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禹的父亲鲧是“四凶”之一?

鲧(gǔn,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姓姬,字熙。是黄帝的六世孙、昌意的五世孙、颛顼的四世孙、夏禹之父、夏启的祖父。和共工等人并称为“四凶”。鲧…
关注者
357
被浏览
865,147

46 个回答

鲧啥时候成“四凶”了?

人家那是“四罪”!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舜典》

而“四凶”出自《左传》。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左传》

四凶:浑敦、穷奇、梼杌、饕餮。

关于四凶的来源,《左传》解释得再清楚不过了。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少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

浑敦是帝鸿氏的后裔、穷奇是少皞氏的后裔、梼杌是颛顼的后裔、饕餮是缙云氏的后裔。

因此“四凶”指向的其实是四个部族,外部敌人,而《尚书》所载之“四罪”指向的是内部敌人,即“四罪”都是帝尧的臣属。

在《尚书》中,“共工”是一个职务,帝尧在位时,担任“共工”之职的人未载其名,而帝舜登基之后,换了一位“共工”,这个人叫垂。

帝曰:“畴若予工?”
佥曰:“垂哉!”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舜典》

一朝天子一朝臣,罪不罪的,或许只是站队问题。

说点题外话,“三苗”其实是帝尧的治下之民,分布在黄淮和海岱地区,而非什么江汉之民!

不客气地讲,当下的所有学者的所有的对“三苗”的研究都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

鲧虽为崇伯,但他仍是帝尧的属下,其关系相当于季历之于武丁,那么,帝尧处死鲧,自然是以“罪”称之。

在法家书籍中,鲧是政治野心极大的一个人。

按照法家记载,鲧不是因为治水失败而被流放或者处死的。

而是尧决定让舜执政时,鲧知道这个消息,直接质问尧在造孽,白白把天下让给一个匹夫。

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到了舜执政的时候,那时尧还没退位,舜还在考察期。

舜把鲧给流放到了羽山。过了三年后,舜可能觉得不过瘾,又派祝融去羽山干死了鲧。

在法家学说里,鲧基本上是个势力极大,想要谋权篡位的形象。

因此才称其为四罪。

而也就是在这时期,同是被流放的三凶,都是当时的实权派。

共工是位于黄河中下游,古河洛地区历史悠久的霸主。而另外三罪,分别是苗民,鹳兜,鲧。

苗民,是颛顼时期平定九黎后,颛顼留下来统治九黎的王君。

鹳兜,身份未知,从鹳兜在山海经中的形象来看,好像是鸟嘴人身,这形象基本上都是轩辕一脉特有的形象。

而鲧,记载中是颛顼的直系后代。后世称他为伯鲧。这个伯可厉害多了,可不是指得老大老二老三的那个伯,在上古时期,由于没有公爵这个职位,侯爵貌似也只有帝喾被封过辛侯,所以现在看名字前带个伯的 ,与其说是伯爵鲧,倒不如说是大佬鲧,大佬禹,大佬夷,大佬益这种感觉。逄伯陵是个意外。

而尧本身是从山西南下后入主中原的外来户子。而尧上位的过程,在史记中是十分充满传奇性的。

尧上位要从离合参商这个故事开始说起。

帝喾有两个儿子,因为常年不合,帝喾就将一个儿子放到了大夏,另一个儿子放到了商丘,使这两人永不相见。

而被放到大夏的这个儿子就是帝尧。帝尧在大夏的这段时间干了啥不知道。

但是在他被放到大夏这段时间,中原出了两个大事。

一个是帝喾与共工又打起来了。而当时负责与共工做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祝融,也就是重黎。因为重黎跟共工交战不力,帝喾一怒之下就杀了重黎,改立其弟为祝融。

而就是在这之后,帝尧回来了。帝尧是怎么回来的,任何书上都一点没写。

但是,帝尧回来之后,整个古华夏的政治格局瞬间一变。首先,原本与帝喾交战的共工,莫名其妙的臣服在帝尧的手下,成为了帝尧得臣子。

其次,原本被帝喾封为祝融的重黎之地莫名奇妙的消失了,根据楚世家推测应该是跑到南方去建立楚国了。

而帝尧则重新恢复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两族的权力与地位,成为了四岳。

总之,在尧帝上位之前,还是各部落联盟分裂的状态。上位之后,也就是在一夜间古华夏王朝的雏形就出现了。

而帝尧跟帝喾的方针也是截然不同,帝喾对于东夷采取的是打压的措施,而对于共工,那时从颛顼一代一直打到今天的仇敌。

但帝尧却是对外缓解与共工的敌对关系,对内则是拉拢颛顼后族的势力,形成了各氏族虽然臣服在帝尧的名下,但却拥有极大的话语权与独立权的政治体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帝尧到帝舜这段时间里,帝尧一直都被几大氏族掣肘。

