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影評心得│《抹大拉的馬利亞》- 神的國度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感受 | yamMovie電影特區 | LINE TODAY

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有雷影評心得│《抹大拉的馬利亞》- 神的國度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感受

yamMovie電影特區

發布於 2018年03月30日10:16

yamMovie電影特區 │就是煮法師

圖為電影海報。圖片攝自網路 
圖為電影海報。圖片攝自網路 

提到耶穌的信徒,腦中浮現的便是彼得、保羅和約翰等人合稱的十二使徒;而講到與耶穌有關的女性,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會是他的母親-聖母馬利亞。那不曉得大家對追隨於耶穌身邊,同樣名為馬利亞的女性使徒知不知悉呢?在電影《達文西密碼》中,蘭登博士發現了達文西著名畫作「最後的晚餐」中,坐在耶穌右手邊的使徒被描繪成長髮披肩的女性,並與耶穌呈現了象徵聖杯的V字型。先不論電影橋段是否虛構,聖經中確實有提到「抹大拉的馬利亞」這名女性,而關於她的身分也是被注目的焦點,究竟是妓女還是信徒,抑或是耶穌的妻子,一直為世人所爭論不休的話題。電影《抹大拉的馬利亞》將回到源頭,讓觀眾了解馬利亞如何與耶穌相識,又如何陪伴耶穌走完人間的最後一段路。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THE TIMES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THE TIMES 

出生於傳統家庭的馬利亞(Mary,由魯妮‧瑪拉飾演)拒絕了家族安排的婚姻,而被認為遭魔鬼附身。在與路過城鎮傳道的拿撒勒人耶穌(Jesus,由瓦昆‧菲尼克斯飾演)對話後受到其感召,決定接受施洗並與其使徒一同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路程。一路上與門徒之一的彼得(Peter,由奇維托‧艾吉佛飾演)見識了羅馬帝國的殘酷,也見證了耶穌使盲人復明、使死人復活的神蹟,更加堅信耶穌是上帝派來的救世主-彌賽亞的化身。來到耶路撒冷的耶穌引起了當地祭司的不滿,並遭到了使徒猶大(Judas,由塔哈‧拉辛飾演)的背叛,走完最後的苦路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隨後屍體被暫放於墓室之中。整個過程,馬利亞都陪伴在旁,也讓她成為第一個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人。

電影中提到了使徒們對於神之國的存在有著不同的意見,大多數的使徒都認為在耶穌的帶領下,能看見神之國降臨於人世間。其中,見證了耶穌神蹟的加略人猶大,更因為想見到夭折的女兒而走火入魔,不惜背叛耶穌,只為了逼出他的「神力」。馬利亞則抱持著不同的想法,她認為神之國的降臨是來自於每個人內心的信仰,只要抱持並宣傳這樣的信念,總有一天,每個人都會進入神的國度,這才是「真正」讓神之國重返人間。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THE Hollywood REPORTER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THE Hollywood REPORTER 

以「耶穌基督」為主題的電影不勝枚舉,有講述耶穌最後十二小時的《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描寫耶穌對於誘惑掙扎的《基督的最後誘惑》,甚至以搖滾音樂呈現的《萬世巨星》。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聖經中耶穌的種種神話,然而剝離了耶穌的神性,回到人性面來說,基本上他就是反抗羅馬帝國的革命分子。在那個社會階級對立嚴重的年代,出生貧窮的拿撒勒人耶穌看盡了貧富差距與民間疾苦,覺得當前的體制需要被改變。他從故鄉開始行遍以色列傳道,以愛與憐憫帶給人們信念與希望,從社會的底層登高一呼,「羅馬帝國可以劫持你們的東西,但你們的信仰可以被劫持嗎?」同時也要他們起身反抗,跟隨自己一同降天國於人世。

「神的國不容許買賣」,來到耶路撒冷目睹了神聖的殿堂因祭司和商人的勾結而被玷污,耶穌厲聲斥責這種將信仰表象化的作法,質疑這些花大錢買供品進貢的人,步出了神殿後心中還存在信仰嗎?自稱上帝之子將帶來神的國度、搗毀聖殿中商人的攤位,種種舉動令耶穌被聖殿中的祭司視為眼中釘,他只能帶著世人的罪離去,留下染血的十字架。不管聖經中提到的神蹟是真是假,耶穌為信念而死的精神的確令人敬佩。他所代表的革命精神,也影響了公元66年以農民和奴隸為首,反抗羅馬軍隊的猶太戰爭。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J PHOENIX Brasil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J PHOENIX Brasil 

