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乒许昕到底什么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的决赛中,中国队3:1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作何中国队。看似轻松,其实看过比赛的都知道,其实中国队赢得并不轻松。许昕…
关注者
369
被浏览
906,821

93 个回答

1. 个人意见,许昕不如獒龙的不是硬实力而是对比赛的理解……李晓东说张继科强在大局观马龙强在细节,张继科会很清楚要用哪几个点得分,马龙则会控制节奏,咬住对手犯的任何一个失误。感觉许昕的手感天赋是三个人里最好的,所以他的神球多,可是在最顶尖的面前这显然不会成为一个杀手锏。所以等到他对战术的执行和局面的把控上了一个层次以后,他才能有个质的突变。

2.许昕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确,灵气强,身体协调性好,反手弱,怎么把擅长的正手和步伐变成霸王拧那种“就算知道他要出什么招还是打不赢”的杀器。个人感觉,许昕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理解及其最大特点:旋转,(而非乒乓球【比赛】)是顶尖的。

3.另外就是性格论,主管教练说他太随遇而安,对胜利的渴望不如獒龙(难道是因为有女朋友吗哈哈),看张继科重回国家队,马龙被后来居上,刘歪脖说没有世界冠军是整天乐呵呵的,张继科这个亡命徒自不必说,过去被诟病心理素质的马龙,请看打苏州世乒赛的那个凶狠,恨不得把对手活吃了。许昕非常缺少王者的霸气,看马龙12年奥运会和15年世乒赛调动观众的气势区别就知道,那种舍我其谁的压力需要来自心底。许昕说他自己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很敏感,患得患失。单打名额输给张继科也能看出来他心里有股气憋在那里。只有极度渴望胜利才能让自己的气势彻底凶猛,也许这次失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希望他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真正蜕变。

4. 明显看出许昕输了水谷非常失落,在知道这个消息我也很惊讶,的确水谷赢了马龙两局之后状态更上了一层,可是水谷之前可以算许昕的头号洗脚婢胜率十三挂零,何况许昕一向外战表现不错。马龙也会遇到拼了命的对手,黑马樊振东或者爆种方博,但做到依照经验和不被打乱节奏取胜。也许现在的许昕就如同12年的马龙,面前是突然一骑绝尘的对手,后面还有人虎视眈眈——但是12年马龙奥运的表现显然比许昕要好,而他当时才24而已。

5. 未来优势:作为直板第一人许昕还不至于面对被轻易放弃的风险。号称直通小王子也确实说明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尽管马龙的统治力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达到顶峰,看他目前的态度,也未尝没有拿了大满贯之后动力不足的可能,不是不想要,只不过不会像以前一样拼了老命也要要。樊振东方博以及下面的小将们在外战里稳定性还需要修炼。许昕的打法华丽飘逸,很多小技术不是杀招,但很好看,尽管从事竞技体育,但是运动本身的魅力更能打动人。现在主推三剑客的名声,许昕能否抓住最后的机会很是关键。

6. 未来问题:如何面对伤病,许昕的肩膀已经有过前科,原本的跑动优势也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迅速下降。同时,来自后辈的冲击——樊振东方博已经和许昕互有胜负了。我注意到原来许昕极其擅长的远台对拉现在面对樊振东似乎越来越无效,更合论不断涌上来的新秀。而且奥运会后的马龙已经可以说到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境界,即使大许昕两岁(一岁半),他的身体和伤病都似乎看起来更乐观。许昕的肩伤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要像继科一样拼吧,你拿什么去东京,要是不拼吧…不用说了。无论如何,2020对于许昕的年龄和打法来说都是最后的,唯一的,稀薄的机会。



PS. 在众多庆祝方式如踢板流跳桌流撕衣流摊手流等等里,还是最喜欢许昕的指球衣名字,希望看到的次数能多一点,再多一点。

上次写乒乓球文章还是四年前聊蔡振华~

是时候该写点乒乓英豪了。本文有点长,将从几个切入点分别聊起。

1、左手将;

2、直拍反胶和吴敬平教练;

3、网红与神仙球;

4、刘国梁的吐槽、许昕的个性;

