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吗?

中国人处理问题的规律 对於近20年来中国生产的大多数历史电影,陆川不敢苟同。他认为可以戏说编篡,但总有些历史片应该以影像和视觉重新建构过去的时代,及那…
关注者
425
被浏览
508,532

115 个回答

非常简单地谈几句个人的看法。

《王的盛宴》的被低估与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上映之时,针对它的一些恶搞式的差评,包括对比较“非日常化”表演风格的反感,确实是作品不应该承受的。而这种差评的由来,客观上也是由于本作所处的环境------在当年“贺岁档=喜剧”概念不可撼动的春节假期里,它与《1942》组成的“沉重文艺片”CP,在《泰囧》的映衬之下,实在显得太过于不讨好观众、也不尊重市场了。

然而,当年被恶评的问题,更多只是出于恶评内容上的错位,却并不能说明《王的盛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的身上,带有陆川导演一贯以来的创作问题,即表达欲的过剩。纵观全片,它都在竭力地传达一个声音,竭力地想要告诉所有人它在说什么,它在说一个多么牛叉的东西。而从出发点上,它也过于地带出了一种“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无比厉害的东西”之感,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而又野心膨胀了。

鸿门宴,作为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它可以被从多重角度解读。正如陆川所说的,最重要的是取舍。陆川自认取舍好了,但从成片效果来看,却反而是拖累了作品的地方。

首先,该片最核心的主题,便是中国王朝更迭的根源所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要想解好它,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好人性----主控帝国权力,从而引导出民心向背、王朝兴衰的权力者的人性。而具体到本片来说,便是刘邦为首的领导集体的人性。这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切入点。从历史上看,对于刘邦的拆解,可以说出非常多的东西,做出非常多的引申。在很多历史学家的眼中,他都是中国古代内心世界最复杂、深层性格最莫测的帝王之一----忍辱负重、屌丝逆袭、诛杀功臣,兄弟义气的热血,与孤家寡人的冷漠,在他身上交织。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之中,刘邦可能也拥有着最多层次的人性特征。解读好他,便解读好了“王朝的主宰”。

而电影也确实这样做了,它将帝王的人性,与“欲望”建立了联系。陆川首先给出了一条主要线索,即刘邦欲望的产生和发展。正是这种欲望,促使着刘邦在孤家寡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针对这个欲望,电影中有两个基本的具象化产物:秦王宫和盔甲。这两个意象贯穿于电影始终。陆川似乎生怕观众看不懂,不厌其烦地让刘邦的扮演者刘烨通过旁白,反复地重复着秦王宫的指代意义:“秦王宫是一把钥匙,会打开人们心中的欲望。”并且,这种不厌其烦,还体现在了对于欲望这一主题本身的强调中----“项羽只看到自己的光芒,却忽视了别人的欲望。”“欲望,大海一般的欲望。”

的确,这是电影的主题。但作为一个导演,如果只是一味地用旁白这样直接到粗暴的方式,不断叠加观众对于主题的认知,这固然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手段,但同样也会是效果最差的手段。秦王宫与盔甲的象征性要素的反复使用也一样,它们的频繁出现,让主题在得到强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变得过于浅显,而失去了原本的“点睛”式存在意义。这样的表达部分,更应该在“恰到好处”的地方出现,而不应该构成影片的表达主体。叙事、人物、情感,才应该是撑起更多表达内容的环节。也只有配合着这些,“点睛”式的要素才能更加走入观众的内心,更加扎实,而不是高度概念化的存在,被知晓,但却不被感受。

借由这样的表达,确实可以让观众了解到电影究竟在说什么,尤其是在这样一部偏舞台化、演员表演充满了夸张处理的影片中更有必要。但是,这绝对不应该是陆川表现主题的最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唯一的方式。观众听到了你的旁白,“哦,你在讲对权力的欲望给人的扭曲作用”,但他们是不是真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呢?这一主题在电影中的影像依据是否足够坚实?叙事层面,显然没有给出足够的托底能力。

