士忌的紙杯放在地上。他肅立,跪下,伏地叩首兩次,這是韓國祭奠死者的傳統儀式。
連日來,人們紛紛前往梨泰院,在這樣的臨時紀念地表示悼念。梨泰院是首爾最受歡迎的地區之一,韓國年輕人被其多樣性和充滿活力的夜生活吸引,他們稱之為「梨泰院自由」。
上週六,150多名年輕人在慶祝萬聖節時發生的人群踩踏事件中喪生,如今,這個社區已成為一座沉痛的紀念碑,記錄著人們的悲傷和反思。一週前還在播放韓國流行音樂的酒吧現在安靜下來,門上貼滿哀悼信息和當地政府的通知,要求人們不要放吵鬧的音樂,不要跳舞。
和許多韓國人一樣,徐赫俊說,他對自己還活著感到內疚,因為那天晚上有那麼多年輕人死去,他們原本還有那麼長的人生。「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萬聖節。在經歷了三年的疫情地獄之後,他們本應感到自由,」徐赫俊哽咽著說。「我希望我的煙酒能在他們去往另一個世界的旅途中帶來安慰。」
梨泰院著名的餐廳街,因哀悼暫時關閉的告示。
梨泰院著名的餐廳街,因哀悼暫時關閉的告示。
在上週致命的人群激增的地點附近,為死者獻上的祭品。
在上週致命的人群激增的地點附近,為死者獻上的祭品。
在梨泰院地鐵站一號出口附近,這種哀悼感最強烈。這裡曾經是通往夜生活和娛樂的繁華之門。發生人群踩踏事件的那條小巷就在這個出口附近,這一週一直處於關閉狀態,橙色的警戒線縱橫交錯地封鎖著外圍。最近的一個晚上,警察手持綠光警棍在外站崗。行人偶爾會伏地叩首,以示哀悼。
「人們還在街上走著,汽車還在行駛,但我聽不到任何聲音,」梨泰院24歲的商店經理金熙洙(音)說。「這地方好像死氣沉沉的。這不是我認識的梨泰院。」
廣告
災難發生後,一種詭異的悲傷籠罩著這個社區。通常整夜燈火通明的街道和小巷,一到傍晚就黑下去。許多商店關了門,餐館空無一人。
在一家五花肉餐館前面,一名弔唁者放了一盒米飯和泡菜,還有一束菊花(韓國傳統中表示哀悼)和一張手寫的紙條:「我的朋友,我希望你能在天堂裡,快樂地享受在這個世界上過早結束的青春。」
週五,地鐵入口旁邊的紀念點。
週五,地鐵入口旁邊的紀念點。
週六,兩名男子悲傷地鞠躬,至少持續了半個小時。
週六,兩名男子悲傷地鞠躬,至少持續了半個小時。
梨泰院早在首爾制定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建成,在韓國人心中一直屬於異類。幾十年前,駐紮在附近軍事基地的美國大兵會到這裡喝酒放鬆。當地人通常是不來的。一段時間後,該地區獲得了外國人聚集地的名聲。在韓國還是一個戰後發展中國家的時候,它也是西方文化——搖滾樂、雷鬼音樂、異國美食和時尚——的傳播管道。
十年前,當美軍開始向首爾以南的大型基地漢弗萊斯軍營搬遷時,梨泰院不得不重新打造自己。但在此之前的1990年代末,年輕人就開始湧向這裡,前往擠在老建築和狹窄巷子裡的時髦酒吧和餐館。這個社區贏得了一個新的名聲,在這裡,人們可以逃避受儒家等級制度和守舊觀念束縛的韓國社會所帶來的壓力。
「一想到梨泰院,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自由、開放和多樣性。你在這裡看到外國人,你可以在這裡體驗到其他文化的食物,」25歲的攝影師邊智善(音)說。最近的一個晚上,他和朋友們在梨泰院少數幾家仍在營業的烤肉店之一吃晚飯。「年輕人說『去梨泰院吧』,意思是『去泡吧,去尋歡作樂。」
週五,在上週的災難現場附近,一家皮具商店和其他幾家商店仍在營業,但許多商家一直關門。
週五,在上週的災難現場附近,一家皮具商店和其他幾家商店仍在營業,但許多商家一直關門。
5日,梨泰院的風景。「人們還在街上走,汽車還在行駛,但我聽不到任何噪音,」一名在附近工作的人說。「這不是我認識的梨泰院。」
5日,梨泰院的風景。「人們還在街上走,汽車還在行駛,但我聽不到任何噪音,」一名在附近工作的人說。「這不是我認識的梨泰院。」
