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是什麼?專家說明症狀、前兆、治療方式以及飲食建議 - 健康專科
首頁 » 阿茲海默症是什麼?專家說明症狀、前兆、治療方式以及飲食建議

阿茲海默症介紹

阿茲海默症是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為兩種以上進行性不可逆的認知功能障礙。腦部主要病灶以侵犯海馬迴為主,病理變化包含異常老年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1)。研究發現,這些大腦病變會在失智症發生前便開始出現,不過並非所有出現這些大腦變化的人都會演變成失智症(2)

 

阿茲海默症疾病進程

阿茲海默症的病程一般分初期、中期和後期,失智症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一般病程約8到10年,部分甚至長達15年,不過由於每個人病因、原先認知功能、健康狀況均不一樣,因此在表現上會有不同的個體差異(1)

  • 初期症狀通常不太明顯,常被疏忽而延誤就醫,病患對近期發生的事容易健忘。
  • 中期記憶力惡化日趨嚴重,症狀變得更為明顯,面對日常生活變得更為困難。如: 無法自己出門購物或使用交通工具,只可在家做簡單的家務,很多事情都需要別人監督。
  • 後期記憶喪失嚴重,且幾乎喪失活動能力、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阿茲海默症有前兆嗎?

正常老化到失智症開始出現徵兆之間,存在著一個過渡區域,稱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每年約有10%-15%會發展為失智症,此時面臨較為複雜的工作任務或社會環境下可能開始出現問題,但簡易之日常生活並無影響。早期病徵主要包含: 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1)(3)

阿茲海默症症本身是一種緩慢進展的疾病,有時與正常的老化難以區分,因此,若出現以下美國失智症協會所提出的十大警訊,則應盡早就醫檢查(1)

  1. 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 個性改變
  10. 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有哪些

阿茲海默症狀可能隨著病程而變得更加嚴重,以下分別介紹常見輕度、中度、重度症狀(2)

阿茲海默輕度症狀

  1. 記憶受損且影響日常生活
  2. 判斷力下降
  3. 喪失自發性和主動性
  4. 忘記時間或不知道自己所在位置
  5. 日常活動需花費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6. 重複提問,或忘記最近學到的新知
  7. 難以自行規劃事情
  8. 在路上徘徊或迷路
  9. 忘東忘西,或將物品放置放在奇怪的地方
  10. 無法獨立洗澡
  11. 情緒和性格的變化
  12. 焦慮、攻擊性增加

阿茲海默中度症狀

  1. 記憶混亂且喪失的更嚴重
  2. 不願意社交
  3. 無法學習新事物
  4. 對語言、數字的理解能力下降,如:難以閱讀、寫作
  5. 無法邏輯性思考
  6. 注意力時間持續縮短
  7. 無法面對新的變化
  8. 睡眠模式改變,如: 白天睡更多,晚上睡不好
  9. 穿衣服開始出現困難
  10. 偶爾認不出家人和朋友
  11. 幻覺、妄想和偏執
  12. 出現衝動行為,如:在不適當的時間或地點脫衣服,或使用粗俗的語言
  13. 突然情緒爆發
  14. 坐立不安、煩躁、焦慮、流淚(尤其是在下午或晚上)
  15. 說話或動作重複、偶爾會抽筋

阿茲海默重度症狀

  1. 無法溝通
  2. 對周遭環境失去認知
  3. 體重減輕、食慾不振
  4. 癲癇
  5. 身體機能衰退,開始出現牙齒、皮膚、足部等問題
  6. 吞嚥困難
  7. 發出呻吟或其他怪聲
  8. 睡眠時間增長
  9. 大小便失禁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式

目前雖無藥品能治癒阿茲海默症,但能透過藥物達到保留或改善其認知功能、減少行為混亂,並延緩疾病惡化。常見用於阿茲海默症的藥品如下(4)(5)

膽鹼酶抑制劑 NMDA (N-methyl-D-aspartate)受體拮抗劑 抗精神病藥物 抗憂鬱劑
作用 抑制膽鹼酶,使腦中的乙醯膽鹼含量增加,補充阿茲海默症病人所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 可阻斷NMDA 受體的作用,改善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有幻覺、妄想、攻擊、敵意和不合作等症狀,可給予抗精神病藥物 患者的憂鬱、煩躁、睡眠障礙等可使用抗憂鬱劑來治療
副作用 噁心、拉肚子、厭食、頭痛、嘔吐等 精神混亂、眩暈、頭痛、鎮靜、情緒激動、便秘等 嗜睡、便秘、血壓降低、顫抖、身體或四肢僵硬等 頭痛、噁心、頭暈、平衡感差等
常見藥物 愛憶欣(donepezil)
憶思能(rivastigmine)
利憶靈(galantamine)
憶必佳
威智(memantine)
思樂康(quetiapine)
理思必妥(risperidone)
百憂解(fluoxetine)
樂福得(sertraline)
美舒鬱(trazodone)

