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肩_百度百科

路肩

车行道外缘带状部分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由《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参与编辑并审核,经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认证 。
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肩与保护性路肩),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撑。
中文名
路肩
外文名
road shoulder
位置分类
左侧路肩;右侧路肩
按构成分
硬路肩;土路肩
解    释
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作    用
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作用

播报
编辑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②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停车提供位置;
③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
④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
⑤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⑥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⑦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
⑧改善挖方路段的弯道视距,增进交通安全;
⑨使雨水能够在远离行车道的位置排放,减少行车道雨水渗透,减少路面损坏。

分类

播报
编辑
右侧路肩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50m的右侧硬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0m的右侧硬路肩。当受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最小值。
左侧路肩
对于八车道及其以上的高速公路为整体式断面时,让出现故障或耗尽燃料的车辆穿过几条车道停到右侧路肩既不安全,也不现实。根据经验,应在左侧设置至少不窄于2.5m的硬路肩供抛锚车辆停靠或等待拖走。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左侧硬路肩。还应在左、右侧硬路肩宽度内分别在靠车道边设路缘带,其宽度一般为0.75m或0.50m。

路肩的施工

播报
编辑
路肩应与路基、基层、面层等各层同步施工。
路肩应平整、坚实,直线段肩线直顺,曲线段顺畅。 [3]

设置条件

播报
编辑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或宽度大于4.5m的中间带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的硬路肩。城市道路一般设阴井排水,两侧设人行道,当于取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与公路一样,分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城市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应设置硬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为土质或简易铺装,其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如护栏、杆栏、交通标志牌等的设置提供场地。最小宽度为0.5m。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应设置左侧路肩。 [1]

路肩的养护

播报
编辑
路肩是保证道路路基、路面有整体稳定性和排除路面水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为确保临时停车所需两侧余宽的重要组成部分。路肩的养护好坏直接关系到路基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行车的畅通。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路肩的养护、维修和加固。 [2]

土路肩的养护

道路的路肩是土质、并在土路肩出现车辙、坑洼或与路面产生错合现象时,必须及时修整,并用与原路基相同的土填平夯实。土路肩过高妨碍路面排水时,应铲削整平,宜在雨后土壤湿润状态下,结合清理边沟同时进行,对低洼的路肩所存留的水可以及时排除。
当土路肩的横坡度过大时,适宜采用良好的砂土以及其他合适的材料填补压实,不得用清沟挖出的淤泥或含有草根的土壤填补。当填补厚度大于150mm时,应分层夯压密实。对砂性土或粉性土地段,应惨拌一些粘性土加固表面,以便提高路肩的稳定性及抗裂性。
当土路肩的横坡过小时,应削高补低整修至规定的坡度。土或有草的路肩应满足其横坡度比路面坡度大1%~2%的要求,以利于顺利地排水。

陡坡路肩养护

对于纵坡大于5%的路肩,由于纵坡大,容易被暴雨冲成纵横沟横,甚至冲坏路堤边坡,一般可根据路基排水系统的情况与需要,综合改善,可采取下列措施:
自纵坡坡顶起,每隔20000mm左右两边交错设置宽300~500mm的斜向截水明槽,并用砾石或碎石填平。同时在路肩边缘处设置高100mm、上宽100mm、下宽200mm的拦水土埂。在每条截水明槽处,留一淌水口,其下面的边坡用草皮或砌石加固,使水集中由槽内流出。
当下瀑雨时,养护人员可沿路肩截水明槽下侧临时设置阻水埂,迫使雨水从草内排出,但雨后应立即铲除。中、低级路面的路肩上自然生长的草皮也应予保留。植草皮应选择适宜于当地土壤的种子,成活后需加以维护和修整,使草的高度不超过150mm,如有丛集的杂草应铲除重铺,以保持路容美观。
如若路肩草中淤积沙土过多妨碍排水时,应立即铲除,以恢复路肩应有的横坡度。当使用除草剂消灭杂草时,应注意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路肩外侧,最容易被洪水冲缺牲畜踩踏形成缺口处,可以用石块、水泥混凝土预制或草皮铺砌宽200mm左右的护肩带,既消除病害,又能起美化路容的效果。

路肩加固和改善

道路上的路肩通常不供行车之用,但从功能上要求应能承受汽车荷载。为了减少路肩养护工作量,对于行车密度大的路线,应由养护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土路肩改铺成能行车的硬路肩。硬路肩的类型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草皮加固路肩。采用此法时草的高度不得高于100mm。否则应进行修剪;丛集的杂草应铲除重铺;当路肩中的淤泥积砂过多妨碍排水时,应立即铲除修平。
砂石加固硬路肩。主要材料指泥结砾石或泥结碎石;稳定类路肩材料,主要指石灰土、二灰碎石、泥结碎石、泥结砾石、水泥土等。
综合结构硬路肩。这是指在基层工作沥青表面处治的综合结构路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雨水冲刷和雨中会车时泥泞陷车,应对路肩进行加固。加固的具体方法是:用粗砂、小砾石、风化石、炉渣、碎礓、贝壳等粒料掺拌粘性土,铺筑加固层,加固厚度不小于50mm,并尽量采用挖槽铺压;也可在雨后路肩湿软时直接将粒料撒铺到路肩上,并进行碾压。每当采用此方法时,应该注意路肩与路面衔接处的平顺,并保持适当的横坡度。

路肩严禁堆放杂物

路肩上禁止堆放任何杂物,对于养路的材料,应该放在公路以外相连路肩之外,根据地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堆放养路材料的地点,设置堆料坪。堆料坪的间距以200~500m为宜。堆料坪长度约5~8m,宽经2m。如若属机械化养路或者是高级路面,可以不设或少设堆料坪。
修补路肩坑槽所需的砂石材料,如必须堆置放在路肩上时,应选择在较宽的路段顺一边堆放,但不允许堆放在桥头引道、弯道内侧、陡坡上。而且所有的料堆必须离路面边缘300mm,料堆长度不得大于10m,而且每隔10~20m必须留出不小于1m的空隙,以利于排水,同时有利于车辆的正常行驶。对于料堆放置的时间也有限制,一般情况下应在七天内处理完毕,最多不得超过10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