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展望】增長 VS 通脹 經濟前景未明 捕捉機遇要睇實哪些行業?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0425

【投資展望】增長 VS 通脹 經濟前景未明 捕捉機遇要睇實哪些行業?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4/25 19:00

最後更新: 2022/05/03 21:42

分享:

分享:

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化資產管理主管于學宇表示,過去數星期,投資者仍在消化烏克蘭危機的影響,導致環球股市下跌。亞洲股市亦不例外。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儲局將進行一系列加息舉動,以控制通脹。在其進行首次加息前,美國5年期及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近3年高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單令商品價格上漲,同時亦進一步引發與通脹升溫相關的憂慮。

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角力

于學宇表示,鑑於增長及通脹前景未明,多元化配置對亞洲投資仍至關重要。雖然2022年的企業盈利增長預期仍然正面,但未來存在數項隱憂,因此,2022年的行業增長似乎不太可能像2021年那般強勁。

然而,于學宇指一些科技供應鏈領域仍有不俗的可見盈利。儘管居家辦公主題基本上已反映到市場之上,5G、移動出行、電動汽車、雲端技術、物聯網及新興的元宇宙等行業增長動力仍將推動技術創新及新技術產品普及。但于學宇相信,目前電動汽車及技術產品等新經濟應用勢將惠及銅業的發展,因此一些中國採礦企業的表現應有望造好。

另一方面,新加坡最近放寬了新冠政策,容許最多75%的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因此,故該行認為該國的寫字樓及商業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可望從購物中心及寫字樓人流改善中受惠,因而帶來投資機會。這類資產除了可對冲通脹升溫的風險,亦可望提供穩定且具吸引力的股息收益。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于學宇指該行專注於識別可望從長遠增長中受惠的企業。整體而言,在具結構性增長及吸引股息的企業間維持良好的多元化配置,將是捕捉市場機遇不錯的途徑。

【消費及航空績優股 邊隻具備續升潛力:按此

 

責任編輯:陳玉蓮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