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槟榔_百度百科

万宁槟榔

海南省万宁市特产
收藏
0有用+1
0
万宁槟榔,海南省万宁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
万宁槟榔鲜果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有核,一般长4-6厘米,果实为青绿色,成熟呈淡黄棕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萼和花瓣,底部有明显种脐。果实质地较硬,不易破碎,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外果皮革质,中果皮初为肉质,内果为种子,呈扁球形或圆锥形。 [2]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万宁槟榔”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
中文名
万宁槟榔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农村部2020年第290号公告
产地名称
海南省万宁市
品质特点
鲜果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有核,果实为青绿色
批准时间
2020年4月30日

产品特点

播报
编辑

外在感官特征

万宁槟榔鲜果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有核,一般长4-6厘米,果实为青绿色,成熟呈淡黄棕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萼和花瓣,底部有一明显种脐。果实质地较硬,不易破碎,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外果皮革质,中果皮初为肉质,内果为种子,呈扁球形或圆锥形。
万宁槟榔鲜果气微,直接嚼食纤维细软,稍涩,微苦,传统方法嚼食可去除涩味,槟榔汁呈红色,嚼食后可感到周身发热出汗,面颊泛红有醉感。 [2]

内在品质指标

万宁槟榔的槟榔碱含量为0.07-0.77%,粗纤维含量为9.0-9.5%,蛋白质含量为0.5-1.95%,维生素C含量为0.9-1.65毫克/100克,以及微量元素含量为0.02-0.30毫克/千克。 [2]
万宁槟榔

产地环境

播报
编辑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日照长,年均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万宁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西南及西北部峰峦起伏、连绵不断,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东部则为丘陵及地势低平的沿海平原。万宁地表水质良好,绝大部分土壤呈现弱酸性,富含硒元素,适宜万宁槟榔种植。 [2]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宋代,万宁开始种植槟榔。 [3]1950年前,原万宁县种植槟榔4000多亩。 [4]
2012年,万宁市推行槟榔烘干绿色改造项目。 [5]
2020年12月31日,经海口海关所属文昌海关快速验放,万宁槟榔首次出口东南亚。 [6]

生产情况

播报
编辑
2015年,万宁槟榔种植面积达到53.2万亩(其中富硒槟榔园22万亩),鲜果总产量约14万吨,同比增长9.4%;槟榔产业实现总产值24.79亿元、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24%、12%。 [7]
2016年,万宁市槟榔种植面积53.2万亩,槟榔产量达11.26万吨,产值达25亿元。 [8]

产品荣誉

播报
编辑
2016年5月,“万宁槟榔”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 [9]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万宁槟榔”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

地理标志

播报
编辑

地域保护范围

万宁槟榔农产品地理标志种植保护范围为万宁市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0°00′~110°34′,北纬18°35′~19°06′之间,东西轴长38千米,南北轴长76千米,总面积1883.5平方千米。东至万城镇联丰村,南至南桥镇边肚村,西至三更罗镇石盘四十五队,北至龙滚镇排园村。万宁槟榔种植生产分布区域包括万城镇大茂镇长丰镇礼纪镇龙滚镇山根镇和乐镇后安镇北大镇东澳镇南桥镇三更罗镇、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共13个镇(区)。 [2]

质量技术要求

  •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20-01-3009 [1]
  • 特定生产方式
产地选择
万宁槟榔种植选择排水良好,土层厚度≥80毫米的砖红壤、赤红壤园地或坡度<45°,海拔不超过600米的山地均可。 [2]
品种选择
万宁槟榔选用经本地品种优育的“热研1号”,该品种果型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纤维细软,口感好,有异与其它地方果型为长椭圆形、近圆形、卵形、锥形的品种。 [2]
种果选择
万宁槟榔种果选择经“五选”(选区-无疫病区域,选园-长势好槟榔园,选树-健壮植株,选穗-第2-4穗留果,选果-饱满、无病害果)确定,清明时节待种果成熟到呈橙黄色时方可采摘。 [2]
炼苗
万宁槟榔种苗培育时间大约1年,需经过20-30天的炼苗,即去除育苗期使用的遮阴物,控水控肥,适应光照,增强抗旱,叶子由农绿转黄绿方可出圃。 [2]
生产控制
万宁槟榔生产过程管理按照《DB 469006/T10-2013 槟榔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主要为:
(1)定植:以每年秋季(9至10月)定植最佳,种植密度100至110株/亩,定植时用8至10千克沤熟的农家肥作为穴基肥。
(2)施肥管理:主要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环树大约0.5至1米处沟施后覆土。幼树每年2至3月施1次农家肥,7至8月各施1次复合肥。1年树龄每株年施农家肥3至5千克,每次施复合肥50克;之后农家肥逐年增施1至2千克,复合肥逐年增施10至20克。结果树要加强土壤有机质补充,每个结果周期施农家肥两次,第一次是在12月至翌年1月份施入,第二次是在翌年6至7月施入。
(3)水分管理:万宁槟榔喜湿润,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溉,特别是槟榔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需要保证土壤湿润。在雨季应注意及时排除园内积水,避免涝害。
(4)病虫害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采用化学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农业防治方面做到适时除草,定期清理园内落叶、落果及其它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害侵染来源和虫口基数。
生物防治方面尽量选择使用生物药剂,鼓励推广使用寄生性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采化学防治时推荐选用对天敌影响小的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推荐药剂含量、剂型及使用浓度参照《农药登记公告》和当地用药实际情况。当新的有效农药出现或者新的管理规定出台时,以最新的规定为准。合理、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以克服或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2]
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①槟榔黄化病:发现病株及时连根挖除,集中烧毁,坑土施用石灰消毒处理。先种植短期作物,两年后再重新引种健康的槟榔种苗。
②槟榔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1%波尔多液喷雾保护,每隔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在抽生新叶和嫩果期采用生物药剂喷药防治。
③槟榔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选用1%波尔多液喷雾保护,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或25%绿乳铜乳油600至800倍液喷施植株叶片,每隔-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2至3次。 [2]
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①红脉穗螟:在红脉穗螟幼虫发生高峰期(花期)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至15天喷1次,视虫情连喷2至3次。
②椰心叶甲:用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幼虫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蛹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两者按4:1的比例释放到椰心叶甲发生区,每月释放1次,每次每亩释放1000头寄生蜂,连续释放4-6次。在未展开的心叶部位悬挂椰甲清药包,每3个月挂1次;危害严重的地段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500倍液喷雾心部,喷至药液下滴为止,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各喷药1次。禁止放蜂与化学防治同时使用。
③黑刺粉虱:在粉虱1-2龄若虫盛发期选用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00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施,每隔7-15天喷1次,视虫情连喷2-3次。 [2]
采摘运输
用于鲜食的果,在果实呈深绿色、果形饱满时采收,采摘时,应采用塑料网接果,以免损伤外皮,鲜果必须保留果蒂。采果后,树上劣果余果应及时割除,确保下次开花一致。鲜果一般采用聚乙烯包装袋分级包装,贮存场所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防晒防雨,温度不宜超过35℃,并尽量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运输时要防晒防雨,不能和其他有害物质混装混运。 [2]

专用标志使用

万宁槟榔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万宁槟榔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需向万宁市槟榔和热作产业局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万宁槟榔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