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追求 IG 粉絲數了!人氣攝影師:學會「風格經營」 3 要素,自然累積人氣|經理人八分生活

讓你的 IG 與眾不同!人氣攝影師:必學風格經營 3 要素

主責 《經理人月刊》《八分生活》 內容營運與社群會員經營。希望透過新觀點、新知識、新技能,幫讀者解決職場、生活上的困擾,一起成長、迎接人生的大小難題。

2020 年創立的《八分生活》,聚焦描繪中高階經理人的生活雛形,與讀者一同於上班時衝績效,下班後品味人生。現階段的關鍵字:時尚精品品酒美學工作生活平衡

內容合作、投稿、新聞與書訊資料聯繫:
信箱 / boyan@managertoday.com.tw
電話 / (02) 8773-9808 #161

4samantha 提供

還盯著自己的 IG 追蹤數,想盡辦法成為網紅?或許,你該先解決根本之道-找到你的「風格」>>

你也曾羨慕過,那些在 Instagram(以下簡稱 IG)上有著超高人氣的網紅嗎?手機裡多的是照片,卻不知道該選哪些來更新,才能讓自己在茫茫人海脫穎而出嗎?

有著 4.5 萬人追蹤的人氣攝影師 4Samantha 莎曼莎,分享了自己經營 IG 長達 7 年的心得,如果你想讓自己的 IG 很有特色、收獲更多人氣,不妨來試試吧:

經營 IG 最重要的事:別被數字迷惑,先找到自己的風格

「追求粉絲數、心想著內容變現,反而會害自己喪失突破的可能」。

她一開始,就點破了多數人經營 IG 的迷思。眾人對粉絲數的追求,從網路上更充斥著各種買粉絲、買按讚數(愛心數)的服務便能得知。但她認為,比起追求這些,更重要的是懂得在 IG 上策展、發展個人風格。「如果沒有風格,別人第一印象會不知道你是誰,自然就沒了長期關注、追蹤的動力」

構成 IG 風格的 3 要素:構圖、色彩、排版

相對於 Facebook,IG 規定使用者發文一定要附上圖片,所以建議她從視覺溝通的方向先下手,透過構圖、色彩、排版的調整,創造出與別人的差異性,自然能在社群上慢慢累積人氣。

1. 構圖:要去蕪存菁、一眼就能看出重點

IG 的圖片,要讓人一眼就能掌握重點。構圖可採三分法、置中法、井字構圖等方式;發布以物體為主的圖片,則建議將相對重要的訊息放右邊、適時留白,發文會更吸引人。

▲IG 常見的三分法構圖。
▲置中法將重點放在圖片中間,一眼就讓人掌握溝通重點。
▲井字構圖法,讓重點放在線與線的交會點上。

另外,她也發現構圖太雜亂的照片,發文效果普遍不好。所謂的雜亂,指的是背景色太複雜及人太多的合照。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拍攝的照片大部分面積都是暖色,鏡頭內卻出現了亮紫色的物品,她就會將物品移開;用特寫鏡頭拍攝合照時,她會控制人數在 3~4 人內,以免太多人使得畫面過於雜亂。

▲ 4Samantha 建議,可以試著把照片中複雜的背景、不必要的部分剪裁掉,能讓圖片更有重點。

2. 色彩:用同色調的照片,能多 17% 的關注度

▲運用同色調的圖片,也能讓版面更簡潔,讓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外媒《Curalate》對 800 萬 IG 圖片進行分析,發現同色調的圖片比具有多種色調的多了 17% 的關注。她建議,發文前,不妨試著將圖片素材做些調整,透過運用色彩學中的互補色、相似色,樹立自己的色彩風格,提升關注度

「相似色」則是色輪上相鄰的三種顏色,建議先挑一種主色,再用鄰近的相似色襯托;「互補色」指的是色輪上位置相對的兩種顏色,能增加對比度、視覺強度。

▲相似色則是色輪上相鄰的三種顏色。
▲上圖極光的配色,就是利用色輪上相鄰的兩種顏色,從綠色巧妙地漸變成藍色。
▲互補色指的是色輪上位置相對的兩種顏色。
▲上圖的橙色水果,就在互補色的淺藍色背景下顯得更鮮明。

如果需要修圖、調色,她推薦自己常用的兩款手機 APP:VSCO、Snapseed。兩者都有豐富的濾鏡、簡易操作,特別適合新手使用。對顏色的選擇沒想法的話,她分享了自己平常獲得的靈感方式:看電影,像《無禁世界》、《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等美術電影。

3. 排版:預覽每次效果,記得別犯兩項錯誤

最後的排版,關係到「整體版面」的呈現,是她認為 IG 風格中最重要的一環,她自己也花最多時間在這方面。

在 IG 裡,鮮少人只注意單張照片,大部分人會連著個人頁面的「整體版面」一起看。因此更新貼文前,應考量單篇貼文對整體版面的影響,別讓版面過度複雜,才能讓別人快速了解你的風格。

基本上,整體版面圖片如有特寫鏡頭,應以不超過 3 人為主;非特寫鏡頭,則建議以「遠景」帶過。太複雜的排版,不利於別人了解自己的 IG 風格,會讓心力付諸流水。

▲以美國白宮的 IG 為例,版面如有特寫鏡頭圖片,皆以單人為主;非特寫鏡頭(如左下)則以遠景帶過。

你也可以到 PINTEREST 搜尋「Instagram Layout」汲取更多靈感,或透過 UMUM、Preview 等手機 APP,預覽整體排版效果。

給新手的建議:跳脫數據迷思,拍照時嘗試更多可能性

市售許多關於 IG 的課程,都會教你怎麼觀察後台數據、使用分析軟體,優化每篇貼文的效果。她則再次強調 IG 風格的重要性,「後台數據無法給你作品上的建議。追求單篇貼文當下的觸及數,其實對你並沒有幫助,因為你很難複製上次的成功」。

除了透過構圖、色彩、排版的運用,她也建議 IG 新手未來拍照時,可以多拍幾張,從不同角度、構圖下手,遠景、近景也都要捕捉,充實自己的照片庫,後續才有足夠數量的素材可以挑選、修圖,幫助最後的排版,塑造出你的個人風格。


個人檔案|4Samantha(莎曼莎)

職業:獨立攝影師、IG 視覺內容講師
線上課程:《IG 風格策展人:創造你的光影烏托邦》
作品:攝影文集《在場證明》
特殊肯定:曾入選 Instagram 官方精選用戶
合作客戶:百事可樂、TOYOTA、Wtaipei、Gogoro、國泰人壽、長榮航空、統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