 

阿茲海默症的飲食建議

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與MIND飲食都可以減少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6)

地中海飲食(7)(8)

每餐攝取 每天攝取 每周攝取
  • 橄欖油
  • 蔬菜 ≥ 2份
  • 水果 1-2份
  • 穀物/麵包 1-2份
  • 堅果1-2份
  • 乳製品2份
  • 豆類 ≥ 2份
  • 魚類/海鮮 ≥ 2份
  • 蛋 2-4份
  • 家禽類 2份
  • 紅肉 <2份
  • 甜點 <2份
多喝水以及適量飲用紅酒

註:每份的定義,如:25克麵包、100克馬鈴薯、100克蔬菜、1 杯牛奶、雞蛋1個、肉60克。

 

MIND飲食(6)

避免攝取紅肉、甜點、起司、奶油/人造奶油和速食/油炸食品,並鼓勵攝取以下十種食物:

  1. 綠色蔬菜,每周至少6份
  2. 其他蔬菜,至少每天1分
  3. 莓果,每周至少 2 份
  4. 全穀物,至少每天3份
  5. 魚,每週1份
  6. 家禽,每週2份
  7. 豆類,每週3份
  8. 堅果,每週5份
  9. 葡萄酒,每天1杯
  10. 橄欖油

 

營養素補充

1. 綠薄荷

綠薄荷含有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發炎及神經保護的作用(9)。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對於老化導致腦組織氧化的指標及記憶與學習都有好處(10)

一篇研究,納入90位因老化造成記憶衰退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59.4±0.6歲),將其分成三組,分別給予每日0毫克、600毫克、900毫克的綠薄荷萃取物補充90天。結果發現,每日攝取900毫克綠薄荷萃取物比起安慰劑組別,能夠改善15%工作記憶的品質(P=0.0469),並提高9%的工作記憶精準度(P=0.0456),比起攝取600毫克的組別也都有較佳的改善趨勢(11)

2. 銀杏葉

納入九篇臨床試驗的統合性回顧研究顯示,對於有認知障礙或失智狀況的受試者,攝取每天240毫克的EGb761® (經標準化的銀杏葉萃取物,內含24%的類黃酮和6%的萜類銀杏內酯和白果內酯),能夠在22-26週內穩定或減緩認知、功能、行為和整體退化,尤其是針對有神經精神症狀的患者(13)

3. 磷脂醯絲胺酸(PS)

磷脂醯絲胺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是一種磷脂質,有助於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一篇日本研究,納入78名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介於50-69歲),隨機分配服用每日300毫克的磷脂醯絲胺酸或安慰劑,6個月後發現,補充磷脂醯絲胺酸的組別比起補充前有較高的記憶分數。安慰劑組別於試驗前後則無差異(14)

4. 維生素B

維生素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在腦部有許多作用,包含能量生成、DNA/RNA合成及修復、基因組和非基因組的甲基化,以及許多神經化學物質和信號分子的合成,並在大量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充當輔酶。若缺乏維生素B群,便可能使腦部功能無法發揮最佳作用(15)

5. 葉酸(維生素B9)

對於人體神經統的維持相當重要。一份納入36篇文章的回顧性研究指出,補充葉酸可以降低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達到血管照護、減弱發炎反應、抗氧化、調節腦部葉酸缺乏等作用,進而改善認知功能(16)

一篇瑞典研究納入370位非失智症的老年受試者,發現追蹤3年後,體內維生素B12濃度≤150 pmol/L、葉酸≤10 nmol/L的人比起正常濃度受試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了兩倍(17)

根據國健署建議,成人建議每日攝取維生素B12的量為2.4微克;葉酸則為400微克(18)

6. 魚油

Omega-3脂肪酸為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含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與DHA (docosahexaenoic acid),其中魚油便是良好的補充來源(12)

因DHA為大腦中細胞膜磷脂質的重要成分,或許能藉由維持大腦神經元功能和細胞膜完整性來保護認知功能,一些觀察性研究也顯示,攝取富含omega-3的飲食與減少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風險有關,但結果尚有歧異,仍需更大型研究佐證(19)(20)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