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理財產品可扣稅 納稅人可以慳幾多?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退休規劃 - D190321

3款理財產品可扣稅 納稅人可以慳幾多?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19/03/21 08:00

最後更新: 2019/05/02 19:02

分享:

分享:

3款理財產品可扣稅 納稅人可以慳幾多?

納稅人注意,政府多項扣稅優惠將於新課稅年度,即2019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可扣稅產品包括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計入「自願醫保」、「延期年金」、及「MPF自願性供款」,到底可以扣稅幾多?

延期年金及強積金自願供款扣稅草案昨正式通過,連及早前通過自願醫保扣稅方案,意味2019至2020財政年度將會有三大類理財產品可獲扣稅。自願醫保最多扣稅額為8,000元,以最高稅階計,即最多可節省1,360元;其餘兩者合共扣稅額為6萬元,即最多可節省1.02萬元。

政府推出上述稅務優惠,目的為鼓勵個人作妥善理財安排,為近年罕有。政府當局亦訂下可扣稅產品,需符合的資格要求(見表)。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早前建議,符合扣稅資格的年金產品,其保證內在回報率佔總回報率需達7成。惟根據立法會文件,保監局目前不會訂明年金最低內在回報率,即市面已銷售的延期年金產品,在較少的調整下,已可符合政府訂下扣稅資格。

理財專家認為,與年金相比,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勝在靈活,適合收入不穩或風險胃納較高一族,又指自願醫保初出台時,保險業界或打價格戰搶市佔率。

【自願醫保】健康及退休保障方案扣稅詳情

【原文:扣稅下月生效 自願醫保或減價爭客(收費文章)(附專家意見)】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退休理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