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港可成區內金融業試點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特約 - D220923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港可成區內金融業試點 

專輯

發布時間: 2022/09/23 14:00

最後更新: 2022/09/23 14:36

分享:

分享:

憑藉「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的獨有優勢,香港自回歸以來在金融發展方面一直交出亮麗的成績——1997年回歸時,本港股市市值只有4.6萬億港元,而截至今年5月,股市市值已增至38萬億港元,累計增幅達7倍;至於外滙儲備亦由97年的800多億美元,增至目前的4,600億美元,升幅達4.7倍。此外,香港不只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也是亞洲最大的對沖基金基地及第二大的私募基金基地。全球首100家銀行,有78家在香港設有業務;首20家保險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營運,充分體現香港作為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

為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並規劃其策略性發展方向,香港特區政府於2013年成立金融發展局(下稱金發局),用作徵詢業界意見並提出建議。曾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下稱證監會)擔任不同要職的資深大律師李律仁,分別於2018年及2021年獲委任為金發局主席,他接受香港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香港自97年回歸後,經歷了開埠以來非常重要的25年,而角色更由國際金融中心提升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

發揮雙循環結合點功能 助國家與世界接軌

經濟日報:香港回歸祖國25年,你會怎樣形容這段時間,本港在金融經濟領域上的發展情況?
李律仁:香港於回歸祖國不久,隨即遇上亞洲金融風暴。還記得當時香港的經濟增長曾一度由5%下跌至-5%,然後再回復正增長,波幅接近10%;至於物業價格方面同樣錄得逾50%的跌幅,對本港經濟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然而香港由於背靠祖國,即使經歷這種打擊,仍能受惠於內地經濟增長,令本港經濟得以在低谷反彈,並且在隨後多年的發展中繼續一支獨秀。
過去25年,香港雖然經歷過金融海嘯、肺炎疫情等,但不只在經濟上受惠於國家的高速發展,在其他如科技、市場改革、人民幣國際化等同樣有所裨益,令香港能夠一直維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當然,香港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中國」和「國際」都十分重要,因為缺乏國家經濟的支持,香港實在沒有能力擔當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所以無論在過去或未來,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需要繼續為國家的實體經濟服務,協助國家的經濟起飛,實現多樣化的發展,維持我們在金融經濟領域上的發揮空間。

經濟日報:配合國家的發展藍圖,香港在國家穩經濟、穩金融、穩市場的進程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如何在金融領域上協助國家與世界接軌?
李律仁:香港是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接觸點和結合點,在國家與全球融合的過程中有着獨特的地位。憑藉我們多年來所累積的經驗,香港可以從多方面為國家作出貢獻。首先,香港擁有全球名列前茅的上市集資平台,當中不只具備健全的制度和經驗豐富的人才,而且能夠提供適合的上市集資渠道和多元化的資金。其次,過去十多年國家愈趨富裕,龐大的資金增加了對外投資的需求,而香港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進程中能擔當關鍵的協調角色,並從中受惠。
另外,隨着國家與各國的貿易增加,對外投資愈來愈大,勢必吸引更多的海外企業到國內投資,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其中一個結合點正是貨幣的流通。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在港的人民幣存款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全球約75%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作為「國內境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亦可循多個方向推動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應多考慮如何透過相關領域上為國家的實體經濟作出貢獻。

善用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取長補短加強自身優勢 

經濟日報:近年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北京,以至上海等地的金融業發展迅速,香港應該怎樣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鞏固及提升自身優勢?
李律仁:假如要溯本求源,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其實早在20世紀初,即九廣鐵路成立時已開始,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加上國策的推動,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歷史的必然性,也是經濟運行的軌迹。因此,在這基礎上,香港金融業可以從3方面思考如何維持及提升自身的優勢。
首先是如何因應人口和市場規模的變化而推出其需要的服務。由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多達8千萬,其市場需求和交易量均非香港能夠媲美,所以本港業界應該思考如何為這龐大市場提供他們需要的金融產品、投資和集資服務。而這也是近年香港較多人關注的範疇,但我認為在融合過程中,我們除了思考如何迎合市場需要外,也要留意並學習當中的新事物,例如內地在金融科技發展有不少值得香港學習的地方,業界應該多留意這些可能性,並思考如何帶到香港,開創新的機遇,成為我們的新優勢。
當然,香港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結合點,我們的角色並不只是結算或貿易的橋樑,其實在經濟風險管理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我們應該多思考與離岸人民幣有關的事情,例如離岸人民幣滙價對國家的貿易、對實體經濟持份者的影響,是否可參與多些離岸人民幣對沖等活動,加強在國家實體經濟上的參與度。此舉相信對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角色亦能帶來新的覺悟。

說好香港故事 吸納人才發掘新機遇

經濟日報:外圍經濟充斥不確定性,加上疫情纏繞,香港金融業應如何鞏固自身優勢,為本港以至國家的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李律仁:過去數年,疫情嚴重影響全球經貿的交流,而接下來的時間,我們首要讓外界清楚了解香港的優勢,引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說話,即說好香港故事。面對市場環境與地緣政治的不斷變化,無疑令投資者的憂慮增加,而香港完善的法制和成熟的監管機制不只能夠處理他們的憂慮,更可成為各項新構思的先行先試地點,若試行成功,有望推廣至全國甚至全球。
另外,貨幣的電子化雖然是大勢所趨,但資金流向的操作者仍然是人,所以「搶人才」亦十分重要。香港若可吸納更多具備資金操作知識和經驗的人才,除可提升自身優勢,亦可吸引更多資金透過本港進行交易,為香港甚至國家帶來更多商機。
最後,香港需要有「新」元素。即使我們的優勢多年來未有太大變化,但也要學會以全新角度去演繹,在吸引投資者的同時,亦讓業內人士保持新鮮感,推動他們不斷創新,發掘新機遇。而這些新元素不一定是早已存在的大商機,他們可以是一些新項目,例如虛擬貨幣、私人碳排放市場、綠色金融與金融科技結合等,只要在監管和法規方面能稍作調整,香港可以成為各類新項目的試點,相信對香港、國家以至全世界均有好處。

香港的完善的法制和監管,有能力成為新項目如虛擬貨幣、碳排放交易、綠色金融及金融科技的試點。圖為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圖片。

經濟日報:配合外圍形勢與國家及香港的發展方向,未來金發局的角色或工作會有怎樣的調整?
李律仁:金發局自2013年成立以來,政策研究和市場推廣一直是我們專注的兩大工作範疇,尤其在政策研究方面更是我們早年的工作重點。我們除了因應市場的發展,對整個系統、市場設計和監管架構進行一些恒常研究外,亦會不時進行策略性的研究,包括探討香港如何繼續凸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如何從集資中心進化至資產管理中心,以及早前發布有關促進香港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研究等。
至於市場推廣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令我們的推廣工作一度延誤,而現時正是香港重返國際舞台,與海外機構、國際投資者重新接觸的時間。所以未來的日子,金發局會投放更多的資源在有關方面,包括透過實體拜訪和會面,或以社交媒體進行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對外宣傳。
我相信,我們只要認清香港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緊記中國和國際這兩大元素,在構思和制定相關政策能考慮到這兩方面的需要,定能令香港實現恒久持續的發展。

統籌:張志慧、朱震、劉麗麗
撰文:梁嘉恒、實習生 吳紫茵
視頻:馬錦輝、黃耀文、吳俊彪
攝影:曾耀輝、本報資料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