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海外物業一定要知的7大要點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190614

購買海外物業一定要知的7大要點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6/14 10:33

最後更新: 2019/08/07 13:22

分享:

分享:

香港出名樓價貴、面積細,細單位更被戲稱為「納米樓」,所以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到外地買樓投資完業主夢。又或當下有其他不可改變因素,令你考慮買外地樓,都要多加小心。

比起買本地樓,海外置業需要做的調查工夫更多,因為你可能對的當地知識、人脈以及支援系統都不如本地強。樓價遠低於香港不應是投資決策的唯一考量,以下因素也是要考慮的範疇:

1.你對開發項目的認識有幾多?

撇除廣告上的資訊,你對該物業附近的環境和居民類型有何了解?該區的房地產供應緊絀,還是正在迅速擴張?物業數量與整體人口的比例為何?這個物業的價錢處於區內平均樓價的甚麼水平?該區的物業轉手頻率如何?

2.你對開發商的認識有幾多?

開發商的信譽良好嗎?知名嗎?是不是上市公司?過去有沒有和買家或承建商發生重大糾紛的紀錄?

3.有沒有售後服務?

你需要徹底檢查這一點,尤其是如果你不打算用來自住,而是依託代理來處理出租或隨後的物業銷售事宜。因為事情往往會在這個過程中出錯。請記住,海外訴訟不但昂貴而且耗時。

4.你了解當地的業權法律和稅制嗎?

不同的國家擁有截然不同的地權及業權法律。請確保你清楚知道自己將享有甚麼權利,尤其是地權方面。所購物業是屬於永久業權(freehold)還是租賃業權(leasehold)?這個問題與繳稅有關,在許多國家,土地和物業是分開徵稅的。此外,請留意當地會否對業權徵收經常性稅項以及這些稅項的金額。這將成為你擁有此物業的日常支出一部分,此外還有管理費、維修保養費和水電煤氣費。

5.你了解當地的外國人買樓政策嗎?

大多數國家都訂有針對外國人買樓的專門法律,尤其是在繳稅方面。此外,你可能需要在買樓時向當地政府申報外國人身份。在簽署任何協議之前,都一定要和房地產中介乃至當地政府確認。

6.滙率風險

你需要一力承擔這個風險。

7.貸款

若需要安排按揭貸款,務必格外謹慎。不是當地居民或沒有工作簽證的話,銀行大概不會貸款給你。許多開發商會為外國買家提供按揭貸款。若選擇向開發商做按,在核對還款條件和利率時要格外小心,並與當地的基準進行比較。在這方面,有當地朋友幫忙的話就好辦得多。

海外置業可以是投資或移民踏腳石,但行動前必須先做足功課。

 

作者:Wendy So

所提供的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擬提供作為個人投資或理財建議。香港萬里富文章作者Wendy So並無持有上述任何公司的股份。

【關於The Motley Fool hk

萬里富The Motley Fool HK是獨立機構,專注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理財相關資訊及建議。我們公司的使命是讓世界變得更醒目、更開心、更富有。母公司為美國The Motley Fool LLC成立於1993年。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The Motley Fool HK

欄名 : 萬里創富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