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不專業作家李柏鋒『世界上有一種最好的保險...就是存在自己戶頭裡的錢』此文 - luciferous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創作內容

0 GP

駁斥不專業作家李柏鋒『世界上有一種最好的保險...就是存在自己戶頭裡的錢』此文

作者:amateratha│2015-01-18 13:58:57│巴幣:0│人氣:968
寫在前頭,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商業週刊不專業作家李柏鋒寫的,

內容講白一點:膚淺到讓人懷疑到底他懂不懂什麼叫保險,這種人做什麼ptt保險版版主?真是荒謬!



醫療險究竟應該要規劃終身險比較好?還是定期險比較好?

定期險,最多人的擔心是:過了定期險的投保年齡上限之後,不就沒有保障了嗎?(一般的定期險,上限多在75歲左右)。

那麼買終身險就有保障嗎?如果有一個人在民國69年,以30歲的年齡買了一張終身醫療險(實際情況是當時還沒有這種保單),按照政府公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換算購買力,則當時如果買了住院一天理賠2000元的額度,到現在一樣理賠2000元,但是購買力卻只剩下當時的992元。

也就是說,如果住院費用跟通膨一起變化,那麼原本一天理賠可以住一天,現在只能讓保戶住半天了。甚至再到75歲、95歲,原本打算買來保障自己住院風險的終身醫療險,理賠竟只夠你繳大醫院的掛號費?

當然,定期險也會面臨通膨問題,因為保險規劃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也不應該把所有的問題都透過買保險來處理,只是賣保單的人寧可你用保單處理所有的問題,這樣才有佣金可以賺。

如果不用保單解決,那該怎麼處理老年以後的醫療費用?其實最好的保險,就是自己戶頭裡面的錢。

你買了保單,生病一定理賠嗎?那可不一定,例如你去看病,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有很多治療都不需要住院了,而你買的如果都是要住院才有理賠的醫療險,很抱歉,就算你去醫院做了很昂貴的手術或處置,沒住院你就很難獲得理賠。

又例如,你明明保了癌症險,但是當你迫切需要標靶藥物來保住自己珍貴的勝命時,健保剛好不給付,你的癌症險給付的是十幾萬的初次罹癌理賠金,大概只能買到一兩週用量的標靶藥物。

買保險是為了要處理我們無法預知的風險,也就因為無法預知,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用保險防堵所有風險,唯獨自己擁有足夠的資產,才能承擔無法預測的風險。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趁年輕的時候保費便宜,趕快買終身醫療險,把錢存在保險公司,這樣一輩子就有保險公司可以照顧自己了。這樣想,正好顯露了自己沒有財務的時間價值觀念。

為什麼年輕人的保費便宜?因為理賠機率很低,保費沒道理收太高。再來,你在年輕的時候送了一點錢給保險公司,那不叫做存錢,因為你領不回來;如果你自己存錢,你的錢會越來越多,但是你把錢送給保險公司,是保險公司的錢會越來越多,但是你所擁有的保障卻會因為通膨而越來越少!

你該做的是什麼?在沒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的時候買保險,並且努力累積資產,然後隨著資產的成長,承擔財務風險的能力越來越足夠的時候,就可以逐漸減少所購買的保障了。你認為郭台銘需要買保險嗎?他都可以買下一間醫院了!

如果你有1000萬,你會去買理賠最多不超過200萬的帳戶型醫療險嗎?當你去算算所繳的保費以及帳戶的額度,就會發現其實那些錢也都還是你自己繳的,那為什麼不把錢留在自己身邊呢?上面提過,保險有很多情況下其實是不理賠的,但是如果是自己的錢,要怎麼用都可以。如果是用比較差的藥但保險會給付,不過得多住院好幾天,我相信你會選擇自己花錢用好一點的藥趕快把病治好回家去。這就是自己的資產帶來的選擇權。

以同一個年齡的人來看,終身醫療和定期醫療的保費差異可能將近十倍,但選擇定期醫療絕對不是因為便宜,因為同年齡看起來雖然便宜,可是終身醫療只要繳二十年,但是定期醫療險每年都要繳,可能要從30歲繳到75歲,而且定期醫療的保費隨年齡不斷增加,30歲的時候可能只有2600元,到了75歲已經要8600元了,定期醫療不見得繳的總額比較少。