而在五帝本纪中有一个细节,在关于帝尧登场的篇章中,共出现放齐,鹳兜,共工,四岳,鲧,丹朱这几个人物。

而这几个人物的下场,放齐从历史上就此消失,共工,鹳兜,鲧被流放,丹朱被流放,被流放的原因不明,据传闻是因为与三苗作乱犯上。这基本上是古华夏第一张死亡名单,唯一的赢家只有帝舜一个人。

而四罪呢,正是帝尧执政期最为强大的四个侯伯。

流放四罪,实际上是尧舜政权对以轩辕共工为代表的古河洛地区,以及以颛顼为代表的东夷势力的军事打击。

而舜在流放四罪后,天下咸服。

为什么天下人会皆服呢。

那是因舜启用了八元与八恺,伯夷,皋陶,伯益等人,这些人皆是共工轩辕颛顼一脉。

正是因为舜把共工,罐头,鲧,苗民这四巨头给流放了,所以才给了这些人出头的机会。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权力与地位来自于舜,而不是老祖宗,自然会服从舜的统治。反对舜就是反对他们自身地位的合法性。

正是因为如此,即无形中从内部分化了颛顼共工轩辕这些老牌割据势力,也给舜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从而摆脱傀儡的角色,真正取代尧接管天下。

所以为什么尧会让位给舜。

尧一开始将舜作为替自己背锅的政治棋子,但没想到最后舜竟然直接来了个空手套白狼,直接反客为主,没办法才选择了禅位。

———————————————————


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吕氏春秋。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天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韩非子外储右上。

这两段分别是来自吕氏春秋与韩非子记叙,关于鲧,共工被尧舜讨伐的原因,就算是儒学色彩浓重的吕氏春秋都是认为是牵扯到继位之争。

而关于鲧因为治水不力被讨伐的原因,最最明确的说法是来自于国语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一篇中。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

而这篇文章的中心点是“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

而这篇文章描述的时代是周灵王时期王室衰微,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劝诫统治者不要妄自菲薄,大禹伯夷都是亡王之后,但他们凭借奋斗与努力,依旧能让族群复兴,周王室也可以。

——————————

关于舜的家世,在各类书籍中只提到过一句——幕,能帅颛顼者,有虞氏报焉。

关于这个幕,仅有这一句记载,无论是出生地,还是事迹,先秦书籍中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幕,是能光大颛顼事业之人,有虞氏因此而祭祀他。

所以,幕这个人基本上也是颛顼后的一位君王级别的人物,其后代为有虞氏这个族群。

而舜的家庭是个什么样子呢。他的父亲瞽叟,是个乐官,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盲人乐者。在家境方面不能说贫寒,毕竟是吃公粮的,只能说地位低贱,要不然也不可能连个姓名都没留下来。

而尧为什么要让舜继位呢。

其实尧一开始是先找了一个名叫子州支父的人去继承这个位置。

但是子州支父表示:“让我治理天下也行吧,只是我最近抑郁症犯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然后尧又找了许由,在吕氏春秋中是这个故事是这么记载的,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版本————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总之,尧是在找了两个人结果都不搭理自己,不得已才让四岳举荐人选,来代替自己的。

子州支父与许由为什么不接尧的茬,全凭个人理解了。

尧这个人,在春秋时期就有不慈之名。

为什么说其不慈呢。

就拿舜的婚娶来说,尧是在听到舜这个人之后,就立马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

注意,在这个时间点,尧还对舜这个人完全不了解,也没正式确定要让舜来接任自己的位置。而然,就是如此,他还是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

这种做法,用现在的眼光来说,已经严重违反人理伦常了。

我个人是不太相信一个将儿女都视为政治棋子的人,能真心放下权力,交给一个外人。


————————

当然,为了防止误解。个人最后说明一下。

中国是没有所谓的上古史的。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上古之事,主要来自左传,尚书,国语,逸周书 ,山海经以及其他先秦书籍中记叙的一些只言片语。

而后世,比如路史,五帝本纪,帝王世纪,五帝德等等等等,都是从这几部书籍中取材创作而成。

而时到今日,说实话,我们别说这些故事产生的年代,起源地这些东西都无法考证,就连这些书籍篇章的真伪性都无法确认。除非有朝一日秦始皇的坟头真的被挖开了。

本质上来说,所谓的上古史都是各家为了诠释自己的学说而引用甚至是创造的故事而已。

关于上古史的各类解读当个乐子看看就行了,千万别跟某一些人一样,连华夏出自埃及,三星堆是外星人文明,印第安人是殷商贵族的后代都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