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斯批判_百度百科

卢卡斯批判

经济理论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卢卡斯批判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理论批判的主要代表和集中体现。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的影响的观点。
中文名
卢卡斯批判
外文名
Lucas critique
分    类
专有名词
学    科
经济学

理论脉络

播报
编辑
一、从经验检验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由于滞涨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二、从理论方面。
首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错误:
①不合理的预期。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适应性预期,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求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②在一个理论体系个人行为不一致性。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即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的基础上的。政府所实施的旨在调控宏观经济变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理性预期经济主体预期到,其政策效果就不能对国民收入实际变量产生任何作用。从而最终得出了任何被预计到的政策都不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任何影响。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在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性和解释力崩溃了,它们的表现很令人失望, 原因在于模型中控制结构方程的参数发生了变化。于是这种局面使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者面临多元困境,因为本质上它的任务是从他认为描述了经济稳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回归分析中得出系数值,事实上模拟操作的目的,在于参照不变参数来比较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然而,这种理论受到理性预期理论的挑战,因为它认为政策制度的改变会改变个人对政策的反应方式,同时改变了的反应方式又与基础参数的改变结合一起。给那些对应于政策制度并非不变的系数强加一个系数值,使很多早期的的经济计量模拟变得无效。这种深刻的洞察就是以卢卡斯命名的卢卡斯批判,它是理性预期革命理论较为持久的贡献之一。

核心观点

播报
编辑
卢卡斯批判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指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