在电影里,陆川将叙事结构突兀地三块均分。随之,刘邦的发展线索变得断断续续,心理转变毫无延续性可言。第一段是小人物,仰慕于项羽的光芒,后接了一小段成为项羽兄弟的片段,第二段就直接跳接成了项羽的敌人,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只用刘烨一句“我怎么也想不到,再见面,我和项羽就成为了敌人”来粘合两段,再一转,就跳到了刘邦晚年的“处理功臣”。三个阶段中的刘邦,都已经是各自心理阶段中的“完成体”,内心世界已经建立完成,主要行为则是根据当时内心诉求的尝试实现。然而,这三个心理之间的未完成阶段,心理转变过程,却严重地缺失了。这就使得欲望对刘邦的扭曲这一主题,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根基。

发生这样情况的原因,或许在于陆川的表达野心过大。他并不想选取刘邦人生中的某一阶段而做集中展现,而是希望雨露均沾,将刘邦从一个平凡存在发展到帝王的全过程展现出来,并借此架构起刘邦与帝王之位的全部关系阶段------从距离遥远,到可竞逐之,再到掌握在手。随之,刘邦的心态、人格,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从与项羽的称兄道弟、仰慕不已,这种属于“创业阶段刘邦”的初始状态,到对项羽的算计,开始以阵营划分而割裂友情,再到最后对自家阵营兄弟的清算,完全扭曲。

在这样的结构下,鸿门宴,更多是刘邦被欲望侵袭的起点,是他人生与内心质变的开端。他第一次背叛了自己曾经结拜的“兄弟”,转而将王权当成了更优先的事项。并且,也正是在这场宴会上,他也体会到了自己在名门之后的项羽之下的无力感,认知到了自己作为平民白姓之“小人物”的本质。

这两个侧面,共同引导出了刘邦在第三段围绕权力的终极形态——渴望权力,又在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不匹配权力”,从而产生丢失的恐惧,渴望与恐惧,共同作用出了杀尽有能兄弟、只保平庸刘氏的晚年刘邦。因此,鸿门宴中刘邦产生的双重心理,是他人生转变、后半岁月的标志,才有了电影里“一生都是鸿门宴”的说法。

然而,在一个电影级别的体量之下,这样的表达设计无疑过于庞大了,而陆川又没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要素串联等手法,用更“高级”的叙事方法去实现时间跨度极大的内容展现。于是,就只能使用叙事上的强行“跳接”,而以王宫、盔甲等符号,以及旁白来强行贯穿全片的各个阶段了。这样的结果,便是电影整体架构的失控和无力。在掌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陆川不知道如何去表现刘邦的转变,表现王朝更替根源的欲望,只好大量使用填鸭一样的旁白来揭示,以免电影拍到连自己都云里雾里的含糊程度。

叙事无法承载意象与旁白的问题,在第一、二段中非常严重。而到了刘邦走向末年的第三段,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很大程度上,这有着“鸿门宴”事件已出、可前后串联的叙事素材增加的便利。比较多的闪回,填充了刘邦在一路走来的人生之中,其遭遇的各种内心冲击,从而丰富了他被欲望扭曲的过程。同时,他对于韩信的料理,也是全片中着墨最多、也最具体的叙事线索,他在其中的纠结,韩信与他形成的对比,都让刘邦的心理变得立体了起来。

也只有配合上了叙事层面的完成度,数次出现的表达意像,才开始恰到好处起来。盔甲,实际上是刘邦心中第一个对于权力之欲望的种子。第一段中,作为一个小人物的他,穿上项羽赐予的盔甲,转身时笼罩脸部的阴影,便在暗示着这一点。而第三段中,刘邦每一次诛杀的犹豫之间必然出现的盔甲,让他升起欲望与恐惧,则构成了对叙事的“点睛”。另一个重要意象“王宫”,则是扩大了的“盔甲”,将刘邦装在其中,无形地逐渐扭曲着他。第三段里反复展示、不惜时长的皇室礼仪细节全貌,结合着其为背景之下的种种事件,便达成了如此的作用——在这渗透进王宫生活每一处、日复一日的皇家生活之中,人在无形之间被改变。

从剧情方面,第三段明显也最为完整。刘邦对韩信从不杀到杀的转变,刘邦和吕后之间夹杂着政治利用的爱情,都比之前两段的人物关系发展清晰很多。第三段表明,实际上,刘邦认为自己的皇位并不稳固,这种担忧来源于他对自己低贱出身的恐慌。当他做恶梦时,电影里都会穿插着“沛县,刘季”的声音,那是鸿门宴上项羽方通报他身份的声音,而鸿门宴,又是他“一生最为恐惧,最为黑暗的时刻”,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势孤力单。这就是他这一自我看低的有力证明。也是在这种对失去权力的恐慌感之下,他才会杀韩信。“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有力地揭示了刘邦终生自我否定的事实。

