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邁不開腿?可能是這個關節出了問題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時邁不開腿?可能是這個關節出了問題

▇ Photo by Form on Unsplash

經常跑步的人都知道拉伸的重要性。

拉伸就是將緊張的肌肉伸展開來、把關節的活動度變大,因為關節活動度不佳會限制你的運動表現。

特別是當你的運動強度超過了自己的承受範圍,就容易導致受傷。

關節的結構體現出關節既具有靈活性又具有穩固性,也正是由於關節的這兩種特性,才保證了我們在運動中的各種表現。

特別是對於「髖關節」而言,靈活性更顯得尤為重要。

髖關節在跑步過程中的重要性

我們在此前推送的有關跑步傷病恢復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很多跑步傷特別是最受跑者關注的膝傷,其中有很多都是由於你的髖關節靈活性不足、髖關節太緊而導致的。

髖關節是連接軀乾與下肢的重要關節,也是全身負荷體重最多、受力最重的關節。其構造主體是骨盆、胯關節、骶髂關節,同時與股骨、脊柱相連。

由於骨盆位於人體承上啟下的中心,所以它不但支撐著人體直立的穩定,又協調著運動過程中身體的重心。

▇ Photo via orthonow.com

骨盆位置和髖關節穩定性的重要性對於整個人的運動至關重要,骨盆處在人體正中,骨盆不穩定,往上可影響到肩胛骨,往下可影響到踝關節穩定性。

跑步的基礎姿勢是不停交換的單腳著地的動作,其運動鏈的核心就是骨盆的正確位置。試想如果骨盆錯位,在長跑過程中相當於不停的重複這個錯誤的姿勢,疼痛的產生也就理所應當了。

而固定骨盆最重要的肌肉便是臀中肌,臀中肌的功能是穩定骨盆,並使髖關節做除了內收以外所有方向的運動,當穩定髖關節的肌肉薄弱,穩定骨盆的任務就需要膝關節和股骨外側的肌群來承擔。

也就是說,當你的臀中肌弱就去跑步,臀中肌所不能承受的力向下傳導便由膝關節承受,自然而然的膝關節就會出現各種毛病。

我們再回到跑步中看,在跑步過程中,是髖關節先發力從而推動重心向前上方移動,然後下肢再完成落下、上拉等跑步動作,可以說髖關節是整個跑步動力鏈的源頭。

在我們過往的跑姿訓練營中,很多對正確跑姿不了解的跑者一直都以為,跑步過程中要靠大腿帶動髖關節,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正確的跑姿應該是,以髖為軸,核心發力,來帶動腿。

髖關節緊張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髖部越緊,腰部就越緊,腰大肌的張力就越來越大,有可能會影響下半身的運動範圍與角度,不僅是跑步,就連走路、坐、站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穩定髖關節的肌肉持續緊張的話,還容易導致肌肉痙攣,雖然程度並不嚴重,但如果肌肉始終發緊將會讓肌肉喪失彈性。

靈活性不足還會直接影響動作幅度,也就是說導致你跑步表現下降的原因中,身體柔韌性差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而恰恰很多跑者並不喜歡做柔韌性訓練。

而且由於髖關節發緊而導致的周邊肌肉持續緊張,也會影響你跑後恢復的速度,不利於代謝廢物的快速排出,久而久之疲勞的累積也將成為受傷的潛在風險因素。

那麼也許很多跑友會問,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髖關節緊不緊呢?

你可以通過托馬斯測試(Thomas Test)來進行判斷,托馬斯測試一般用來檢驗髖關節的靈活度,同時還可以測試髂腰肌、股直肌以及髂脛束的緊張程度。

▇ Photo via youtobe.com

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坐在床或者板凳上,髖部靠在邊緣的位置,然後身體慢慢向後傾倒,同時用手抱住一側膝蓋向胸前拉動,抱住的膝蓋應該儘可能的靠近胸口,躺平後,繼續抱著膝蓋,另一條腿則完全放鬆。

播放GIF

然後根據下面這張表自行對照動作的完成情況,然後換另一條腿重複,以檢驗另一側的情況。

▇ Photo via reddit.com

如果是無法把膝蓋拉近胸口的話,問題可能出在屈髖靈活性上;如果另一條腿無法平放在床上且保持豎直,單麽說明髖部僵硬。

導致髖部緊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 久坐之後的站立

  • 骨盆傾斜帶來的結構性不平衡

  • 不良的站姿或坐姿

  • 整夜睡在身體的同一側

  • 一條腿比另一條腿長

此外當你進行下肢力量訓練時(如硬拉、深蹲),也有可能導致髖關節緊張。

比如,當你在練習深蹲的時候尤其是負重深蹲,當你蹲到底部感覺有擠壓疼痛時,還要突破深度,這樣容易導致磨損和拉傷。

因為人的身體是很聰明的,有時為了完成相關的訓練動作會自動做一些代償,而一旦髖關節受限,帶來的代償便是下背部必須移動才能完成動作,但下背部移動會降低身體的穩定性,動作完成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就像我們經常強調正確跑姿的重要性一樣,力量訓練同樣先要學習正確的動作。因為不正確的動作不但會讓你找不準正確的發力部位,練習效果差效率也低,而且更重要的是錯誤的動作很容易讓你受傷。

