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戎国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卢戎国

卢方国
古卢国又名“卢方国” ,“古卢国”。今通称“卢戎国”,据有的学者考证,古卢戎族本于卢水渭水或岷江上游的甘肃一带,故名“卢戎”。一同参与周武王伐商王帝幸(史称纣王),成为了牧誓八国的一员。后受封子爵之国,封于湖北蛮河一带,周时居此。据《括地志》记载:“房州竹山县(湖北一代)及金州(陕西金康一代),古卢国也。(商朝时可能建国于金康一代。)
大约在公元前699年前后,楚国卷土重来,罗国以及卢戎国一同被楚灭。《左传
中文名
卢戎国
所属洲
亚洲
主要民族
华夏族
别    名
盧国、古卢国

古卢国之谜

播报
编辑
妇好雕像图
卢戎族所建之国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武丁王时期。1976年,殷墟安阳福浩墓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一处殷商时期的古墓。至1986年,在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中,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具,其中还有不少器具上刻有“妇好”(商朝军事统帅)等字样的铭文。于是,专家经过初步的勘察和发掘,确定了这是一处商代的王室妇好墓。
刻有卢方皆入戈五的玉戈
另外,在发掘出的1958件珍贵文物中,有一件它长约39厘米,厚0.6厘米玉戈匕首吸引了专家们的眼球。这件“玉戈”是一件兵器。经过简单的清洗,玉戈上篆刻的铭文显现了出来,经过甲骨文专家们的研究,终于解读出了这6个字:“卢方皆入戈五(卢方皆玉戈)。”大致意思是卢方(尚不知是国名还是国君名)进贡玉戈。(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字样。
而专家们推测这“卢方”,也许就是殷商甲骨卜辞中记载的“卢方国”。我们知道一般只有属国才会向大国进贡宝物。所以,这里推测古卢国在当时是殷商的诸侯国。
可在殷墟出土的三、四、五期卜辞中记载:如“甲戌卜,翌日乙王其,卢白(伯),不雨?大吉”等。这句古言是指殷商竟然拿卢伯来祭祀求雨。卢国有好几位卢伯,名字皆不释。而“卢伯”指的就是“卢方国”的君主。寻,祭祀名,商王直接拿方国首领开祭一般来说都是因为情节较为恶劣的反叛,更是说明此时卢国已被商王派妇好平叛,并俘获了卢伯,才会有祭祀的记载。
可接着,专家又出土了一片头骨卜辞,这片卜辞居然是用卢伯的头骨所篆刻。上面辞意已不清晰,惟隐现篆刻着二字“……卢……代……”因缺少记载,原由已经无从考究。故而考古学家猜测,卢国加入周武王的牧誓八国商纣原因,很可能是与商王朝的关系已经彻底搞僵,甚至结了深仇大恨。(以上为考古学家的推测,暂无史籍记载。)
像这种以头盖骨作刻辞或作器皿的现象也是殷商时期流行的一种习俗,叫做“猎头”,将敌国首领斩杀祭祖后取其头盖骨,用以上面刻字来记录此次事件。比如春秋时,赵襄子联络韩魏灭智伯家族,将智伯的头盖骨涂上漆,用来作酒杯。

封地之谜

播报
编辑
在起兵反商之前,卢国的封地很有可能居于陕西安康一代。然在伐灭商朝后,被周朝分封到了房州竹山县一代,才会出现《括地志》以及其他史籍中所记载:“房州竹山县(湖北一代)及金州(陕西金康一代),古卢国也。
古卢戎国文化遗址在今南漳县九集镇、清河农场、襄阳区卧龙镇以及襄城区尹集镇、欧庙镇的一部分。古卢戎国的国都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潍水流域的支流三八河(三八水库)西岸旧县铺村 [1],当地称之为“土城”,2004年已被南漳县政府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灭国之由

播报
编辑
卢戎尊虎崇虎,曾联合罗国将新兴的楚国打败。公元前699年楚国伐罗,“罗与卢戎两军联合,大败之(将楚国击败)”(《左传》) [1]。大约于公元前690年之前,楚国卷土重来,楚武王一举灭掉古卢戎国与罗国。卢戎国的主流群体与罗国遗民会合后,被楚文王迁到湘水之阴的汨罗江南岸以及古辰州一带,逐步向西、向南扩张,到了战国末期,古卢戎又沿洞庭湖顺长江而逃散步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