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钊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袁世钊

原中共枫泾区委书记
袁世钊(1905-1931年),松江县枫泾镇(现属金山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任中共枫泾独立支部书记,1927年9月,陈云回青浦领导松江地区的工作和农民运动,任陈云为书记的中共青浦县委委员兼枫泾区委书记,同年调任中共松江县委,回枫泾开展党的工作。1930年春节后,在上海被捕。被捕后,先后被关押在上海警备司令部龙华监狱、江苏省高等法院苏州第三分监。在狱中,与关在一起的管文蔚等发动难友组织暴动和绝食斗争。1930年冬,被移解镇江江苏省临时军法会审处。押解途中,秘密研究对策,到镇江后继续开展斗争,与镇江县委联系向上级报告,请求组织营救,并准备设法越狱。1931年1月,江苏省委与镇江县委决定农历正月初一(2月17日)行动。但江苏省临时军法会审处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2月13日)就将袁世钊等9位同志,押到北固山麓杀害了,时年27岁。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葬于镇江烈士陵园。 [1]
(概述图来源: [2]
中文名
袁世钊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31年
主要成就
中共枫泾区委书记,成立农民协会,发展革命力量,解放后追认烈士
出生地
松江枫泾 今上海金山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袁世钊,1901年3月生于松江县枫泾镇(今属金山),家中排行老六,有菊生、昌生、方生、钊生(世钊)四弟兄。世剑自幼丧母,父亲经商,高小毕业后在农村小学教书。1924年,由侯绍袭介绍入党,到上海学习了三个月.返枫后,在北镇第三高小教书。那时,党常派人来枫宣传,在南栅励志学校秘密活动。1926年下半年,大革命浪潮高涨,袁世钊在枫泾积谷仓办起了农民协会,提出了“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他对农民说,地主仍要收足十成,就一粒不缴,看他们怎样,出了事农民协会来担当。袁世钊召集地主开会,要求二五减租,但只有一个小地主沈肖杞到会。这年冬天,以大地主、前清举人、省参议员叶桐叔为首,二十一个枫泾地主联名控告到南京省府,诬篾农协霸租。结果枫泾农协被封闭,缴去几根枪。因枫泾据点已失,袁世钊就转移来到农村活动。 [3]
1926年冬,北伐军已到浙江,孙传芳下令沪杭铁路全线戒严。一天晚上,袁世钊探知敌军车要过枫泾,带领屈家浜的陆龙飞、子琴、张杏松、薛照生等,在宋浜至水旺村一带割电线撬铁路,被巡道的铁甲车发现,开枪追击,忙分散隐蔽。袁世钊走在最后,泅过几条河,黑夜里迷路到了钱家草,村上的雇农顾桂龙帮助了他。后来,顾桂龙就在他的启发下,参加了革命。 [4]
1927年初,北伐军节节胜利,直趋浙江时,为了阻止军阀孙传芳的军队运送军需往前线,中共江浙区委于1月14日作出决定,指示沪宁、沪杭铁路线党组织加紧破坏铁路,阻止军阀逃跑。枫泾支部在袁世钊、陆龙飞等领导下,即组织原来的农会骨干王子琴、张杏松等人,还有从上海来的5位同志,于夜晚在枫泾东栅外宋浜到水旺村一带割铁路沿线的电话线、撬路轨。因为轨钉牢固,工具不齐,进度不快,恰被军阀的护路铁甲车发现,破路未成。不久,上级从上海派来一艘装有工具的划子船,停靠在东栅河埠,还来不及和袁世钊取得联系,即被敌人发现,第二次破路虽然仍未实现,但起到了配合沪宁铁路线的破路斗争。 [5]