5、双打;

6、许昕所处的中国男队与历史各个时期比较以及浅谈当下乒乓球潮流。

一、先从左利手聊起。记得06年刚兴起乒乓球直通赛直播时候,二队陈教练就对杨影说过,现在我们那(二队)左手很多,但他们都是假左手,因为写字吃饭用右手,哈,实际上写字吃饭用右手基本都是被父母改过来的。

左手运动员在各个体育门类里出类拔萃的很多,所占比例远大于左手在实际人群数量,例如足球界梅西和马拉多纳、罗本等,羽毛球有人间第一人林丹,四大天王时期的杨阳和赵剑华都是左手,网球界目前历史第二人纳达尔是左手。有些运动左撇子其实没什么优势,但是像大部分球类尤其是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这种1V1的运动,左撇子天然具有优势。

但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中国乒乓球男子选手,从未有获得过奥运会或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左手将。甚至从没有一个左手将成为那一批球员中的领军人物,蔡振华应该是最接近的,但那时候领军人物应该是郭跃华。

是不是非常奇怪?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六位女选手获得女单冠军,其中陈静,王楠以及丁宁都是左手,比例很高。中国男子呢?只有王涛进过奥运会决赛,容国团,庄则栋,郗恩庭,郭跃华,江嘉良,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王皓,张继科,马龙这些拿过世乒赛或者奥运会的都是右手......

甚至只有李景光和蔡振华在团体赛中做过中流砥柱,国外倒是有左撇子拿过奥运会或者世锦赛冠军,比如1988的刘南奎以及1993的盖亭。

没有任何技战术证据能说明乒乓球男子左手运动员反而有劣势,但是许昕是左手直拍,上一个左手直拍的闫森在1997曼彻斯特拿过男单第三名,半决赛被老瓦吊打,许昕迄今的最好世锦赛单打成绩也是如此,和闫森一样,许昕擅长双打。为什么左手直拍要单独强调呢,因为左手对右手,撕对手正手大角然后压对手反手是最有效战术,比如王涛和王楠都是此战术最有效执行人,然而左手直拍天然反手能力受限(毕竟只有一个王皓)所以你的左手优势通常打不出来啊,事物又是辩证的,右手也可以这么抓你啊,所以过去小胖打秀昕为什么予取予求,至少这一点死死摁住许昕了。这也从一点程度解释了中国男子左手将反而难出头的原因。当然,我向来不太喜欢决定论,做为学物理出身的我,还是相信一点偶然性。中国男子乒乓会出一个顶级左手将,但几乎百分百是横拍。

我不知道中国男子缺乏左手超一流选手这一历史传统会不会对许昕有心理压力,但左手直拍从打法上面对主流的右手横拍两面反胶是有天然劣势的。

二、许昕出道很早,而且是在中国乒乓球人才历史最巅峰时期,前有王励勤,马琳和王皓,同辈中人则是马龙,张继科,除了他,全都是乒乓球历史上最顶级的存在。这,有点尴尬。

两面反胶么,主流打法,包括女队,上一个不用反胶的主力闭上眼睛估计都得想半天。跟许昕差不多年纪的有一个叫姜海洋的,正手是正胶反手是反胶,只横打不推挡,很快泯然众人。

许昕出道之后,我对他极为关注,因为直拍又快绝种了。2004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国3—0击败德国,马琳王皓出任第一和第二单打,这是中国队时隔十五年在世乒赛男团决赛上两块直板,上一次是1989年在多特蒙德,江嘉良和陈龙灿两块直板0—5惨败给瑞典(还有滕义,当时九盘五胜)1995年在天津打翻身仗,马文革王涛和丁松都是横拍。

然而昕爷的直拍真的非主流啊,最有直拍味道的是如今几乎不用的推挡......

后来他分给吴敬平教练,吴老带出马琳和王皓,然而除了看到昕爷的反手有了提升(较大提升,但没有本质的飞跃)外,几乎没有实质的改变。很遗憾,吴老退休返聘带着小胖,效果一般,现在去新加坡了。

接下来要触碰实质,网红许昕,可以做美国总统的秀昕,为啥单打不出彩呢?