此外,經常踢球或打籃球的人容易撞傷髖關節,導致髖關節時常伴有隱痛,感覺不是很痛苦但只要一運動疼痛便會加劇,這也是髖關節活動受限的一種情況,被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

播放GIF

如果你在托馬斯測試中很難把膝蓋拉到胸前,且髖部有擠壓感,那麼你可能要考慮是否有股骨髖臼撞擊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髖關節附近的軟組織受限,軟組織受限常發生在肌肉、髂脛束和筋膜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僵硬,尤其是長期久坐、不運動的人會導致這樣的問題。

同樣地,如果你在托馬斯測試中,測試腿以外的那側髖部的前側或側面感覺緊張的話,便有可能是軟組織受限。

打開髖關節的幾個訓練動作

所以,一定要重視對髖關節的放鬆,下面學院君再給大家推薦幾個幫你打開髖關節的訓練動作。

01 弓步提膝

播放GIF

  • 首先從左腳向前開始向上弓步,膝蓋彎曲90度,臀部方形,腳趾朝前。

  • 站立時將手臂向上抬起並將右膝拉向胸部。

  • 回到起始位置,完成10次重複,然後換腿重複。


02 髖關節外旋

播放GIF

  • 坐直膝蓋彎曲,雙手放在身後,右膝蓋左腳踝交叉。

  • 讓右膝向右移動,然後回到中心。慢慢地將右膝移動到一個完整的運動範圍內。

  • 換腿重複。


03 仰臥抬腿

播放GIF

  • 面朝上,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雙臂放在兩側。

  • 腰背挺直抬起臀部,將重量轉移到左腿並將右腿伸直伸出五次。

  • 完成8次,然後換腿重複。

04 泡沫軸拉伸

播放GIF

  • 面朝下躺著,泡沫滾筒位於右下方,略低於右側臀部。將左腿放在膝蓋彎曲成90度角的一側。

  • 將你的前臂放在你面前的地面上,以減輕你臀部的部分體重。將你的右腿伸直在身後,腳趾向後,腳的前端平放在地面上。

  • 慢慢地在泡沫輥上前後移動,拉伸30秒,然後換另一側重複。

05 鴿式伸展

播放GIF

  • 以跪姿開始,將右膝向前拉,並將其放在右手腕後面,將右腳踝放在左臀部前方。

  • 拉直左腿,確保左膝伸直,保持臀部緊繃,輕輕地將自己降低到地面。

  • 保持動作10秒,然後通過推動雙手,抬起臀部,並將雙腿移回到四肢的起始位置來釋放位置,換另一條腿重複。

06 蜘蛛人伸展

播放GIF

  • 從俯臥撐開始,左腳向前走,將它帶到左手的外側。

  • 向前伸展臀部,保持這個位置兩秒鐘,然後返回開始。

  • 重複五次然後換右腿。

07 坐姿拉伸

播放GIF

  •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將右腳踝放在左膝蓋上。

  • 上身慢慢往前傾,直到你感到輕柔的伸展。

  • 保持30秒,換另一條腿重複。

08 弓步側伸展

播放GIF

  • 從左腳開始,膝蓋彎曲到90度,右膝蓋在地板上。

  • 將手掌平放在左腳的兩側,當你向左傾斜時,右腳趾向上並抬起右臂。

  • 保持5秒,然後換另一側重複。

最後再告訴大家幾個預防髖關節緊張的小方法。

對於經常久坐不動且很少運動的上班族,盡量每個小時都起來活動活動,再忙也不差這三兩分鐘;對於經常運動的人,也要注意和重視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拉伸,這些其實我們已經反覆強調過多次了,這次就不過多贅述了。

當然,如果你的疼痛一直持續不見好轉,那最好還是到專業醫院去檢查一下。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如果你需要更加系統完備的,專門適用於跑步的力量訓練計劃,建議你看看我們新推出的30天力量訓練計劃,當然,我們在平時的推文中也會經常給大家推薦一些增加力量的動作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