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_百度百科

[cuàn]
汉语文字
收藏
0有用+1
0
爨(拼音:cuàn),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 [1],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与这个意思相关的,都可叫做“爨”,如古代称厨房为“爨室”,煮饭的大锅叫“爨镬”。“爨”也用作姓氏。
中文名
拼    音
cuàn
部    首
五    笔
WFMO(86);EMGO(98) [2]
仓    颉
HBDDF [2]
郑    码
NBGU [2]
笔    顺
撇、竖、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点、横钩、横、竖、撇、点、横、竖、撇、点、横、撇、捺、点、撇、撇、点
字    级
二级(编号:6499)
平水韵
去声十五翰 [3]
笔画数
4+26(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会意字
结    构
上中下结构
统一码
基本区-7228 [2]
四角号码
7780₉
GBK编码
ECE0
异体字
㸑、𠆡、𤍾、𤏷(其余见扩展图册)
注音字母
ㄘㄨㄢˋ

文字溯源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1]
会意字。爨字始见于战国,古文字的“爨”可以说是一幅生火煮食图,以《说文解字》小篆(图2)为例:构件B代表甑,泛指锅镬一类炊具;构件A代表将甑放在灶上的双手。中间的构件C是灶口的象形。下半部则是进柴烧火的缩影:双手(构件E)把一根根柴火(构件D)推进灶内,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烧着(构件F)。“爨”的本义就是烧火做饭。这种情景在大多数农村、山区是司空见惯,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图10是《说文》籀文,构型比小篆简单。这类在文字偏旁中又夹杂着一些象形构件(如“爨”中像灶门的“冂”)的象意字,无法确定其为象形字还是会意字。说它是哪一类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准确,这也正是六书理论自身的不足。 [1] [4]
以上是秦系文字的“爨”,战国文字另有如下异体:
战国文字“爨” [1]
上列“爨”字主要集中在楚地流行,还有一些其他变体。其字形大概是中部为炊器,下从火,表示烧火做饭的意思。上部所从当是从“允”声或“允”的省声。这些异体字在西汉以后就逐渐消亡了。 [1]
在古书里,爨的本义偶有所见。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就是烧火煮饭的意思。分爨、各爨,就是各自煮饭,意味着分家。与此相联系,凡与烧火煮饭即炊事有关者、都可以叫做爨。《礼记·檀弓上》:“曾子之丧、浴于爨室。”爨室即炊室,也就是厨房。煮饭的大锅叫做爨镬,烧火用的拨火棍则称爨杖,主持大事的婢女或主妇又叫爨婢、爨妇,如此等等,说明爨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爨,又是姓氏、部族的名称。后汉有河南尹爨肃,三国时蜀有爨习,又有爨琛、爨颜。古代云南一带又有爨族,分东爨和西爨。爨族盛行抢婚习俗,《东川府志》记载颇详。也许是爨人的举动富有戏剧性,所以宋代以来爨又是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演剧也可称爨、爨弄。相传宋徽宗见爨国人来朝,服装、头巾、鞋子都与众不同,面部也像化了妆,觉得极为有趣,于是命令优伶仿效,成为一种游戏。 [4]
由于“爨”字形繁杂,后世出现过多种简化形体。上文提到的《说文》“籀文”,干脆省去了上半部分。但这个字体似乎不通行,后世不见使用。东晋时的爨宝子碑、南朝宋的爨龙颜碑(见“书法欣赏”)中的“爨”字都把下面的双手“大”省去了,火也成了四点,可见当时的书法家也觉得此字难写。其后出现的行书、草书,也都把“大”省去,几乎没有一个是按原来结构写的。旧时戏班子里艺人有时还将用作“演剧”的“爨”写成音近字“串”,于是有串戏、客串等说法。现代通行的“爨”基本沿袭了最复杂的小篆,只是将代表甑的构件B写成“同”,代表双手的部分写作“大”。 [1] [4]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cuàn
动词
〈文言〉烧火做饭。
cook
左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王安石《送乔秀才归高邮》诗:“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爨薪;爨室;爨夫;分居异爨爨桂炊玉
〈文言〉泛指烧煮。
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水,而沸之,而沃之。”
汉·王充《论衡·感虚》:“夫熯一炬火爨一镬水,终日不能热也。”
〈文言〉焚烧。
burn
唐·柳宗元《种术》诗:“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
名词
炉灶。
墨子·备城门》:“二舍共一井爨。”
东周列国志》第五一回:“楚军在桥北晨炊,望见追兵来到,弃其釜爨而遁。”
爨烟;厨爨
〈文言〉指烧火做饭的人。
庄子·人间世》:“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文言〉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旧时亦以爨或爨弄指演剧。
宋·周密《武林旧事·圣节》:“杂剧,吴师贤已下,做《君圣臣贤爨》,断送《万岁声》。”
《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
古星名。即今之水星。
广雅·释天》:“辰星谓之爨星。”
中国古族群名和古地名。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刘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跋》:“盖爨氏自汉蜀迄宋齐,枝叶遍于南州,世为州长,梁以后遂据其地,名之曰爨蛮。”
(Cuàn)姓氏用字。参看“爨姓”。
[5-6]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三】【爨部】七乱切(cuàn)
齐谓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凡爨之属皆从爨。
𤏷,籀文爨省。 [7]