三、秀昕打球好看,打乒乓球的喜欢,只看乒乓球的更喜欢,大呼小叫的老外尤其喜欢,观赏性高,回合多,大开大合,打高兴了各种神仙球,尤其是混双时候经常人来疯,秀对面女同志一脸,自己的女搭档投来阵阵清波,昕爷十分得意。

曾经和我打球的同事, 对我说许昕打球比马琳好多了,我暗藏惊讶,忙问为什么:“水银泻地,一气呵成。”这大概是普通球迷最生动的心声吧。

然而昕爷步伐其实不是很好,这点抛出来可能有些人不同意,步伐有两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使用合理准确,第二是快,许昕经常跑过头,当然也和他喜欢退台有关,其次许昕步伐不快,很多球都是够着打,重心不到位。这就决定为什么他长拍那么多,好看是好看,然而不能在短时间以最经济方式打死自己,要么反噬必然是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昕爷很少4—0拿下原因。

呼应上面的非主流,许昕本质上是一个抓着直拍的横拍选手,还没有反手,而瓦尔德内尔和马龙相反,马龙的反手也很丰满,所以他是乒乓史上迄今最强选手。许昕的小球控制一般(绝对算不上差)但是从小养成的喜欢拉下降点毛病(原谅我使用毛病,哎,还是希望他强啊)是他没办法成为顶尖选手。

退到中远台,甚至盲打,眼花缭乱,观众掌声不断,镜头拉近,多少球是拖着打啊,不主动啊,乒乓球不管怎么沿革,快速掌握主动永远是第一要素,前三板要义是什么,把握主动,许昕打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先让自己被动,然后凭借超强能力扭转颓势占据上风再得分,爽!对于观众是这样的,性价比低,对于运动员。

德约科维奇也是防守反击啊,但是他是主动的,防守反击不一定意味着被动,德约总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优势然后拿下,对比许昕,德约比他最明显优势是步伐的精确度以及对球在空间中布局。

许昕布局能力在去年有了显著进步,这也是为什么他去年接连拿下公开赛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说打了这么多年球自己总算明白了什么,明白的就是设计球的能力。

好在现在运动员寿命长了太大,像上个世纪那些直拍天才,在许昕这个年纪都退役好久了.......

奥运会推迟到明年,对许昕是个机会,虽然想打单打几乎是不可能,但起码比今年机会多。

四、网上流传着刘国梁训人集锦,抖音上偶尔能刷到,吐槽许昕的最多,什么除了世界第一什么都没有,还有嘻嘻...哈哈,,,,,一个许昕一个张继科,一个许昕一个方博,你们这样下去很危险.......最犀利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对手,越输越快越输越快。

歪脖刘还对许昕说过,不要老想着单打,你要把自己的位置确立在双打,这样打单打相当于副项,更没有心理压力,这个安慰说实话就是家长对孩子说的,肯定有恨铁不成钢啊。

刘胖子我们老是说他实力如何,其实中国历代直拍选手,硬实力有庄则栋世乒赛三连冠,江嘉良稀烂发球相持球能摁着横拍选手打的,刘胖真的不是历代里最顶尖的,但是他把握机会能力以及洞察人心水平实在太高,说许昕的这些话太准了。

许昕打球啊,明显是在意观众的,用时髦心理学的话来说,叫做未进入心流状态,没有忘我,他打球呢,有一种取悦观众的态度,他知道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人民艺术家,也提名了美利坚的总统,只不过最近他们肺炎严重没办法去当选,所以你从他打球尤其是打出得意球字里行间,能清晰看出他这种表演人格的魅力。

但对需要绝对成绩的运动员来说,这是缺陷。输球就骂骂咧咧,刘指导原话,实际上许昕骂骂咧咧不多,就是嘴碎,喜欢摇头晃脑地说,还是一个原因,更多是传递给观众。

虽然分析了许昕这种情况,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很喜欢许昕的,在他还年少时参加对日本的亚洲竞标赛团体时,他对着记者说我拼出性命也要逆转,绝不能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压在小日本的旗子下面。里约单打输了,双打立即调整过来,真让人提气。

