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張嘉雯

剝奪了孩子的解難能力

發佈時間: 2013/06/06

自理能力低的孩子,是因被照顧周到,凡事都由旁人代勞,他只有自在地享受成果。

結鞋帶(或扣鈕等)是小事,但過程中的探究、失敗後再努力嘗試的精神,把事情一步步做好,及至成功的喜悅、則是大事。孩子對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和追求,愈是有機會經歷,愈是豐盛,但孩子大好的經歷機會,應從小培養出來的學習態度,卻因為有人代勞而錯過了。

被過度照顧的孩子,因為習慣了有人代勞而享受成果的生活,容易養成由「他話事,你辦事」的主觀性格。結果,你說的他不聽,他說的你要聽。

習慣了自在地享受成果的孩子,過着的是辛苦的不做、骯髒的不碰、困難就放棄的日子,他們沒有學習的熱情,欠缺追求新知識的態度,而解決問題的滿足感需要就更低,容易形成不愛思考、不懂付出的被動和消極態度,削弱了學習成效。

不容忽視的是小事也可以變成大事。我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但那並不是照顧周到,而是在適當的時間讓孩子有經歷的機會,培養出重要的能力——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不怕?還可以給孩子獎賞,以鼓勵孩子讀書、溫習、學彈琴、參加補習班等,但這卻會引來更負面的學習態度。(三之二)

撰文: 張嘉雯 《4Q教子情式》作者
欄名: 8A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