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沈平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展开28个同名词条
沈平(SHENG Ping),凝聚态物理学家,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香港科技大学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及物理系讲座教授。 [2-3]
沈平196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71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3年至1979年在RCA实验室任职研究员;1979年至1993年加入埃克森研究中心任职高级研究员,并于任内担任三年理论组主任;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1999年至2008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2013年就任香港科技大学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2019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香港物理学会荣誉会员及院士。 [1-3]
沈平的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声学超材料、流体边界条件、声子晶体的超声隧穿和聚焦、纳米结构碳材料超导性、电和磁流变液。 [3]
中文名
沈平
外文名
SHENG Ping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9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沈平院士
1967年,沈平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
1971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3-1979年,在RCA实验室任职研究员。
1979-1993年,加入埃克森研究中心任职高级研究员,并于任内担任时长三年的理论组主任。
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
1999-2008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
2013年,就任香港科技大学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 [1-3] [6]
沈平院士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沈平院士研究团队
沈平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他在美国RCA实验室任职期间,率先开展了液晶材料和衬底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并且建立了无序材料中的电子跳跃关联和涨落诱发隧道导电理论机制。在1979-1994年任职埃克森研究中心期间,沈平的研究兴趣扩展到无序材料和多孔材料中的波的多次散射现象。自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后,他转向纳米技术方向的研究,并在此期间致力于超薄碳纳米管的超导性质和巨电流变液效应的探索。他引领了局部共振声学材料的发明,并导致了声学超材料这一领域的形成。沈平和他的研究伙伴同样解决了两相不可压缩流体的可移动接触线这一经典难题。 [3]
  • 学术论著
据2022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官网显示,沈平共发表超过450篇期刊文章,并著有书籍 《Monograph on Wave Scattering, Localization, and Mesoscopic Phenomena (Springer, 2006)》。
代表性论文
"Optimal Sound-absorbing Structures", M. Yang, S. Y. Chen, C. X. Fu and Ping Sheng, Materials Horizons 4, 673-680 (2017).
"Acoustic Metasurface with Hybrid Resonances", G. C. Ma, M. Yang, S. W. Xiao, Z. Y. Yang and Ping Sheng, Nature Materials 13, 873-878 (2014).
"Supercondu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4-Angstrom Carbon Nanotube-zeolite Composite", R. Lortz, Q. Zhang, W. Shi, J. T. Ye, C. Qiu, Z. Wang, H. He, T. Qian, Z. Tang, N. Wang, X. Zhang, J. Wang, C. T. Chan and Ping She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7299-7303 (2009).
"Membrane-Type Acoustic Metamaterial with Negative Dynamic Mass", Z. Yang, J. Mei, M. Yang, N. H. Chan and Ping Sheng, Phys. Rev. Lett. 101, 204301 (2008).
"The Giant Electrorheological Effect in Suspensions of Nanoparticles", W. Wen, X. Huang, S. Yang, K. Lu and Ping Sheng, Nature Materials 2, 727-730 (2003).
"Molecular Scale Contact Line Hydrodynamics of Immiscible Flows", T. Qian, X.P. Wang and Ping Sheng, Phys. Rev. E 68, 016306 (2003).
"Superconductivity in 4-Angstrom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Z. K. Tang, L. Zhang, N. Wang, X. X. Zhang, G. H. Wen, G. D. Li, J. N. Wang, C. T. Chan and Ping Sheng, Science 292, 2462-2465 (2001).
"Locally Resonant Sonic Materials", Z. Liu, X. Zhang, Y. Mao, Y. Y. Zhu, Z. Yang, C. T. Chan and Ping Sheng, Science 289, 1734-1736 (2000).
"Group Velocity in Strongly Scattering Media", J. Page, Ping Sheng, H. Schriemer, I. Jones, X. Jing and D. Weitz, Science 271, 634 (1996).
"Fluctuation-Induced Tunneling Conduction in Disordered Materials", Ping Sheng, Phys. Rev. B 21, 2180 (1980). [4]
  • 成果奖励
2015年1月,沈平以第二完成人身份与温维佳等学者合作完成的《巨电流变液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 》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7]

人才培养

  • 教育理念
沈平院士(右)
沈平常爱提醒他的学生,世上没有“免费教学”,他期望学生同时也能教他一些新的知识。 [2]
  • 讲座报告
2010年4月9日,沈平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声学超常材料和动态质量密度”的讲座。 [1]
2010年5月9日至14日,沈平在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讲学,讲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维超导电性、电流变液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8]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美国物理学会
-
亚太材料科学院会员
2002年
2002年科技领军人物
香港星岛集团
2013年
Brillouin奖章
国际声学协会 [5]
2013年
香港科技大学第五届教职员长期服务奖
香港科技大学 [9]
2018年
罗尔夫·兰道尔奖章
ETOPIM学会
2019年
香港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学院 [3]
2020年
香港物理学会荣誉会员及院士
香港物理学会 [4]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沈平曾任《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编辑委员会委员,《New Journal of Physics》《 Journal of Royal Society A》《SIAM Journal on Multiscal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等期刊编辑,中央研究院应用科学研究中心顾问委员,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的顾问委员。他亦曾是《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组别副编辑。
他现为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的资深学人,同时亦是台湾交通大学的访问讲座教授。 [3]
陈子亭、沈平及杨志宇获首届Brillouin奖章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沈平教授是液晶-基板相互作用及声波超材料方向的先锋人物,在电流变液、液固介面反应及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亦有开创性的贡献。他在教学上也是一丝不苟,对学生循循诱导。 [2](香港科技大学评)
沈平教授在纳米材料、软凝聚态物理学和波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