1927年春,袁世钊奉命去嘉善参加筹建国民党临时县党部的工作。临时县党部成立后,袁世钊任执委兼农工部长。在国民党县党部公开,并吸收国民党党员时,县党部内部对于要不要让那些对革命抱深仇大恨的大地主参加国民党发生了意见分歧。大地主沈肃平出面发难,煽动一批地痞,冲进临时县党部,把袁世钊抓到县政府。当时正值革命高涨的时候,这一反革命行为立即激起县党部中左派和大多数党员及民众的极大愤慨,遂掀起了罢工罢课风潮,向国民党的县政府请愿,县长慑于形势,不得不同意释放袁世钊。出狱那天,袁世钊慷慨陈词,严正地揭露土豪劣绅的阴谋和恶劣行径,表示决心同钱绛年、沈肃平等土劣作斗争。这个提议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群众自发地揪住为首的沈肃平,将他押解到县政府监狱看管。袁世钊在嘉善一方面同土豪劣绅作斗争,另一方面以县党部执委、农工部部长的公开身份深入到善益布厂,在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组织工会,领导工人为维护正当的经济利益开展罢工斗争。还通过嘉善中学校长胡兆焕,向中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在杨庙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在嘉善城里组织起商民协会,把各阶层民众动员起来,支援北伐革命。 [2]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右派实施“清党”时,袁世钊首当其冲地成为嘉善枫泾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清洗”打击的主要对象,他领导的中共枫泾支部,暂时从城镇转向农村。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在1927年9月派陈云回青浦,领导松江、金山、青浦三县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枫泾支部在陈云领导下,随即着手发动农民群众,恢复农民协会。同时,发展了原来农会的一批骨干王子琴、顾桂龙、薛照生、张杏松等人参加共产党,党支部壮大了队伍,增加了农民成份的新鲜血液。11月,领导松、金、青三县的中共青浦县委(即松江县委、松金青县委)成立,陈云、夏采曦先后任书记,吴志喜任县委委员兼松江区农民军指挥,袁世钊也当选为县委委员。枫泾支部改组为枫泾区委,袁世钊兼区委书记,陆龙飞、王子琴、顾桂龙等人为区委委员。袁世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领导土地革命工作,主要任务是准备秋收武装暴动。 [6]
1928年1月2日,青浦县章练塘水警队长袁伯祥率领一条武装船到小蒸替地主逼租,陈云、吴志喜决定组织截击,袁世钊、陆龙飞接获通知,率领一部分党员和农会骨干到达小蒸,3日晨,参加了打枪船斗争,揭开了青浦小蒸和松江枫泾地区武装暴动的序幕。接着,在袁世钊、陆龙飞、吴志喜共同领导下,收缴了附近范浜新镇、新中浜、芥字圩和金山县属的韩家坞等地团防局和地主的武装,向地主曹砚溪、高保仁征收大洋500元,又没收枫泾地主丁育甫向佃农勒索来的将近10石大米,先后召开群众大会,把钱和大米分给贫苦农民。在此期间,陈云曾几次来枫泾新浜地区指导工作。1月11日,袁世钊、陆龙飞、吴志喜等率领30名左右的农民军,镇压了民愤极大的屈家浜地主金海琴夫妇、钱家草土劣李善庆、西古村村长李新发等七人,烧毁了这些人家的地契债据,公布了他们剥削压追群众的罪行,群众拍手称快,说:“一夜杀掉七只狼。”1月16日,农民军又击杀了长浜村土劣艾松泉。这就是当时打击松江反动统治,震动上海、影响苏南的枫泾暴动。1月19日凌晨,国民党当局从松江,嘉兴调集来的反动军警,突然袭击枫泾区委,县委委员吴志喜、陆龙飞不幸被捕,袁世创、顾桂龙等突围脱险。1月26日,昊志喜在松江、陆龙飞在枫泾被反动当局杀害,白色恐怖笼罩枫泾屈家浜、土地堂、大方庵一带。松江反动当局,在《申报》刊登悬赏通缉24人的名单,袁世创赫然居首位。