在影片开头,刘邦吩咐史官,“把我写好点”。而到了最后部分,萧何向史官揭露鸿门宴真相,却被刘邦的意志执行者吕后打断。这两处首尾衔接,便是刘邦的复杂形象——一方面,他不想展现出自己是被强大的项羽释放、只是个“无力者”的事实,而要永恒地成为一个“强大的合格君王”,这是他杀死功臣的欲望,也恰恰是他对于真实自我认知存在的标志;另一方面,他也同样希望掩盖兄弟情仍存的项羽对比之下、那个背信弃义的自己,这也正是他深知自己被权力扭曲的证明,是他曾经本性存在的依据。

这是陆川表现得尚可的部分,但这主要归功于第三段相对完整的叙事。而陆川想说的,其实要比它多得多。最明显的是,从人物上看,“权力扭曲”的载体,远非刘邦一人。

例如,吕后和刘邦一样,两者都是被权力的欲望扭曲的典型。他们二人的关系,从开始在田野里嬉戏的纯粹爱情,最终变为掺杂了利益的互相利用,而戚夫人则是刘邦爱情的后补者。电影里,有一个“刘邦和戚夫人云雨之时、外面吕后的停顿”这样的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陆川的思路。他试图表现吕后对等于刘邦的双重性——即使已经将二人视为政治关系,当丈夫被他人占据时,吕后依然会有隐隐的情绪产生,对刘邦的爱情与“同伙”认知,同时存在于吕后的身上,就像刘邦对权力的“欲望与恐惧”的并立。女人对男人,便如同男人对权力,“女人”,也成为了吕后始终无法摆脱的——如同刘邦“小人物”——本质,与阻碍刘邦的光辉大帝之路一样,阻碍着吕后的政治动物进程。而在历史上,吕后对戚夫人的残杀,也便带上了这种复杂的含义,既为了爱情的报复,也为了子辈权力的巩固。

这一层次本来大有可为。但是,戚夫人最终莫名消失,这一段也随之失去了最终的着落,只剩下了上述那个更应该成为“起手式”的片段。这便是陆川在电影里问题的缩影——想的都很好,但在电影体量限制下,如果说不完整,就应该干脆舍弃之。

另外,为了表现刘邦的“反兄弟义气”扭曲,陆川试图告诉观众:张良、萧何、韩信等人,都只是刘邦的工具,他们的命运其实和韩信并无区别,都是刘邦的瓮中之鳖。萧何去请韩信赴最后之宴时,陆川给到二人上方的蜘蛛网一个特写,就是这个表达目的。此外,张良供出韩信部下、项伯被暗杀,都是这个思路的延展,并最终落于韩信的“谋反不谋反,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刘邦想要动手,所有功臣都只能束手就擒。但就全片来讲,这个部分的力度,终究还是太小了,在有限表现空间之下,人物断断续续,表现有一搭没一搭,说的非常不清楚。

可以看到,陆川的脑子里有很多灵感和想法,其实单拿出一条或两条精心设计,都能让影片获得非常好的角度。可惜陆川野心太大,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说,最终什么都没说明白,甚至到了最后,自己都把自己晃点了。

这种自相矛盾,在韩信身上体现的最明显。刘邦说,“韩信的欲望,就是在进秦王宫那天被打开的”,那么,韩信也是被欲望扭曲了。而以“王宫”意象出发,天下国民的档案室,实际上就是权力的象征,相当于直接手握天下之人。韩信偷进那里,也说明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对此,陆川在用台词介绍档案室功能的同时,也拍摄了档案竹简被收藏、调取的细节过程,让它显得隆重、庞大、威严,而又一丝不苟、差错不得,强化了它对于“权力”的重要性。

但是,到了第三段,韩信“权力扭曲者”的类比刘邦身份,却被打破了。韩信出走,在田野间飞奔前去投奔刘邦时,却显得无比快意。韩信死后,尸体被吊上房梁,而后大门打开,刘邦的身影出现在韩信双脚的下方。这些似乎都在说明:韩信比刘邦的境界来得更高,此前萧何脚边的花朵,似乎也是对此的提示,让韩信的性格变得高洁起来。