说文解字注

“齐谓炊爨”注:各本“谓”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则二字互相训。《孟子》赵注曰:爨,炊也。齐谓炊爨者,齐人谓炊曰爨。古言“谓”则不言“曰”,如《毛传》妇人谓嫁归是也。特牲、少牢礼注皆曰:爨、灶也。此因爨必於灶,故谓灶为爨。礼器燔柴於爨同。《楚茨》传曰:爨,饔爨廪爨也。此谓灶。又曰:踖踖,爨灶有容也。此谓炊。
“𦥑*象持甑”注:中似甑,𦥑持之。今本𦥑*譌臼。
“冖为灶口,廾推林内火”注:林,柴也。内同纳。
“凡爨之属皆从爨”注:七乱切。十四部。
“𤏷,籀文爨省”注:然则爨本古文也。
【注释】①𦥑*:字形作𢍯下无廾。 [8]

广韵

七乱切,去换清 ‖爨声元3部(cuàn)
爨,炊爨。又姓,《华阳国志》云:“昌宁大姓有爨习。”《蜀志》云:“建宁大姓。”《蜀録》有交州刺史爨深。 [9]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爨;部外笔画:25
古文:𤑖
广韵》七乱切。《集韵》《韵会》《正韵》取乱切,竝音窜。《说文》:齐谓之炊爨。𦥑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玉篇》:灶也。《诗·小雅》:执爨踖踖。传:爨,饔爨,禀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廪爨以炊米。《周礼·天官·亨人》:职外内饔之爨亨煑。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煑物。《仪礼·士昏礼》: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又姓。《华阳国志》:昌宁大姓有爨习。《蜀志》:建宁大姓。《蜀录》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韵》:或作熶。详熶字注。
又取绢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撺。义同。《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注:以火炊水。◎按《周礼》《诗传》《释文》爨俱音七弦切,释经传爨字之义,大约动音为平声,静音为去声。然《左传·宣十五年》传:析骸以爨。注:爨,炊也。及《孟子》以釜甑爨。似皆宜读平声。乃《孟子》无释文。《左传》释文亦音七乱反。则平去又未尝拘也。 [10]
《说文解字》书影
《康熙字典》书影
《广韵》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2]

书写演示

书写

书法欣赏

以上参考资料: [11-12]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二十九换
合口呼
次清
七乱切
tsʰuɑn
集韵
平声
上平二十六桓
合口呼
次清
七丸切
tsʰuɑn
去声
二十九换
合口呼
次清
取乱切
tsʰuɑn
去声
三十三线
合口呼
次清
取绢切
tsʰiuæn
礼部韵略
去声
取乱切
增韵
去声
取乱切
中原音韵
去声
桓欢
合口呼
次清
tsʼuɔn
中州音韵
去声
桓欢
仓筭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九翰
次清
取乱切
ts‘uon
分韵撮要
阴上
第十三鸳婉怨乙
(参考资料:汉典 [13]

上中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tsʰ
wɑn
先秦
王力系统
tsʰ
uan
先秦
董同龢系统
tsʰ
uɑn
先秦
周法高系统
tsʰ
wan
先秦
李方桂系统
tsh
uanh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删
wɑn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寒桓删
wɑn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寒桓
wɑ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tsʰ
uɑn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tsʰ
uɑn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tsʰ
uɑn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tsʰ
uɑn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tsh
uân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tsʰ
uɑn
(参考资料:汉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