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家浩然?

关注者
3
被浏览
3,430

2 个回答

不怎么了解浩然,但不可否认他是那个年代非常风光之人。最近看身体阐释方面的书,觉得浩然的小说其实在这方便也是非常典型的,在人物身体的塑造里,体现阶级规范和话语想象!

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浓缩着文学艺术的“三为”理论,发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而就对农村的想象,毫无疑义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憧憬。也许正是这种乌托邦式的的祈愿,才使得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无所愧悔。这种按照身份定义的幸福,按照身份定义的生活方式,以及按照身份定义的理想社会,不独浩然,如今听起来很是嘹亮的讴歌或许愿,仍不时响彻着看似日新月异之中!从县城派出的工作队,依然如似几十年前那样,也如同当年一样的称赞与忘我,为农民,也就是当年的贫下中农送去温暖和关怀。

如果没有工作队,中国农村就一定没有土改。正是有了工作队,才有了土改;也正是参加了工作队,丁玲与周立波才自觉亲身了土改;用工作队的目光观察并用文字再造了土改。同样,也正是这样的身份,或者这个样的姿态,浩然才观察了社会主义教育时代的冀东农村。用工作队的手段激化了农村,同时用作家的笔端叙述被激化的农村;浩然如此,周立波如此,丁玲也是如此。也正是如此,当然更有作家的才华,才有了无微不至的细腻和波澜壮阔的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