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之勞?】借出會員身份隨時可「惹禍上身」

COSTCO 超市

一宗與 Costco 會員制度有關的訴訟,近日引起熱話。 Source: AP / AP Photo/Paul Sakuma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一名住居美國的華人疑因將會員身份借出惹上「官非」,在澳洲,同樣行為又有何風險?


在澳洲,美式過江龍大型超市 Costco深受民眾歡迎,然而一宗與其會員制度有關的訴訟,近日引起熱話。

據報,一名身在美國加州蒙特雷公園市(Monterey Park)的華人因為在一年前在 Costco 消費時向一名「陌生人」借出會員卡結帳,最終面臨三項分別是詐欺、竊盜、仿冒的指控。

在澳洲,如果借出會員身份,又是否承擔一樣的法律的風險呢?新州律師陶建文與大家作出分析。

陶律師向第三者借出會員證或身份,除了可導致私隱外洩,亦可能在民事或刑事方面,都面臨風險。

他指出:「向任何人提供,製作或者使用任何他人個人資料,姓名,地址, 駕駛執照,護照, 生物特徵, 語音特徵, 信用卡, 財務戶口, 電子簽名,和任何可以用作為個人識別用途的數字或字母,意圖幹犯或協助干犯任何可被公訴罪行 (indictable offences),即違反新州刑事罪行條例,第4AB部份,最高可被監禁10年。」

如果同樣的事情在澳洲發生,提供者會否被檢控,涉及所謂「意圖」。

根據陶律師所言,其中「借給他人購物」,最終導致他人在經濟方面獲益,亦可視為對商店的欺詐。

另外,在該名華人男子疑助人被指控的事件中,亦涉及「借用人」在利用他人會籍後「退貨掉包」的不誠實行為。

盧婉霞與陶建文律師在是節訪問中,對兩項不當行為在新州的刑罰作出探討,想了解更多,請收聽有關報道。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