所以撇開便宜、划算的迷思,定期醫療險真正帶給保戶的好處,是在年輕的時候,資產還不足以承擔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的醫療財務風險,那就每年花個幾千元,畢竟醫療費用可能動輒數十萬,真的承擔不起。但這個時候每年花幾萬元買終身醫療險,不但負擔太大,也可能因為保費太高而造成買到的保障太低的現象,反而失去保險的功能,不如好好把錢存下來,累積成自己的資產,自己打造自己的保險,等到有一天資產已經數百萬了,或是覺得自己這個年齡要繳的保費太高了,就可以開始做調整。

至於想用終身醫療險來強迫儲蓄的,要好好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的自制力太弱,讓你只能用保險強迫儲蓄,那麼終身醫療這麼高的保費,遇上你的自制力,會不會你在某一年就突然沒錢繳保費?最後保單失效,你不但失去號稱終身的保障,之前強迫存下來的錢也都白白送給保險公司。

可是如果你鍛鍊自己的自制力,不僅能讓自己在累積資產上獲得顯著的成長,這樣的毅力也能幫祝你在各方面取得長久經營才能獲得的成績!



文章評論:

整篇看下來,李柏鋒的看法極為膚淺,

好像醫療險最大的問題就是你買花多少錢、理賠多少錢,通膨後就根本不值錢。


愚蠢透頂,醫療險最大的問題,是條款到底能發揮多少保障效果,而不是在那到底哪個比較貴的表象。


拿不必住院治療的狀況來吐槽住院醫療險的理賠,也是一件讓我很無言的事情,李柏鋒你有沒有聽過門診手術險?

不必等他回答我也知道是沒有,李柏鋒那些門診、標靶等例子,事實上現在都有保險提供保障範圍,保險不是萬能,但是保險公司對於市場趨勢比你李柏鋒更清楚,推出的新保險也早就脫離李柏鋒貧乏的想像了。


至於癌症險理賠初次罹癌給付十幾萬....扣除專門的初次罹癌給付保險,現在還有哪家的傳統終身防癌險可以理賠這樣高的金額?

李柏鋒對保險的理解就我看來真的還停留在起碼10~20年前的水平!



另外說到自制力這回事....一個幾年前買了減肥腳踏車,事後不但沒瘦下來,還把腳踏車拿到ptt上去拍賣的人,好像沒啥資格要你的讀者去鍛鍊『自制力』吧?

你李柏鋒自己就做不到啊~

(李柏鋒實際的身材比他幾年前公開的畫面更寬是真的,人變寬心胸卻變得更狹窄....表裡不一指的就是這樣嗎?)






戳破了李柏鋒的『自制力』,現在我認真的來談保險是怎麼一回事。




保險是為了轉嫁風險,而且是用比『可預期』的風險損失額度更低的成本去轉嫁。


所以各位讀者,你戶頭裡的錢可以算是保險嗎?抱歉,不算,因為你只要損失一毛錢,你的戶頭裡就注定要拿出一毛錢來貼補,完全沒有轉嫁效果可言!

郭台銘有錢到不需要保險,不等於錢就是最好的保險,如果一個人連這樣簡單的事情都無法區分,他的言論有多少參考價值,各位讀者是不是該要懷疑一下?



另外為什麼我說保險轉嫁的風險是『可預期』的?


非常簡單的道理,誰會去預防一個自己想都沒想過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本人幫李柏鋒用紅色刪除線標上的那一段,就證明了李柏鋒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在講什麼東西。



終身醫療險、防癌險之所以本人從業六年至今都不推薦的最大因素,是在於條款設計上不可能達成『有效保障終身』這個商品賣點,既然賣點實際上達不到,那就不會是個好選擇。


而所謂用終身醫療險來『儲蓄』這件事,也只有少數設計在特定狀況下會『退還保費』的終身醫療險談的上這問題,事實上就我接觸過的客戶,會把終身醫療險拿來『儲蓄』的也不多,我不否認有碰過就是了。


最後我要吐槽一件事,對花錢沒有自制力的人,用什麼理財、投資工具都是白搭。

至於自制力要怎麼培養,網路上的分享文章我看是已經很多了,各位讀者可以自行參考,至於本身就沒啥自制力卻又要跟人談自制力萬能的李柏鋒,我只能說拜託你不要鬧了,乖乖去唬爛你的基金就好,不要來碰你根本不懂的東西。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71874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luciferous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一個月前聲稱老婆被人恐嚇... 後一篇:從醬油蛋炒飯到教改,什麼...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6s8s6s詩詞與傳統武俠
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54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