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搜尋已經死了」當 AI 成為 Google 搜尋優先結果,你可能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Google 搜尋已經死了」當 AI 成為 Google 搜尋優先結果,你可能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 2024 年的 Google I/O 大會結束後,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明白 Google 搜尋即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為了跟微軟、OpenAI 等等,同樣在人工智慧領域大力投資的對手競爭,搜尋業務的改造、重組,將是 Google 現在最重要的一步。

Google 搜尋業務負責人 Liz Reid,在大會上展示了許多 Google 搜尋即將出現的轉變,其中最重要的絕對是人工智慧的導入。Google 首席執行長 Sundar Pichai 更點明,AI 正在進入 Google 每一項產品,公司只會於未來繼續加速這個過程。

Google AI 部署加速,僅實驗 1 年就上線

Liz Reid 先前接受《Wired》採訪時指出,Google 在自家的 Gemini AI 模型推動之下,將可以對搜尋業務做出巨大的改進。她說,如果有機會利用科技,幫助人類取得困難問題的答案,並且減少更多的工作量,那麼 Google 肯定會朝這個目標持續邁進。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去年 Google 先透過實驗性功能,讓有意願的使用者搶先體驗 AI 搜尋的樂趣,想不到僅短短的一年時間,官方就決定將其大規模推廣,速度之快令外界始料未及。

由 AI 所生成的搜尋結果,從現在開始將顯示於 Google 搜尋的最上方,比方說當使用者詢問「哪裡是觀看極光的最佳地點?」時,Google 不會再像過去一樣,給出一堆網站連結要使用者自行點開,而是先讓 AI 蒐集網路上的資料後,才針對問題提出答案。

根據《Wired》的測試,上述問題 Google AI 的回答為「極圈內光害最小的地方」,乍聽之下雖然沒有錯,但 Google AI 似乎沒有完全理解搜尋者的本意,因為我們預期得到的答案,應該是地球上某個特定的位置、國家甚至於村莊,藉此當成出發追尋極光的行程參考。

哪些才是「有價值」的問題?

正如同前面的例子,Google 搜尋的改革其實也招致許多批評,不少投入實驗性功能的使用者都認為,導入 AI 後 Google 搜尋的整體準確度反而有所下降。

對此 Liz Reid 表示,由 AI 所統整的搜尋結果,目前仍不會出現在每一次的搜尋行為中,Google 會於幕後針對使用者提出的問題,藉由演算法進行價值判斷,最終才決定是要以傳統的連結方式呈現結果,還是交由 AI 統整回答。

比方說當使用者輸入關鍵字「Walmart.com」,那就代表這個搜尋者只是想去 Walmart 超市的官方網站,而這種簡單的搜尋意圖,理論上不會觸發 AI 的回答,Google 仍會以傳統的連結方式條列出搜尋結果。

只不過,Google 透過演算法對使用者的問題進行價值判斷,想釐清哪些問題「值得」讓 AI 統整回答時,卻又衍伸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 Google 如何決定什麼是複雜的問題?什麼是簡單的問題?而哪些問題對於 Google 與 AI 又具備所謂的價值?

AI 正在讓搜尋結果缺少選擇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平台 BrightEdge 執行長 Jim Yu 指出,當各種 AI 模型應用於搜尋行為後,實際上 AI 就成為了意見的創造者,過去 20 年來,搜尋引擎都是在提取大量資訊後,為使用者提供連結跟選擇,但 AI 卻是直接呈現出意見或建議,讓人類於缺乏選擇的狀況下吸收結果。

當 AI 與演算法決定了搜尋者只需要聽見一種答案,並非提供多個連結讓人類點擊並閱讀時,錯誤資訊將因此遭到放大,進而提高 Google 搜尋結果劣化的風險。此外,Google 的 AI 也無法倖免於陷入「幻覺」,即人工智慧在無意間公開傳播錯誤或捏造的訊息。

另一方面,Google 讓 AI 生成的搜尋結果佔據整個頁面最頂端,自然引發網路媒體和內容創作者的擔心,因為他們的網站、文章,很可能由於 AI 的「選擇」而消失在搜尋結果中,人類反而因此沒有了選擇,讓文章與網站連被點開的機會都沒有。

對廣告與行銷的重新思考

科技顧問公司 Gartner 分析師 Alan Antin 曾指出,當生成式 AI 導入搜尋引擎,取代過去條列式的網站連結後,將會迫使企業和團體重新思考行銷策略和廣告投放方式。

科技雜誌《Wired》也認為,如果人們花更少時間進行額外的、更精細的搜尋,那麼最終將導致 Google 展示廣告的機會減少,這對於透過廣告業務營利的 Google 來說,不見得會是好事情。

對此 Google 則指出,即便搜尋方式因為 AI 發生改變,但他們仍會將個別網站、創作者和商家的流量納入考量,但具體上如何做到這一點,官方還沒有給出答案。

Google 搜尋業務負責人 Liz Reid 則認為,過去搜尋者必須四處翻找,最終才能在某個特定的網站上,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而 AI 雖然直接給出了解答,但卻會促使人類更加頻繁的應用搜尋引擎,進而向網路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流量。

【延伸閱讀】

◆【搜尋霸主再進化】Google AI 搜尋年底全面上線,AI 會直接給你答案不必再點進網站

◆看穿 AI 是否胡說八道!麻省理工成員開發 AI 可信度工具,專門幫 AI 答案打分數

◆【全世界學生都在用】超過 2200 萬篇論文包含 AI 所創作的內容,攻讀碩博士未來還有價值嗎?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Wired》《TechCrunch》。首圖來源:Google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