父權主義當道的年代,像是馬利亞這樣追求自由意志的女性,便被視為惡魔附身,而被強壓至水中來進行驅魔。馬利亞在進入了耶穌的傳道隊伍後,也被其他使徒質疑她的存在,是否會讓世人產生誤解而使傳道遭受批評。縱使身處的地位艱難,馬利亞依然堅定信念,她同時也了解到大多數被拘束的女性,並沒有自己所擁有的勇氣來表達內心的想法,甚至做出行動。耶穌對此也運用了自己話語的力量,詢問受壓迫的女性有無勇氣順從自己的心意,並讓馬利亞對願意跟隨的婦女施洗。

在電影的開頭與結尾,抹大拉的馬利亞放鬆地沉浮於海中的畫面,配上純淨的音樂,如同她常問到耶穌的問題:「與上帝相處是甚麼感覺?」耶穌並沒有正面回應馬利亞,但這或許這就是她心裡所想像的感受,有如進入了天父的懷抱中,身心靈都獲得了自由的解放。而多年來被羅馬教宗葛利果汙衊為妓女一事,終於在2016年獲得梵蒂岡的平反,將其稱為「使徒中的使徒」,並由現任教宗方濟各正式宣布將7月22日列為羅馬禮儀年曆中的慶日,以此記念抹大拉的馬利亞。正如電影中馬利亞所說的「I will be heard.」她的勇氣與信念,以及其所代表的女性力量的確被聽見了。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actress camera 
圖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actress camera 

被譽為「宛如奧黛麗‧赫本再世」的魯妮‧瑪拉,跟隨著姊姊凱特‧瑪拉的腳步,也成為了一名演員。二十歲時經由姊姊的引薦下,在其主演的驚悚片《下一個就是你3》(Urban Legends: Bloody Mary,台灣並未上映)中以跑龍套的角色首次在大銀幕亮相。隨後在《坦納大廳》(Tanner Hall,台灣並未上映)以及《半夜鬼上床:夢殺》中擔任女主角。真正讓魯妮在好萊塢闖出名號,是2011年與丹尼爾‧克雷格共同主演的《龍紋身的女孩》,在電影中前衛的造型和突破性的演出,讓她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2015年時更憑藉《因為愛你》裡與凱特‧布蘭琪同性間的愛情對手戲,再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使她獲得坎城影后的殊榮,創下演藝生涯的高峰。

近年來由魯妮‧瑪拉擔綱女主角的電影則以小眾片居多,曾在台灣上映的《最愛你的人是我》、《為妳唱的歌》,以及未在台灣上映的《失落的祕密手稿》(The Secret Scripture,僅於美昇影展上映)、《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都屬於此類型的電影。與本片導演葛斯‧戴維斯的首次合作是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漫漫回家路》,該片同時也是導演的處女作;而與本片飾演耶穌的演員瓦昆‧菲尼克斯首度合作則是科幻愛情片《雲端情人》。有趣的是,在該片中飾演婚姻關係破裂的兩人,現實生活中卻因拍攝《抹大拉的馬利亞》而傳出交往的消息。

圖為《雲端情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cine k 
圖為《雲端情人》電影劇照。圖片出處:cine k 

《抹大拉的馬利亞》有著動人的配樂以及優美的風景,帶領觀眾瞭解聖經中鮮少描述到的馬利亞。在演員方面,飾演馬利亞的魯妮‧瑪拉除了本身的個人魅力外,她自然而細膩的演技,不論是撫慰人心的力量、或是堅定的信念,光靠眼神就能讓觀眾領會她的心意與想法。劇情的呈現上稍嫌平淡無味,難以激起觀眾的情緒;然而電影最大的問題是,片名雖取名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敘事的重心卻還是放在耶穌的重要經歷上,也就是說,這幾段劇情有或沒有馬利亞,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成為了女權主義者的耶穌基督,以及由黑人演員飾演的使徒彼得似乎都顯得過於「政治正確」,不免讓人多做聯想。

(最後想提一下本片的其中一位配樂,冰島作曲家約翰約翰森,在今年不幸逝世。曾參與《愛的萬物論》、《怒火邊界》、《異星入境》等電影配樂,此片是他最後一部完整配樂的作品,最後一部未完成的配樂作品是即將上映的《摯友‧維尼》。)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推薦指數:5分(滿分10分)

加入「yamMovie電影特區」LINE好友,隨時掌握熱門電影動態!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