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增值】本港患高血壓人口達3成 唔理會有咩後果?可以點改善?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11226

【健康增值】本港患高血壓人口達3成 唔理會有咩後果?可以點改善?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12/26 19:00

分享:

分享:

心血管疾病大家聽得多,為人熟悉有冠心病(心臟及血管)及腦血管病(如中風),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陳藝賢醫生指,較少人留意是高血壓及周邊血管疾病(手部、足部、腎臟及頸血管)也屬心血管疾病之列。疫情前航班往來頻繁,常聽到的經濟艙症候群,指旅行中長時間坐着不動,腿部深層靜脈可能會積聚血塊,脫落後經右心房心室流往肺動脈,造成脈動脈血管栓塞,也屬於心血管疾病一種。

本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壓,緊隨其後是冠心病與腦中風。「冠心病是心臟血管栓塞或嚴重收窄導致心臟病發,腦中風是腦血管收窄或栓塞,這兩個情況大家會擔心些,但高血壓則考慮得較少,因患高血壓者眾,根據2015年一項相關普查,本港人口罹患高血壓高達3成,由於高血壓大多無即時生命危險,所以大眾往往掉以輕心。」

【訓練正確睡眠習慣可減低患抑鬱症機會 睡不着應起床活動:按此

4成病人兩年內復發或需進行手術

有外國研究顯示,心血管病者2年內復發或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比率高達4成,陳醫生說:「睡眠不足易引起心臟病發、長期生活壓力、情緒低落不開心,對心臟及腦血管健康皆有影響。另外,如不理會『三高』指數,復發率都會較高。」

另一原因則與病人自我管理有關,為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習慣、治療依從性及對再病發的看法,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香港病人組織聯盟、香港復康會、新健社、聖雅各福群會及關心您的心組成「心血管病二級預防關注組」,於今年中旬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551名心血管病患者及264名照顧者。受訪患者平均在10年前首次病發:43%曾腦中風、28%為冠心病、51%患高血壓、36%有高血脂或高膽固醇及26%患糖尿病。

從病人的自我管理方面審視,包括病人能否不吸煙、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飲食5份蔬果、少吃高糖高脂高鹽及反式脂肪食物,結果顯示,能達致以上4項目標的受訪病人僅得一半,意謂有半數患者,就算曾經歷過心血管病發,也未能謹守健康生活模式。

難遵從「三低一高零反式」

陳醫生謂,從病人的回應知悉,他們感到最難達致是「三低一高零反式」(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維及零反式脂肪)的生活習慣,初期半年會較能謹守遵從,之後會變得難維持。「關注組綜合原因,第一類病人覺得已做心血管手術便一了百了,如下次血管再栓塞,再做一次手術疏通好了。第二類患者是感到難以改變飲食生活習慣,病發後一直要維持三低一高零反式和做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知易行難。」

另一值得關注是,受訪者對「三高」意識薄弱,不知道「三高」理想指標,根本難以有效控制病情。陳醫生重申:要預防心血管病重來,第一項上血壓不超過140mmHg、下血壓不超過90mmHg,如上壓保持130mmHg下壓保持80mmHg更理想。第二項血糖水平重點是糖化血紅素(HbA1c,能反映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理想數值是7%或以下。第三項膽固醇水平為最重要,心血管疾病與壞膽固醇水平息息相關,積聚愈多愈影響血管健康,曾心臟病發者壞膽固醇要低於1.4mmol/L。

「病人覆診時,不要只問醫生情況好唔好,而要仔細些問清楚實況及數字。若數字偏高了,可儆醒自己是否最近少做了運動抑或放肆了飲食?從中作出改善,維持至目標水平。」

【化驗師歷盡艱辛克服類固醇反彈 中藥治療濕疹「長期戰」靠家人支持:按此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通波仔搭橋手術風險隨次數增加 慎防心血管病二次病發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知多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