那么,韩信到底是不是被欲望扭曲了?我们很难完全清楚。或许,陆川对这个人物的赋予是,让他成为一个面临诱惑、一度沦落的“刘邦”,而后找回自我,映衬出刘邦的卑劣。进一步地说,韩信的死亡,也与片中被浓墨重彩其悲壮性的项羽之死一起,构成了本心不改之英雄的衰落。然而,刘邦的内心世界都在很多时间里缺乏曲线,更不用说韩信了。

《王的盛宴》问题有很多,这种“堆的太满,想的太多”后的难以于叙事、情感上消化,在《可可西里》与《南京南京》里也有体现。只是,前者足够荒凉的自然环境,与其中挣扎的人物结合,形成了“无需再说“的表达力度。而后者,则有全国观众公共记忆的前提,观众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好自行补充剧情层面,让黑白慢镜头的堆积不再生硬。

然而,缺点绝对不是那些氛围和腔调。充斥了全片的诡异气氛,舞台化的表演,锱铢必较的繁复礼节流程展示,突兀的顶光,个人风格的絮语,让本片似乎非常戏剧化,氛围完全远离了日常状态。但是,这样的手法,在反映宫廷与权力对亲情、爱情的扭曲作用时,是不罕见的。

《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张艺谋就创造了类似的氛围,表达”皇宫权力的扭曲”,以及个体对抗这种扭曲宿命的失败。《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如此,那么《王的盛宴》当然也可如此。它的问题,并不出在这里,不是任何的形式,而是更根本的表达完成度之上。

《王的盛宴》所倾诉的东西多而杂,倾诉的语言又只言片语,不甚详细,最终惨败。片头和片尾,陆川都使用了刘邦行走在森林里的画面,暗喻着刘邦在权力之下的迷失。实际上,陆川本人或许也没好到哪里。

他和迷失于权力宫殿的刘邦一样,迷失在了自己的电影架构之中。

今天萧何来找我,说吕后请我赴宴,我知道我的死期到了。走在宫殿狭长的过道中,我回忆起了我的一生,这辈子快意恩仇,够了。我知道陛下怀疑我,当年我为什么会投奔他。

我和陛下其实早在鸿门宴前就相遇过,只是他不记得了。那天项羽华丽的铠甲和魁梧的英姿让陛下和我很羡慕,成为项羽的部下,是当时我最大的梦想,我想陛下也是如此想的,跟随在英雄的身旁,做着伟大的事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如愿成为了项羽的持戟郎中,可是我不开心。他也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他是天生的贵族,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众生,我为他鞍前马下,却始终得不到个正眼,只能看着他遥远的背影渐行渐远,这种距离感让我迷茫且屈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终于,他完成了灭秦的伟业。在秦王宫,他册封诸侯,宣布回归周代贵族封建制,过以前的日子。他怎么就不明白呢,贵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贵族就是这样,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光芒,忽略别人的欲望。我想起了那天让我倍感亲切的陛下,是时候换个活法了,我相信这个乡下亭长,能做到贵族所做不到的事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之后的几年,是我这一生最快乐满足的日子。项羽到死的不会明白,当年这群他瞧不上的乌合之众为什么可以逼死他。陛下对我推心置腹,我也以满身才华报答。项羽把我当卫士,不用正眼瞧我。而陛下拜我为大将,和我畅怀大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推翻了一个王,却迎来了一个皇。征服天下之日,也是我和陛下心生芥蒂之时,他关了我六年。我和陛下最大的不同是,我觉得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天生贵族们的天下,也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天下。我帮陛下打下了半壁江山,又杀了项羽,只是要个齐王,就让他记恨不安。张良努力的在向陛下表示自己有多老多糊涂,他也建议我这样。他不明白,若不能做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他们都忘了我们当年的口号了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毫无意外的埋伏和栽赃,我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到。不知道不远处的陛下,是否会有一丝愧疚。我脑海中最后的画面,是当年逃离项羽时,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憧憬,这辈子,值了。