当局在报上宣称:“袁世钊被所获指供,袁为首领,情罪重大,经驻扎枫泾军队秘密侦缉,以期获案究办。”反动派捉不到袁世钊,竟株连家属,把他的父亲和弟弟一起抓到松江“究办”。袁世钊、顾桂龙、王子琴、张杏松等领导和骨干,一时间.无法在乡间开展工作,只得暂时转移到上海。 [2]枫泾暴动失败后不久,袁世钊等人重回枫泾乡下。这时,袁世钊成为松江区、松金青三县的县委主要领导人,他直接领导枫泾地区,还到金山指导浦南区委工作,实际上担负了县委书记的职务。秋间,江苏省委一度任命他为镇江县委书记。当年冬天,单独建制的中共松江县委成立,袁世钊是县委四位主要领导人之一,仍然分管该县最重要的农运区枫泾区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于8月间首先在枫泾区和沪杭铁路以南地区重建了17个支部,恢复了枫泾区委。10月下旬,该地区发展到50多个支部,拥有6、7百名党员。同时,原来的农民协会改建为农民委员会。筹集到经费3000元,交给中共淞浦特委,请求代购武器。当年秋收时,枫泾区委又领导了一次农民斗争,由于国民党军警日夜下乡搜捕,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区委机关几次被破坏,区委书记王子琴、委员薛照生等20多位同志被捕,顾桂龙亦被叛徒枪伤,不得不离开乡间到上海就医,区委机关再度瘫痪。 [7]
袁世钊在枫泾乡下恢复组织的同时,开始向枫泾西部嘉善县属的一些农村开辟新地区。他首先在姚庄、里泽,枫南等地发展了陈天浜等一批贫苦农民入党。发动100多名贫苦农民成立了农会。袁世钊风尘仆仆,数年来为革命事业到处奔波,自己年近“而立”,仍旧孑然一身,阮囊羞涩,个人日常生活都发生恐慌,正当他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地奋斗时,徒叛出卖了他,于1930年春节前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开始关押在上海警备司令部龙华监狱,3月份移押到江苏省高等法院苏州第三分监。党组织和家属设法营救,但枫泾的地主豪绅勾结起来联合控告他,因而他未能保释。 [7]
但他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信给即将刑满出狱的原南汇县委领导人杨杏村,要他出狱后回到枫泾恢复党组织和农民武装。不料事泄,被人化名告发,但袁世钊、杨杏村在法庭上矢口否认,法庭找不到告发人,无法判定,不了了之。同年秋冬间,袁世钊和一起关押的管文蔚、陈百坚、徐家瑾、黄子仁、雷鸣夏、茅理、刘季平等同志,发动难友组织暴动和绝食斗争。12月,国民党省政府将参加狱中暴动的政治犯30多人全部移解到镇江的省临时军法会审处按军法审判。在押解的敞蓬火车中,袁世钊参加的监狱特别支部,利用这难得的集中机会,秘密研究对策,对情况作了最严重的估计,大家准备牺牲,但决不束手待毙,决定:到镇江后,首先设法和“互济会”取得联系,再争取同镇江县委接上关系,向上级报告,请求组织营救,在万不得已时再设法越狱。军法会审处把难友分别关押到4个地方,袁世钊等押在警察一中队牢房。 [5]江苏省委接到报告,拟以3000大洋买通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金体乾,将这一大批同志全部保下来。但是这个金体乾贪得无厌,省委筹不到巨款,无法填满他的欲壑,因而营救没有成功。袁世钊旋被以“宣传赤化、阴谋暴动、危害民国”的罪名判处死刑。1931年1月,省委派人与镇江县委研究,作出了正月初一,即1931年2月17日子夜越.狱的决定,监狱特支知道后,即通知各处准备。届时镇江县委在北固山下准备一条船接应。不料,国民党反动派在2月13日,即农历12月26日,将袁世钊,还有原中共涟水县委书记吴长来,以及常文亮、常履绪、邱维宣、戴细庚、黄金楼、叶家善、吴万银等9位同志,押到镇江北门外北固山麓杀害了。袁世钊终年27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