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香港「擠」出來的林嶺東

林嶺東導演的逝世難免教人錯愕。他是1970 年代出身、第一代被吸納進影圈的電視幕後人才。他的舊同事像林德祿、杜琪峯、徐克仍然活躍於影圈,新作不斷。他自己也才執導了近作《冲天火》(2016),想不到遽爾病逝,叫人特別惋惜。有關林導演的生平,香港電影資料館在2007 年曾由研究員周荔嬈與林導演作了口述歷史訪問,十分詳盡。在資料館出版的《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王天林》、《江湖路冷——香港黑幫電影研究》、《娛樂本色——新藝城奮鬥歲月》3 本書中,根據不同主題整理刊登過部分內容,但合起來仍沒有把訪問完整地刊印出來。

林嶺東雖是名導演,但我想起他,首先想到的,還是他1975 年在無綫電視劇《長白山上》任男主角。《長白山上》原是一部1970 年的台灣電視劇,無綫拿來改編成港版。電視劇講的是近代背景下的東北,一個游俠幫助兩個敵對的村落團結一致對抗侵犯的鬍匪。我還記得片頭音樂是黃河協奏曲的開始一段,那時香港真的是左右逢源,兼收並蓄。林嶺東演的就是那名游俠男主角。他的外形英俊而硬朗(這方面他便勝過另一新星伍衛國),難怪他比同期訓練班的周潤發還要早當男主角。只是他最怕人前表演,主演過一部戲之後便怕了,從此跟隨王天林專心做幕後。但我對他印象太深,後來他在電視劇《陸小鳳之決戰前後》(1977)飾演「太平劍客」司馬紫衣玩票客串一場,一出場我便認得這位很有型的主角級演員。

《龍虎風雲》的成功

他作為導演的學徒生涯,都是跟從王天林,所以他算得上是王天林的弟子。在無綫最早跟從王天林任助導的是林德祿,林嶺東加入時,林德祿為主林嶺東為副,後來林德祿獨立編導,便到林嶺東為主,杜琪峯為副,所以杜琪峯和林嶺東的關係特別深。林嶺東後來離開無綫加入佳視,在佳視以菲林攝製過胡燕妮主演的劇集《急先鋒》。佳視倒閉後,他移民加拿大,在那裏讀過電影,後來在舊同事徐克推薦下,回香港加入新藝城,第一部便是執梁普智手尾拍攝《陰陽錯》(1983)。儘管他執導的《陰陽錯》、《君子好逑》(1984)和《最佳拍檔千里救差婆》(1986)等都相當賣座。但他實在不是一個好的喜劇導演,反而看出他拍動作片的實力,他導演的名聲應始建自執導《龍虎風雲》(1987)。

《龍虎風雲》繼章國明的《邊緣人》(1981)後再拍出一部成功的臥底片,影響所及,香港甚至很獨特地出現一種「臥底片」的次類型。《龍》片一開場時徐錦江廟街被刺死便已顯出爆發力,周潤發演的高秋要打入李修賢的搶劫集團,幾次險些敗露,則扣人心弦。還加上警察一方的壓力,令到高秋一角像在刀鋒上行走一樣險峻,整部戲火爆而有逼力,是林「還我本色」之作。周潤發演的高秋,初出場時他帶着有點可愛的流氓氣,到他臥底打入李修賢的搶劫集團,周演活了角色所承受的強大的心理壓力和恐懼。這既是周本身演技精湛,但林對他的要求,顯然也是成功的一大因素。《龍虎風雲》不單幫周潤發更上層樓,參演的吳家麗、張耀揚,唱主題曲的肥媽,以及首度獨立任攝影師的劉偉強,都可說因本片而成名。周潤發為擺脫黃光亮的跟蹤而在尖沙嘴街道上飛奔以及地鐵內彈跳地下滑,盡現劉偉強街頭拍攝的能力。

扭轉香港動作片形態

林嶺東同年還執導了更賣座的《監獄風雲》,編劇南燕在黑道打滾多年的現實生活給影片提供了豐富的情節,獄中由暴力建立的世界,像夢魘一樣壓得觀眾透不過氣,於是令偶然的輕鬆也變得浪漫。影片最後讓暴力壓迫到連最後一絲退路都沒有,通過主角一種「趕狗入窮巷」式反噬來宣泄。當年觀眾見到周潤發向張耀揚反撲,均感大快人心。但是自己經過當年無綫電視劇的負面影響,對那種煽情一直有種抗拒,並不太欣賞。憑着《龍虎風雲》和《監獄風雲》一年內的這兩部傑作,林嶺東成了香港電影導演的另一巨匠。林以動作片知名,但他和吳宇森共同扭轉了香港動作片的形態,過去無論新藝城或洪金寶、成龍等人的時裝動作片,都特別強調表演性而輕戲劇結構的特色,所以劇情是片段式的,容易顯得堆砌。林嶺東雖也拍出火爆燦爛的動作場面,但他的動作場面是和人物性格及戲劇情緒緊緊結合在一起,所有觀眾在看動作時還會有對角色情緒的投入,他的成功有助香港動作片開拓了新的面向。塔倫天奴的《落水狗》受到《龍虎風雲》的影響已是眾所周知,其實賈樟柯愛港片,他在《三峽好人》中便用了《監獄風雲》那以煙作香來拜祭的橋段。

拍電影 最好回香港

由於《學校風雲》(1988)戲名有「風雲」二字,大家往往理所當然把它加進林嶺東名作中構成「風雲系列」。《學校風雲》卻不能算是林嶺東的傑作,影片雖然源自真實的材料,但處理上太過單面,於是戲劇上自己也扭不過來,最後只好叫一個教師以暴易暴來解決自設的難題,那是由寫實始而煽情終。林的一部較受忽略的傑作,是他去過荷李活,拍了那部失敗的《硬闖100% 危險》(Maximum Risk ,1996)後,回香港拍的《高度戒備》(1997)。電影講劉青雲與吳鎮宇一警一賊,互相鬥智鬥力,有點米高曼《盜火線》(Heat ,1995)的感覺,但林嶺東完全將之轉化成香港的色彩。像其中一場飛車追逐,汽車在兩輛電車中穿插飛馳,只有香港這樣擠迫的環境,甚至還有這種搶拍偷拍的精神,才會拍得那麼緊張教人咋舌。林也把其一貫的情緒爆發度降低了,當中的克制反而有種成熟,令到劉青雲與吳鎮宇終局時的肉搏有着一種罕見的沉重。

林嶺東曾說過:「我喜歡加拿大,因為它好像天堂,空氣也比別處清新,但它絕對不是一個拍電影的地方,(拍電影)一定要去渾濁的地方,最好是回來香港。」林嶺東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香港導演,他到外地拍的影片,幾乎全都不成功。只要回到香港,他便充滿能量。他的導演風格,就是被香港這個地方「擠」出來的。

作者: 
刊物: 
Year: 
Month: 
Day: 
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