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紐約貧民窟,繁華都市的“懸崖居民”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百年前的紐約貧民窟,繁華都市的“懸崖居民”

Cliff Dwellers (1913)

垃圾桶畫派畫家筆下的紐約貧民窟:懸崖中的居民

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中,生活在2045年的18歲少年韋德·沃茲,雖然在遊戲的“綠洲”中逐漸成長為一位備受愛戴的大英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住在擁擠的貧民窟裡,和周圍所有渺小卑微的人物一樣,無人關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為我們描述了未來貧民窟的生活場景,人們居住在像貨櫃一樣的狹小房屋中,這些建築重重疊疊、毫無秩序地在城市中向上生長,若要下到地面則需要經過層層的樓梯和繩索,就像猿猴從高大的喬木頂部攀援而下,斯皮爾伯格似乎要提醒我們,在無限制地消耗資源、無限制的繁衍之後,人類終將為自己導演這樣一幕返祖現象。

一百年前的美國畫家貝洛斯(George Wesley Bellows,1882-1925) ,為我們描繪的這幅紐約下東區的街頭生活場景,竟然與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有些類似。貝洛斯為這幅畫命名為“懸崖居民”(Cliff Dwellers) ,想必也有著斯皮爾伯格一樣的哲學式的思考,他對於摩天大樓不斷湧現的城市未來發展本身充滿質疑,同時,也為城市中存在的社會不公平現象發出呐喊的聲音。

與他的老師羅伯特·亨利在11年前描繪的紐約城類似(詳見本號文章《羅伯特·亨利的進步時代:另一半紐約的街頭路燈》),貝洛斯的視線舍去了天際線,雖然在這幅《懸崖居民》中,色彩更加豐富,光線也更加明亮,但也同樣給人一種狹窄、陰鬱的感受。

Cliff Dwellers 細部1

Cliff Dwellers 細部2

貝洛斯描繪的紐約下東區,是一個炎熱夏日,他充分利用正面對著我們的那幢大樓的陰影建立了建築之間、深遠的太空感,在樓下的街道上擁擠的人群之後,一輛電車正駛向維西街。兩座樓房之間牽扯著晾衣繩上,懸掛著萬國旗一樣的各類衣物,這讓整個畫片顯得活潑,但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悲涼:在群樓的包圍間,這些衣物就像原始森林中那些渴望見著陽光的矮小灌木。

在下邊的街道上,門廊前,人們在悠閑地納涼,他們似乎樂得其所,並不為生活所擔憂。前景中是一群正在街邊瘋玩的熊孩子,在那個年代的紐約街頭除了電汽車外,還有馬車,其實充滿了危險。直到1908年紐約市才立法禁止馬車進城。貝洛斯描繪的這幅貌似歡悅、熱鬧的場面,卻折射出一個冷酷的現實:由於移民的大量湧入,從1870年到1915年,紐約的城市人口從150萬增加到500萬,許多意大利、愛爾蘭、中國的新移民以及猶太人,不得不住在擁擠的下東區。這座城市以前從未見過這種人口密度,在這段無計劃任意發展的城市進程中,城市貧民窟成為這一時期最惡劣的產物。

從1879年開始,紐約創建了一種經濟公寓,因其平面圖形似啞鈴,所以被稱作“啞鈴式經濟公寓”。這一創舉的目的是為了讓房東獲得更大利潤,其中的密如蜂窩的房間缺少陽光和空氣,也沒有完備的衛生設施和防疫措施,很開就淪為像豬圈一樣的住所。據一位新聞記者雅各布·裡斯描述,在1890年,紐約竟然有一半人口居住在這種公寓中。

New York (1911)

Steaming Streets (1908)

Pennsylvania Station Excavation (1907)

貝洛斯作為垃圾桶畫派精神領袖羅伯特·亨利的弟子,可以算作這一畫派第二代中的領軍人物。他於1882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在就讀俄州州立大學時,他就開始給大學校報畫體育插圖。1904年大學畢業前夕,貝洛斯來到紐約,進入57街的紐約藝術學院學習,成為了羅伯特·亨利的學生。

