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_百度百科

立冬

[lì dōng]
二十四节气之一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10] [34] [37]
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气温法划分的冬季,表示天气寒冷了。 [19-20]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11] [21]
中文名
立冬
外文名
Beginning of Winter
代表寓意
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
气候特点
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
时间点
公历11月7日-11月8日交节
太阳位置
太阳位于黄经225°
风俗活动
补冬贺冬
风俗食物
草根汤、羊肉汤、饺子等
农事活动
耕肥水管理、做好防冻措施
养    生
滋阴潜阳、少食生冷
三    候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立冬——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休藏。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22]
关于四季的划分时间,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的天文含义。一年四季的变化是连绵不断的过程。其也是阴阳转换,此消彼长、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称“四立”,都是季节的开启,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转折点。 [1] [3] [20] [23]

季节划分

播报
编辑

节气法

中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冬季以“立冬”为起始,至下一“立春”前结束。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的意思;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16-17]

气温法

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气温(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 [34]
按气温法划分的四季,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至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冬季结束。气温法划分的冬季,意味着气温已稳定下降到10℃以下,表示天气寒冷了。 [35-36]

气象变化

播报
编辑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20] [26] [28-29]
立冬—小雪(十月小阳春)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12] [30]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34]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3] [14] [18] [31]
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立冬雪景
冬天雪景

物候现象

播报
编辑
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入大水为。”意思是,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3] [26] [32]
立冬分为三候

农事活动

播报
编辑
农事活动
古时中国是农业国家,立冬就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他节气一样,反映气候变化及相应的物候情况,对农业生产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立冬时节正是南方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做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立冬后,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 [3] [25] [27]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农事活动降温防寒。 [13]

传统习俗

播报
编辑
  • 综述
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 [15]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3]
  • 祭祀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25]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4]
“补冬”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 吃饺子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18] [25]
  • 酿黄酒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 “扫疥”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 舂“交冬糍”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文学创作

播报
编辑

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9]

诗词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6]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7]
立冬即事二首》(其二)宋·仇远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7]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7]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7]
《立冬闻雷》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8]
《立冬》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日作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明·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8]

起居养生

播报
编辑

生活起居

起居方面,人们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2]
情志方面,要尽量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2]
运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锻炼,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因为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过量的运动不但不能增加抵抗力,还容易增加感冒的隐患。 [2]

健康养生

中医学理论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人体最舒适、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时候。按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原则,秋冬季节正是适时进补,吸收营养物质,补充机体消耗的最好季节。 [24]
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多食一些温润厚重的食品。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2] [5]

历年时间

播报
编辑
2022年:北京时间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立冬节气。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