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徽章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广告徽章

佩带在身上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的标志
广告徽章 英文:Tin Badge, promotional badge, promostional pins,也称胸章、襟章、纪念章、胸牌, 徽章等。是佩带在身上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的标志。一般的徽章采用进口马口铁材料制作,有铁背面和塑料背面之分(背面的徽章配件别针也有多种),正面为马口铁彩色印刷后再复上进口特种光亮膜精制而成。图样可根据客户设计稿的要求印刷不同图案的LOGO标志。外形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可供选择。
中文名
广告徽章
外文名
Tin Badge, promotional badge, promostional pins

简介

播报
编辑
广告徽章可用来装饰各种服装、裤子、帽子、手袋及各类可挂戴的产品,让自己的产品体现出时尚潮流的个性化。广告徽章外观精美、品质可靠,产品及其配件均采用无毒环保工艺处理,并通过SGS认证,符合出口要求。是一种企业树立产品形象,品牌推广的质优价廉的广告宣传品。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徽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记。
而徽章真正有文字记载,则起源于我国。《战国策·齐策一》记载:“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章子变其徽章,以杂秦军。”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例。但此处所指的徽章,与现在意义上的徽章,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它实际指的是旗帜。高诱注:”徽,炽名也……变易之,使与秦旗章同。”。”炽”,通帜,徽是旗帜,章是指旗帜上的标记。
后来到了宋代,据史料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李飞熊盗用驿马,诈称使者,阴谋作乱被朝廷识破处斩。为防止再有人假冒使者,朝廷规定给每位使者发一枚刻有特殊标记的银牌,入朝晋见或执行公务时佩戴于身,作为标识,成为一种加强宫政事务管理的手段。到了金代,女真族派谴使者外出,让贵者佩金牌,呼为”金牌郎君”,让次者佩银牌,呼为”银牌郎君”。这两种徽章分别铸刻有六、七个篆字,证明使者身份和地位。此外,在中国古代,较为著名的虎符、鱼符、腰牌等均是现在徽章的雏形,已具备了现在徽章,特别是凭证类徽章的特征。
但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清代,徽章才真正具备了现代的意义。近人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第13册《服饰类.徽章》一文写到:”徽,帜也。古以旗帜为旌别,故设徽章。今谓凡可为旌别之记号者,曰徽。常用者以金银铜为之,暂用者以绸丝绫为之。”在中国,真正的徽章始于清朝1863年的双龙宝星系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