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瑄的碩士論文爭議 指導教授:採自述法合於研究規範 - 自由娛樂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徐若瑄的碩士論文爭議 指導教授:採自述法合於研究規範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本報率先報導藝人徐若瑄以自己為研究對象的論文爭議,徐若瑄的指導教授、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副教授許安琪今(17)下午透過校方發布文字說明,她表示,徐若瑄是藝術類從業人員,其論文屬於碩士學位技術報告,不是一般碩士論文,以她在演藝圈發展的多元化且深耕超過30年,實具有研究之選樣代表性,且研究方法採自述法,並兼採深度訪談法,論文是合於研究規範。校方則未對此事表達意見。

徐若瑄碩士論文以自己為例,引起討論。(資料照,記者陳逸寬攝)

本報報導,1990年出道的45歲女星徐若瑄,今年入行剛好滿30年,1月她送給自己的大禮物,是取得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學位,本來這是一件令所有人敬重「活到老學到老」好事,但她的畢業論文題目《互聯網時代藝人轉行策略之初探性研究:以徐若瑄為例》,以自己作為研究對象,引發極大議論。

徐若瑄碩士論文。(翻攝自臉書)

許安琪發表三點聲明:

一、著作係屬技術報告

有關徐若瑄所著之「互聯網時代藝人轉型策略之初探性研究:以徐若瑄為例」,係為碩士學位技術報告。徐若瑄為藝術類之從業人士,依據學位授予法之規定,其撰寫技術報告以取得碩士學位。技術報告強調實務應用之價值,非同於一般碩士論文強調理論之創新,兩者有本質之不同。

二、個案挑選之代表性

徐若瑄之著作旨在提供藝人轉型之策略參考,以其於演藝圈發展的多元化且深耕超過30年,實具有研究之選樣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採自述法(Self-narrative research)

「自述法(Self-narrative research)是一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又稱為「自我敘說」或「自我敘事」的研究。許多碩士在職班的論文以研究者自身所處之機構(公司或企業)或場域為研究主體(以某某企業或品牌為例),即為此例。徐若瑄之著作係以「徐若瑄」此一品牌IP做為研究標的,論述此品牌轉型策略之歷程。為求嚴謹,兼以深度訪談法,邀訪參與此品牌轉型過程之老協珍和Bio-essence的專業經理人,足見徐若瑄之著作符合技術報告之研究規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