是的,而且被低估的相当严重。

结合论坛,影迷,影评人口碑,本片略好鸿门宴传奇,远逊大明劫,属于烂片。

票房烂得一塌糊涂,不提也罢。

而客观的说,这片很有历史的厚重感,演员发挥高于平均线,人物塑造饱满,美术效果一流,剧情上很多地方把历史解读出了深意,整体而言应该至少是7.5分的片子。

这是一部非常有质感的佳作,国内要找到比它好的古装历史题材电影,也就《投名状》和《荆轲刺秦王》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是非常有史诗感的,这在国内是非常难得的。所谓史诗感不一定是说百分百还原历史,而是极好的塑造的群像,讲述了一个时代,并且蕴含对时代的思考和辩证。

这里先澄清个事情,本人陆川黑,特别反感他在南京南京中贩卖国难和自己扭曲趣味的事迹。

就其他答案几个黑的,基本都是为黑而黑。文艺腔要看是不是装的,如夜宴那样确实非常出戏,可这片子我是真没感觉台词跳,反而印象深刻,比如韩信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的“你敢反我”,“我的怒火被点燃了”,吕后的“不要成为项羽”等等,我认为不但不出戏,而且非常精彩有戏剧张力,人物情绪到了,剧情铺垫到了,说这话顺其自然,还挺有意境的。

刚说的台词,画面也确实漂亮,构图,服装,光影,都是下了功夫的。服装是否考究我不知道,但至少有质感和美感。而画面上,项羽之死,子婴之死,韩信萧何跪拜,韩信最后一段路,等等,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抛开剧情,单谈这些画面,你如果觉得不美那应该去看看眼睛。

然后剧情,我个人的看法是这片剧情属于精品的,即使抛除个人喜好,也是准一流的。以刘邦噩梦开场,刘邦回顾他的一生,接韩信之死。全片紧扣一句话,我的一生有两个噩梦,一个叫项羽,一个叫韩信。

人物非常的饱满,有个细节,刘邦进了咸阳,在修车,张良冲进来找他,他先是不耐烦,然后又明白肯定是有大事,慌慌张张提起裤子见张良。这样一段是非常写实的。

特别是一些浪漫的情怀,把这片拔高了很多。萧何骂史官那段,他特意以后人,我们所知道的历史记录为逻辑进行推断,证明鸿门宴这段历史有问题,非常严谨。

历史的辩证:一个喜欢历史,特别是秦末历史的人,很难不喜欢这片子,因为可以在这部片中看到相当多历史的思考和彩蛋。项羽问刘邦:听说你是龙的儿子?刘邦答:都是我媳妇编的。简单一句对比,懂得人会心一笑,既揭露了古代的迷信宣传,也侧面反应了刘邦媳妇不是普通女人。这是片中一个简单的例子,还很多复杂有深意的,既尊重历史,也解读出了深度:比如萧何看了史官写的鸿门宴历史后,大怒,以他们编写的(既我们现在所读的)历史为基础进行逻辑上的质问,1.赴会要上缴武器,那樊哙的盾和项伯的剑是哪来的?2.张良私自去账外找樊哙,然后带着樊哙去救刘邦,账外300卫士为什么没有阻拦? 最后得出结论,这段历史就是樊哙吹牛逼和史官忽悠的,真正情况是项羽阵营内部意见不同意,项羽安排了韩信秘密保护刘邦。这个结论也许并非是历史的真相,但确有他的道理:鸿门宴项羽是顶着压力放走刘邦的。

人物的塑造:不得不说,吴彦祖的项羽帅,有贵族气质,但是演的并不算好,感觉霸气没出来。特别灭秦演讲那段,那么大的场面,各路诸侯都在场,说话还细声细气平平静静的,我就纳闷真这样下面人听得到,你可没麦克风。但是刘邦韩信张良萧何,甚至樊哙夏侯婴项庄,都是演出了风采和层次感。萧何和张良,两名顶级谋士确演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萧何正直单纯,发现吕后想杀韩信,不断的喃喃自语“我要见陛下”,然后迈着小碎步就往寝宫走,像极了委屈的小孩。张良则是世故,一直自污想保全自己保全韩信,但被吕后交底后,哭着给吕后出主意杀韩信,把愧疚、恐惧和屈辱交织在了一起。


希望有一天,这部电影会得到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