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2022年臺灣全年僅13萬8,986名新生兒出生,創下歷史新低,且已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即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報告指出,全球國家地區生育率最低的5個中,臺灣敬陪末座,其餘4個國家地區生育率由低至高依序是南韓、新加坡、義大利及港澳。

對於臺灣來說,少子化及人口結構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當前的政府,而目前的狀況並沒有改善,未來趨勢也令人憂心。2022年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臺灣人口調查報告(2022年至2070年)」指出,疫情情勢漸趨穩定、虎年效應過後,未來2年的總人口可望略為回升,但人口負成長趨勢仍難以逆轉。

而臺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青壯年)已於2015年達最高峰後開始遞減,預估將由2022年1,630萬人,續減至2070年776萬人,減少一半以上。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當工作年齡人口愈來愈少,代表需照顧與扶養的人口比例愈來愈高,對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較為不利。

在少子化、高扶養比的人口結構下,加上民眾平均餘命不斷攀升,每一個人都需要及早思考自己的退休規劃,除了透過投資理財,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也一定要重視風險保障這一個區塊。建議民眾可針對醫療、長照、意外等風險,做好完善的險種配置,才能夠讓老年生活安穩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