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88 歲的台東米農謝美國,堪稱是台灣米界的傳奇人物,他 2019 年首度參加台灣稻米達人比賽時,就一舉拿下台東和全國有機米組冠軍,被譽為「台灣米王」,他的米同年更「赴」日本參加具指標性的國際稻米競賽,為台灣奪得第一座金賞獎!

默默種了 70 多年稻米的謝美國,如何在 2019 年展露頭角並連續獲獎?一同來看這位低調的台灣米王的故事。(責任編輯:黃梅茹)

88 歲的米農謝美國,首圖來源:今周刊

文/莊翊晨

今年 88 歲的謝美國於2019年獲得池上鄉農會稻米競賽有機米組冠軍後,一路過關斬將,接著又獲得全國冠軍,他形容「像是打球全壘打」,最終在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奪得金賞,當時連謝美國自己都不敢置信。

他自 14 歲就種田,第一次參加稻米競賽就得冠軍

身形不高、待人客氣的謝美國,每每出席重要場合或接受媒體採訪,都會盛裝打扮,以全套唐裝搭配上整齊的西裝頭現身。

在「全壘打」榮獲池上鄉農會稻米競賽有機米組冠軍、108 年臺灣稻米達人有機米組全國冠軍、2019 年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會金賞後,謝美國已成為池上鄉的最佳代言人,大家都稱呼他為「美國伯」(台語)。他是在 1933 年出生彰化縣芳苑鄉,40多歲才舉家搬遷至台東縣池上鄉。

謝美國出生時,台灣還處於日治時期,他回憶,當時家裡經濟不好,生活很困苦,常沒有食物吃,而沒錢讀書,導致他不識字,也不會說國語,在大約 14、15 歲就開始到田裡去種田了。

種田的日子讓謝美國家裡的經濟逐漸好轉,詢問是誰教導他種田,他說:「這是順其自然,長大就會種田了,不然吃的飯要從哪裡來」。

由於彰化芳苑位於台灣西部沿海地帶,風大又夾帶鹹水,植物只要被鹹水吹到就會死掉,於是謝美國思考,想嘗試到東部發展打拚,看生活會不會比較好。

謝美國看準台東土地寬廣,池上靠山不會有風大的問題,全家就這樣定居了下來。他的稻田位於新武呂溪從高山流入平原的源頭,「我是在比較山腳下的地方,那裡算是最乾淨的,1、2公尺的水可以看到小魚,水很清澈」,謝美國興奮地說。

現居於台東池上的謝美國換上雨鞋,準備下田。圖片來源:今周刊。

當時正值中壯年時期的他,除了種田,也做營造事業,家境從貧困轉為優渥,還擔任池上鄉玉清宮管委會的主任委員。認識謝美國超過 30 年的池上鄉農會總幹事游玉櫻介紹:「他是非常低調的人,也算我們池上的大善人,地方有鋪橋造路,或哪一家人有什麼困難,他都很樂意幫忙解決」。

1995 年,台灣開始推廣有機農業,謝美國也順勢加入農業委員會在花蓮改良場的訓練,學習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農藥,「肥料要處理過,有機才做得起來,從肥料、農藥、路寬等等,非常嚴格」,謝美國激動地說。

謝美國種出的水稻除了供給自己家人,還習慣贈送給全台灣省各宮廟主委,而剩下的會全數交給農會收購,不喜歡搶鋒頭的他,種田 70 多年來從未參加過任何稻米競賽。

2019 年有人對他說:「你種田那麼久,都沒有出來比賽過,說自己是老師傅是吹牛吧!你真的是老師傅嗎?怎麼不出來比看看?」,在眾人帶點挑釁意味說服後,他終於參加了民國 108 年池上鄉農會稻米競賽。

經專家就稻米外觀、食味值等項目嚴格評審,謝美國第一次參賽就打敗池上有機米組其他 1000 多個樣品,拿到第一名,獲頒獎穀金 17 萬元,游玉櫻表示,這次謝美國的米粒大顆,外觀晶瑩剔透,幾乎沒有白堊質粒(未完全成熟的白米粒)和心腹白(米粒側邊有些微白色的邊)。

因此,謝美國有幸於 9 月代表池上參加農糧署舉辦的「108 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並以 90.98 分奪下台灣有機米組冠軍,獲農糧署頒發獎金 30 萬元,成為真正的冠軍米。

謝美國榮獲冠軍的有機米,圖片來源:今周刊。

稱霸全國後,謝美國的米到日本參賽也獲好成績

謝美國獲得全國米王頭銜後,擁有日本水田環境鑑定士、米食味鑑定士雙證照的簡碩宏,主動打電話給游玉櫻總幹事,邀請農會將謝美國的有機米拿到日本參加第 21 屆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會競賽。(《BO》編按:據《聯合新聞》報導,謝美國自己並未主動報名參加日本這項比賽,原來是農會承辦人員擅作主張替他送件,才為池上米的好名聲更為人知。)

謝美國自己並未主動報名參加日本這項比賽,原來是農會承辦人員擅作主張替他送件,才替池上米悠久的傳統更添榮耀。)

其實簡碩宏第一次協助把台灣米送到日本參賽,要將時間回到 2016 年,當時他被日本主辦單位質問:「你是哪一位鑑定士介紹你來的?」簡碩宏這才了解到日本此競賽的遊戲規則,是要有鑑定士證照才有資格協助送樣,於是隔年他考取證照後,開始將台灣合乎資格選手的米送到日本比賽。

