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君》8個孩子上大學前的準備,孩子平安就好,父母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緊盯,把自己照顧好,在心中彼此祝福就好-未來Family

尚瑞君》8個孩子上大學前的準備,孩子平安就好,父母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緊盯,把自己照顧好,在心中彼此祝福就好

十八歲就是法定的成年人了,大部分進入大一的新生都已經是滿十八歲的成年人,要離開父母展開獨立學習的新生活,是值得期待與好好學習的一個階段。

大學新鮮人開學前要準備的事項

以前孩子小學、國中、高中開學前都有暑假作業要準備,但今年哥哥要念大一了,大一新鮮人在開學前要準備甚麼呢?

1、確定如期完成註冊手續:哥哥錄取的台大是線上註冊,其中有許多文件需要填寫甚至下載簽名傳回,新生也需要完成體檢等,繳交學費、宿舍登記等事項也需要留意,要注意要在開學前逐一完成。

2、住宿和生活安排:如果要申請學校宿舍,要在期限內登記且看分發,並準備好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果是要在外面租房,更需要及早找尋安全且方便上學的住所。特別是沒有宿舍可住而必須在外租屋的學生,爸媽還是要注意孩子租屋的環境和生活機能。雖然希望可以用比較便宜的費用選擇租屋處,但其實環境的安全與租屋處的人員,還是很重要的。

3、選課或先預習:現在網路上大多可以查詢學校校系選修的科目,可以自己先行了解甚至閱讀相關書籍,或在網路上看相關課程,提早準備也可以讓自己在開學時更早進入狀況。像哥哥就買書閱讀自學程式設計等。

4、預估學習和生活花費:現在網路轉帳很方便,孩子可能不會周周或月月回家拿生活費用,親子可以就孩子所念學校周邊的環境,評估一個月要多少生活費用,看要如何給付給孩子。這幾年物價飛漲,以前我向朋友們探聽到的大學孩子生活費用已經不夠,讓父母的經濟壓力更大。

不過我也有些朋友是讓孩子辦理助學貸款,而且生活費用也是孩子自己打工支付,這說明現代家庭呈現更多元的面貌,只要親子溝通協調好,都是最適合彼此的選擇。

5、提前參觀學校及周邊機能:大學很少剛好是在住家附近,很多孩子都選擇離家背井到外地去念書,可以趁著暑假到學校看看。除了查看學校內部學院系所的位置和動線,也可以看看圖書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食堂等地方。同時看看校園外的生活機能,特別是學校內的醫療保健中心和學校外有哪些醫療院所,因為人難免會生病。當年我讀大一時,教官在台上告訴我們學校附近有哪些就醫的地方時,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要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這一陣子看見朋友在臉書分享一家人陪著要去美國念書的孩子,看看學校及周遭環境,不禁讓我們開開眼界,同時也感受到孩子離家千萬里的牽掛與祝福之心。

6、電子及通訊設備:現在很多作業都是用電腦完成,可以準備可以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以及可以跟家長通訊報平安的手機。以前在宿舍打公共電話要排隊,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隨時打電話報平安,但孩子會這麼做嗎?親子可以協商報平安的週期與方式。

7、心理和情緒準備:大學是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不再像以前一樣有固定又安排好的上課時間、地點和同學。除了必修課,不同的選修課也會遇上不一樣的同學,也常常換上課的地方,要準備好面對新環境和挑戰,保持積極與好奇的心態,並為自己設定合理的期望與目標。

8、目標設定:哥哥在準備學測二階的資料時,每個科系都有要學生寫讀書計畫,這是給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在開學前,可以再檢視這些目標是否有在暑假開始施行,評估是否要再重新設定新的目標,讓學習不中斷,這將能幫助孩子有方向地進入新的學期。

現在十八歲就是法定的成年人了,大部分進入大一的新生都已經是滿十八歲的成年人,要離開父母展開獨立學習的新生活,是值得期待與好好學習的一個階段。

也許,孩子早就想展翅高飛,反倒是做父母的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沒有辦法天天看到孩子的心情呢?看見孩子不在的空房間,是不是會悄悄地摸摸他用過的物品當作整理,或是偷偷的留下思念的眼淚呢?

只要孩子平平安安的就好,父母不要胡思亂想,把自己照顧好,好好享受不需要盯著孩子的日子,只要我們都能照顧好自己,就在心中彼此祝福,讓愛在思念中,傳遞與延續。

 


作者尚瑞君為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百大暢銷書作家。

尚瑞君新書:《剛剛好的溫度:面對多重角色的平衡之道,讓愛擁有恰到好處的溫暖》/臉書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