2011年的一首流行歌曲歌頌了這個社區的顛覆性:「我告訴你,那裡是一個新世界。那裡有音樂,那裡有愛,那裡有世界,」《梨泰院自由》的歌詞唱道。「孩子們去遊樂園。老人們去養老院。孩子們去幼稚園。但我們去梨泰院!」
長期以來,保守的韓國人一直對梨泰院嗤之以鼻,認為它象徵著有害的外國影響,包括每年一度的萬聖節慶祝活動,它是這裡一年中最繁忙的夜晚之一。一家基督教會曾因派遣見習傳教士進入該地區的跨性別人士酒吧傳教而引發醜聞。
廣告
2020年梨泰院暴發新冠疫情時,疾控官員突擊檢查酒吧和餐館,在門上貼上了禁止進入的標誌。由於遊客不足,商家被迫歇業。在今年放寬了對新冠病毒的限制後,梨泰院才剛剛開始恢復過去熱情好客的樣子。
上週六,自韓國結束大流行限制以來的第一個萬聖節慶祝活動本該是一場回歸派對。一大群年輕人從地鐵1號出口湧出。俱樂部和餐館已經準備好迎接盡可能多的顧客。發生人群推擠事故的狹窄小巷正是通往許多酒吧和俱樂部的熱門捷徑。
週五下午,離事故發生地最近的地鐵出口被祭奠物包圍。
週五下午,離事故發生地最近的地鐵出口被祭奠物包圍。
臨時性的悼念地點。
臨時性的悼念地點。
「我感覺這個國家所有的特效化妝師都在那條街上擺攤,幫人們畫上看起來非常真實的血腥傷口,」一家全球商業戰略公司的高級顧問塔米·奧弗比說。她經常從美國去往首爾,上週六走在梨泰院的主要街道上。「我在梨泰院參加的最後一個萬聖節活動是2019年,人遠沒有那麼多,」她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人擠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
參加派對的人從兩個方向湧入小巷,造成了致命的壓力。幾乎沒有警察在那裡管理人群,儘管該市預期萬聖節週末在梨泰院聚集的人數會特別多。當受害者被踩踏和窒息時,絕望的報警電話沒有得到重視
這是韓國歷史上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事故之一,在政府繼續調查這場悲劇的同時,源源不斷的人來到了地鐵1號出口外的臨時悼念場所。佛教僧侶們在超度死者。市民點燃了蠟燭,留下了許多手寫留言,其中許多來自那些英年早逝的受害者的朋友。
災難現場附近的警察。
災難現場附近的警察。
在地鐵站附近的紀念板上,貼滿人們給遇難者的留言。
在地鐵站附近的紀念板上,貼滿人們給遇難者的留言。
其中一張紙條是白孝彬(音)寫給她的朋友尹齊義(音)的:「我希望這是一場漫長的噩夢,我可以從中醒來,」她寫道。「以前你在馬路上大喊大叫,做出奇怪的表情時,我感到很尷尬,但現在我心痛地懷念這一切。」
自上週日以來,梨泰院已被宣布為「特別災難地區」。隨著週六晚上的臨近,梨泰院有慢慢恢復活力的跡象。在為期一週的全國哀悼期過後,工作人員清掃了地面,擦乾淨桌子。
廣告
週六,在首爾市政廳附近,數千名手持蠟燭的民眾擠滿了六個車道,稱總統尹錫悅未能防止它的發生,是「梨泰院災難的真正罪魁禍首」。
「尹錫悅下台!「他們高呼。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家的店就應該擠滿了顧客,」文明宇(音)坐在梨泰院一個自家經營了30年的皮具店裡說。「我們原以為疫情過後生意終於可以恢復了,但現在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說。「但我知道,一想到受害者和他們的家人時,我就不應該抱怨。」
梨泰院的老居民仍在努力消化這場悲劇的影響,想知道它將如何影響該地區的形象。在文家皮具店的對面,房地產經紀人吳蘇熙坐在她的小辦公室裡,腳邊是她的白色寵物狗。「我們要如何才能從這種創傷中恢復過來?」她說。「死了這麼多年輕人。」
週六,首爾市政廳附近的抗議活動。
週六,首爾市政廳附近的抗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