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問題】「未上車」兒子一家搬來公屋同住   老人家後悔了?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環球政經 - D200926

【居住問題】「未上車」兒子一家搬來公屋同住   老人家後悔了?

環球政經

發布時間: 2020/09/26 12:03

最後更新: 2020/09/26 18:05

分享:

分享:

這個不是網民熱話的故事,而是記者身邊發生的真人真事,令人慨歎,其實香港有幾多家庭問題,正正來自居住問題?

故事主角是一位老人家,原本一家五口住500呎兩房公屋單位,丈夫過世後,兒女也搬開住了,就一個人獨居多年。有日最小的兒子突然跟她說,想跟妻子和小兒一家搬來跟她同住,老人家聽到後滿心歡喜,一想到可以日日跟孫仔見面,就笑到見牙唔見眼,急不及待去房署辦加戶手續。按房署天倫樂政策,鼓勵年輕一代與老人家同住,方便照顧,兒子一家很快成功加入戶籍。

兒子搬來很多新傢俬,把小單位擠得滿滿,原本可以走動的大廳,放了張大梳化大電視櫃,再加個晾衣架,已無處可走。老人家也由大房搬到細房,跟孫兒同房,孫兒物件多,塞滿小房間。兒子和媳婦則住到大房。

沒多久,兒子和新抱說要請印傭姐姐照顧起居,於是家裹多了一人,家裹再沒有房間,印傭姐姐只能在廚房「朝行晚拆」,老人家也戥她辛苦,但沒辦法。

接着出現是婆媳不和,相見好同住難,老土卻是實情。老人家覺得新抱經常購物,又不做家務,媳婦就覺得「奶奶」麻煩多多,樣樣都不合意。雖然雙方沒有吵大架,但心裹就是不舒服,做仔做人老公的那個男人不免成為磨心,母子關係變差了。

原先歡天喜地跟兒子一家同住的老人家,變得鬱鬱不歡。她唯一可做是逃避,當兒子一家在屋企,或只得她和新抱時,她盡量不留在家,無處可去,就到樓下公園坐。

房署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透過加戶、調遷或合戶等方式,鼓勵年輕人跟老人同住或住得靠近一點,好方便照顧。例如故事中老人家透過加戶,把兒子一家加入戶籍,條件是現時的公屋長者住戶,可申請一名成年子女加入戶籍,但加戶子女必須通過全面經濟狀況評審,以及證明沒有擁有住宅物業。這原是個好政策。

但無奈地,樓價高企下,買樓夢遙遙,公屋成為次佳選擇。有大學生一畢業就申請公屋,論候公屋的人愈來愈多,由等3年到5年或以上。成為公屋戶後,可以免地價換居屋,踏上置業階梯。為了「上車」,不排除有人出此「下策」,以聚天倫快速地加入公屋戶籍。

故事未完,也不知如何結局。老人家不會搬,兒子一家也不會搬走,只能繼續「困獸鬥」。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鄭靜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