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通宵守候在門 提早派籌治標不治本|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東方民調:通宵守候在門 提早派籌治標不治本

2024年05月13日 04: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基層市民為輪候政府牙科街症通宵排隊,當局其後調整派籌安排,但審計報告近日再揭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仍然不足,派籌數目更較疫情前減半,多間牙科診所有病人輪候逾7小時。「東方傳媒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有牙患的受訪者無求醫;三成人更稱無接受口腔檢或洗牙,沒有睇牙科的主要原因是睇私家費用昂貴,但輪候政府街症時間又太長。受訪者坦言即使政府增加街症名額仍僧多粥少,認為應改革牙醫服務政策。
政府牙科診所本是向公務員及合資格人士提供牙科福利,其中11間診所有街症籌額,向市民提供有限度緊急牙科服務。不過,新一份審計署報告發現,上述11間診所的籌額由2018/19年度的40,322個,至2022/23年度大減近半至20,337個,同期派籌比率則持續高於99%,反映市民需求極大;而截至去年10月,去年度籌額僅11,462個,11,310個已派發,當中11,229個已使用,比率達99.3%。多間牙科診所有病人輪候逾7小時,直至午夜開始登記派籌,反映名額經常供不應求。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近日以手機東網APP成功訪問341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45%受訪者指有牙患問題,有求醫;但41%受訪者指雖然有牙患,但無求醫。調查亦發現,33%受訪者表示,全完沒有接受口腔檢查或洗牙;29%受訪者會一年一次;18%受訪者會兩年一次;11%受訪者會五年或以上一次;7%受訪者會三年一次;2%受訪者會四年一次。
而窒礙睇牙科的主要原因,63%受訪者指求診私家費用昂貴;16%受訪者稱排街症太耐;11%受訪者直指等牙患惡化再考慮;6%受訪者坦言有北上睇牙。政府牙科街症籌額較疫情前減半,市民排隊逾7小時,53%受訪者指,反映人手不足,服務供不應求;21%受訪者認為應輸入牙科人員來港;13%受訪者稱,政府牙醫流失率高,入職率低所致;11%受訪者認為,應增加本地培訓。
當局計劃明年增加兩倍街症籌額;研修例引入海外牙醫,35%受訪者認為仍僧多粥少;22%受訪者希望有幫助;22%受訪者直斥遠水難救近火;19%受訪者質疑難以達標。對於政府牙科診所主要服務公務員或合資格人士,小市民需睇街症或私家,49%受訪者認為,需改革牙醫服務政策;29%受訪者直指引起不公平;18%受訪者認為,應增加街症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