2017、2018年,美濃、池上的農民陸續在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會上嶄露頭角,不過都獲得屬於較初階的特別優秀賞,「美國伯 2019 年得到金賞,是海外第一人,坦白講很不容易」,簡碩宏說道。

台灣米這次是打敗美國、泰國、越南,單獨與日本 33 個都道府縣的第一名來去較量,簡碩宏介紹,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會競賽評比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是以機器量測自動給分,簡碩宏解釋,這次 34 位選手的分數並沒有差太多,前二階段所有人的總分都位於 160、170 左右,旗鼓相當。

日本在此評比中,本來就特別注重第三階段的感官測試,「得到金賞的基本條件是 5 票以上」,台灣選手謝美國表現亮眼,一口氣獲得 8 票拿下「金賞」頭銜,僅次於擁有天然優勢、獲得 10 票「最高金賞」的北海道選手。(《BO》編按:謝美國的米最後打敗5000多組海外選手,贏得金賞獎。)

簡碩宏再介紹,鑑定士在第三階段感官評比時,由上而下有四個步驟:

一、眼睛觀看米飯的光澤感、油亮度。
二、打開飯盒,用鼻子聞米飯味道。
三、嘴巴咀嚼米飯,品嚐 Q 度、甜度。
四、入喉時,感受米飯滑順度。

簡碩宏分析,謝美國能獲得金賞的最主要關鍵,是贏在米飯入喉時的滑順度,「這種滑順感非常非常少,他肥料使用的精準度是很成功的,碳氮比與鉀肥比非常完美,這不是一般選手有辦法做出來的」。

這次謝美國種的是香米品種「高雄 147 號」,它本身帶有淡淡的芋頭香,不過在日本比賽,評審偏好的是白飯味道要遠優於其他味道,他才會給分,「美國伯這次的 147 很特別,它的芋頭香氣沒有蓋過白飯的香氣,這是他做得很好的一點」,簡碩宏說明。

台灣水稻品質實力強,有望在日本通路上直接購買

擁有日本水田環境鑑定士、米食味鑑定士的簡碩宏,是目前日本海外唯一拿到雙證照的專家。圖片來源:今周刊。

其實,這次有一位新竹農民,起初他米的味度、食味值遠優於謝美國的分數,簡碩宏惋惜地說:「很可惜的是,他後製程的部分沒有做好」。

台灣水稻是一年二期稻作,一期收割時間約坐落在6至7月,二期收割約在10至11月,甚至12月。而日本的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會每年都辦在11月底,且10月底就會截止送樣,「所以我們只能拿一期比較舊的米去日本比賽」,簡碩宏說明。

台灣只能拿每年6至7月收割下來的米去比賽,相對有先天的劣勢,因此在還沒出去比賽之前,米的後製程就很重要,「我們盡量希望它可以達到完全休眠(避免米質開始老化)的狀態,讓它品質保持得很好」。

當時謝美國的稻穀在 7 月處理完以後,簡碩宏就不斷催促農會:「趕快!趕快!送來我這裡幫你保存起來,我有一個休眠冰箱,你們那邊絕對沒有」,果不其然,後來米碾製出來,吃起來的感覺完全沒有老化。

而那位新竹農民,當初就是將烘乾後的米隨意放置在騎樓二個星期,才打電話請簡碩宏去拿,後來分數一測下去,就從原本的90多分掉到70多分,「從這點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只要配合適當的後製程調適它,台灣的水稻品質絕對可以再往上拉一個層次」。

目前謝美國的冠軍米所剩不多,不過在池上鄉農會還能買到,另外,4月份民眾在全聯也將能購買到由謝美國冠軍米製作成的蒸熟飯(盒裝微波即食米飯)。

謝美國表示,自己目前88歲,若身體還健朗,再做2年,到90歲就不種田了,要放手給孫子去打拚。最後謝美國有感而發地說:「雖然世代不一樣了,不過期待米的銷量能增加,希望大家米多吃一點,讓水稻的價格提升,這是我老人家的期望」。

簡碩宏也補充,台灣稻米生產量每年約有130萬噸,「滿需要消費者來多支持」,他堅信:「台灣的好米,有一天我們一定會達成一個目標,讓真正台灣米可以在日本的超商及超市的貨架上可以買得到,我覺得大家可以一起加油」。

鑑定士教你電子鍋煮飯小撇步

一、白飯煮好跳起來,要馬上打開它,並由上而下、從鍋邊到中心做拌飯。白飯在烹煮過程中,保水膜會與本體剝離並浮到最上層,而拌飯能讓保水膜再均勻回復到每一顆米粒上,這樣煮出的米粒會很油光,完全不用添加醋、冰塊、沙拉油等。

二、拌飯完再悶20分鐘後,再鬆飯,讓米粒不要黏在一起。

三、吃飯時,稍微把飯放冷一點,如此一來咀嚼時米飯Q度更佳,消化時間會被拉長,血糖忽然飆升的速度就不會太高。

https://www.facebook.com/BToday/videos/508756556703035/

推薦閱讀

消失 200 年的拿破崙封帝正本在台灣!連聖經最早印刷本都有,華人第一大藏書家族讓台成「西方古書重鎮」

【網讚:今年是體操元年】世界級的體操動作在台灣!國際總會:地板新動作將以國手「丁華恬」命名

榮登富比世的台灣之光!「通靈少女」不只傳奇,更打破性別框架成為職棒主審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新台灣之光! 88歲阿伯種有機米獲日本金賞 連專家都驚嘆!〉。首圖來源: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