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處】北角「油街實現」擴展成新藝術空間 館內4個面向滙聚多元化展覽平台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0528

【好去處】北角「油街實現」擴展成新藝術空間 館內4個面向滙聚多元化展覽平台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5/28 10:00

分享:

分享:

北角的「油街實現」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於1908年落成啟用,曾經位處海邊。1930年代北角填海工程後,先後被改劃為政府物料供應處員工宿舍,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考古貯存倉庫。及後在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下,將這所擁有紅磚瓦頂的二級歷史建築活化修復,並於2013年改名為「油街實現」,作為藝術空間給公眾參觀。

2019年的擴展計劃,令新空間擁有一所兩層高的建築物作展覽及活動用途。今次推出的項目,便包括設計、建築、當代藝術及其他創意形式,並且分為油街焦點、油街日常、油街在地和油街着綠等4個面向。

【薄鳧林牧場翻新重現歐陸風格  設免費導賞團 村民教整手工藝:按此

油街4個面向

油街焦點邀請本地和國際藝術家展示作品,增進不同地域交流,如《賞森。悅木》,由美國著名建築團隊Diller Scofidio + Renfro種植多棵龍柏樹。韓國知名藝術團隊d'strict的3D數碼藝術展覽,則將油街陽台轉化成立體空間,衝擊觀眾的視覺界限。

油街日常藉着日常舉辦的活動與市民對話,如貳零貳貳同學會,就是由12個創意單位及藝術家以展示、表演和活動形式,與公眾作6個月的生活體驗交流,令人期待的,便有藝人林嘉欣將在這裏展出其陶瓷藝術。

油街在地則邀請藝術家駐留創作,如插畫藝術家吳嘉敏製作了戶外壁畫地圖《綠野油蹤》,以及建築工作室napp studio創作的藝術座椅《連里枝》,都為「油街實現」增建的戶外空間注入藝術新思。

油街着綠則透過種植在油街的植物,連繫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藝術家鄭炳鴻便嘗試夥拍本地農夫,在此種植了10種共100棵果樹及多款野菜,向公眾展示盛產植物及其相關香港地方故事。

點擊圖片放大
+5
+4

作者:何小雲

責任編輯:郭秀芳

(節錄)

【原文:北角油街實現新藝術空間 滙聚多元化展覽平台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消費錦囊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