五、毫无疑问,许昕是双打天才。

我们先来聊一些外围知识:羽毛球双打和单打基本上是独立的,因为羽毛球对体力要求太大,很难兼项,男子更难,而且双打和单打不仅仅是配合的问题,通常一对双打都是在一起很多年,当然也有特别猛的,像高凌这种既打女双又打混双的,还有一种情况职业巅峰期单打,后期转双打。

网球中双打相对于单打地位太低,不是一个关注度比赛。偶然天王级运动员也会客串双打, 比如小德简直天残。

乒乓球完全不一样,双打相对于单打是从属关系,不像羽毛球相对独立(比如中国优秀选手先选择单打,韩国男子则相反),也不像网球完全是仆从关系。直到萨格勒布世乒赛(2007年),中国队参加世乒赛中心任务是大包大揽,所以双打和混双都会派出超级组合,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内外顶尖单打选手打不好双打,除非他真的没有好搭档。

但有没有谁能像许昕这样不管跟谁搭档都牛逼格拉斯呢?几乎没有。

曼彻斯特世乒赛中国混双包揽八强,东京延期奥运会只能一对选手参赛,对中国队真的不公平,但对许昕而言,这是天赐良机。

中国男双包揽了奥运会全部五枚金牌(1988-2004),连女双都没做到,而且很有规律,比如王涛吕林是1992-1995,刘国梁孔令辉是1996-1999,王励勤闫森是2000-2003,这三组全都是一届奥运会接着两届世乒赛,而且具有传承意味的是,后者在奥运会决赛上都是通过击败前者自己的老大哥而获得传承的。

但是08年没有双打单项了,09年横滨世乒赛中国队开始战术放水了,混双男双是重点项目,加上奥运会团体三人必须有双打,所以像过去那种主力和非主力运动员的经典组合不复存在了,说实话真的可惜。

同样,因为奥运战略因为双打特殊性,下一届奥运会,说不定是许昕最好的舞台。

六、乒乓球这些年发展已经到了和二十年前似乎是两种运动的程度。塑料大球速度真的是慢,上手低质量就会带来致命的危险,对于许昕而言都是挑战。拉开架势对他有利,快速有效得分才是王者技能,一如前文的分析,至少在今年卡塔尔公开赛半决赛,许昕依然没有实质性突破。

许昕他的那些直拍前辈比起来,又有一个非常了不起成绩,那就是运动寿命,不管是容国团还是徐寅生,李富荣,不管是庄则栋,郭跃华,江嘉良,抑或刘国梁,陈龙灿等,中国一线队员巅峰期都不长,但是许昕足够长。

中国男子团体首次夺冠是在1961年,1981年中国乒乓球囊括贝尔格莱德世乒赛说有冠军宣告世界打中国,直到2012年,中国男队连获六次世乒赛男团冠军才打破日本男队保持五十年之久的记录,从刘国梁孔令辉双子星崛起再到王励勤马琳接过大旗,从马龙张继科两位属龙的大满贯到大蟒,还有如今小胖,这二十五年是中国男队人才最鼎盛也是连绵时间最久的时候,都说中国乒乓球无敌,我们也有青黄不接我们也有坠入谷底被人家决赛5-0横扫,团体第七的时候,所以人才断档或者打法理念滞后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甚至现在已经有了苗头。在危机时刻,许昕和中国队都要想办法克服,但二者的矛盾点还有所不同,这时候,也是考验他个人智慧的时候了。

每每看许昕美如画击球,总是令人赏心悦目。那些拉开长臂如张弓拉箭蓄势待发的潇洒劲总让人血脉偾张。但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做功距离太长,无用功太多,能量转换效率不够高,发力不够集中,球的动能不够大,总是击打抛物线下坠时候的点,弧线过长,整个击球动作当中冲量在时间参量的比重大,球效在时间差上难以对对手形成压制,虽然自己在舒适区,对手也同样在舒适区。

说一千道一万,如同许昕自己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没办法做到像马琳那样打球。他就是他自己,也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有双打的才情和人民艺术家的头衔。

加油,秀昕,还等着你拯救大洋彼岸的人民。W宫需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