貝洛斯是垃圾桶畫派中才華橫溢的一位,按照他家鄉的美術館(Columbus Museum of Art)對他的評價,他是“在那一時代最受擁戴的美國藝術家”。此言並不虛妄,當貝洛斯1925年因腹膜炎英年早逝後,大都會博物館就為他舉行了一次紀念回顧展。此後,在2012年年底到2013年3月,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及英倫倫敦的皇家美術學院又連續舉辦了他的大型回顧展,可見美國人對這位本土畫家的喜愛以及對他藝術成就的高度認可。

貝洛斯雖僅42歲就去世,但他一生留下了將近600件油畫、數百件素描以及200多幅銅版畫。這些作品中,除早期的紐約城市生活題材外,還有後期他所偏愛的海景(約250件)和肖像題材。

Blue Morning (1909)

he Bridge, Blackwell's Island (1909)

Summer Night, Riverside Drive (1909)

Edith Cavell (1918)

Summer Fantasy (1924)

媒體與畫家合力呼籲,社會良心改變社會現實

貝洛斯在畫布上忠實地記錄、反映貧民窟的生活,來源於進步時代的美國公眾知識份子留下的寶貴傳統:描寫社會現實,抨擊社會不公,對社會不公眾問題進行監督。

從鍍金時代末期,美國在對不斷湧入的移民進行大量審查,他們被迫生活在條件惡劣、狹小而密集的的貧民窟中。而在貝洛斯的成長年代,紐約城市的貧民窟問題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呼籲,政府開始陸續進行治理。

比垃圾桶畫派的畫家們更早揭露和描述貧民窟現實,從而喚醒美國人良知的,應該是新聞記者們。上文所提到的那位名叫雅各布·裡斯(Jacob August Riis 1849——1914年) 的新聞記者,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雅各布·裡斯在21歲時,從丹麥移民美國,乾過不同的職業,親身體會了城市貧民的生活。1873年任紐約下東區警局報導員,發現一些經濟公寓裡的嬰兒死亡率高達10%,他用攝影把這些拍照下來,1890年出版在《另一半人怎樣生活》(How the Other Half Lives)(1890)一書中,使他的著作和演說更加直觀,他的發現記錄於引起了美國人民的關注。這本書的出版,促使美國通過了第一個意義深遠的改進貧民窟生活條件的法案。

Men of the Docks, 1912

“不能讓人像豬一樣生活......我們不必等待太平盛世來擺脫貧民窟。我們現在就能夠做,”裡斯在文章中呼籲。時任紐約警察局長、後來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讀了裡斯的書後,深受震撼,從而在政府層面上對城市住房進行關注於治理。數年後,裡斯還發表過一篇《與貧民窟的鬥爭》的報導,記錄了城市住屋改革的過程。

這位記者還有一項成就,就是在攝影方面,他被認為是在攝影中的運用閃光燈的先行者之一。

1887年,德國的科學家阿道夫·米爾希(Adolf Miethe)等人運用鎂,鉀,硫化物等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成功地製造了閃光,閃光燈攝影在技術上成為了可能。裡斯為了讓自己拍攝的新聞作品真實而形象,率先在城市攝影中利用了這一技術,他在夜間的黑暗中拍攝了許多有關貧民窟生活狀況的條件的攝影作品。

Bandit's Roost (1888) by Jacob Riis

如今的紐約下東區(圖片來源,網絡)

正是這類強大的媒體力量,形成了包括垃圾桶畫派畫家在內的城市社會現實主義運動,在19世紀末期開始促使美國政府下定決心進行國家治理,並且進行反腐敗的頂層設計。媒體和文藝作品對社會黑幕不斷的揭露,敦促了國家治理體系中重要的部分——政 治改革的完成,而政 治改 革的成功又帶動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20世紀20年代,在貝洛斯去世後,美國進入相對繁榮的時期——政治淨化、政府公信力提升、行政效率提高、市場公平有序、民生和諧安定,讓“美國夢”有了現實的社會基礎。

(注:本文中除照片外,所有的繪畫作品作者均為喬治貝洛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