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理学分析黄子华栋笃笑的成功?

如题,香港人喜欢黄子华栋笃笑的心理因素有哪些?最好按照认知、情绪、行动的框架~~
关注者
5
被浏览
2,201

1 个回答

有人说栋笃笑就是一部“黑色幽默”短篇小说集,放大、扭曲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用一种无可奈何 的嘲讽来表现,使它们显得更为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或许在当时,你会笑得前仰后翻,但事后想想:“咦!原来这并不好笑 ,似乎还很严肃。”好比举止优雅的妇人忽然爆粗口,就会产生黑色幽默。而栋笃笑的夸张是体现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上 的,即是这种冲突与矛盾,更加强了戏剧化效果。

栋笃笑的演讲内容结合香港发生的趣闻轶事,谈人生、爱情、时事、人情,无所不包。犀利尖刻的演讲往往是用来指 责社会问题;幽默顽劣的演说则常常是用来娱乐普罗大众;而引人爆笑的段子通常是色彩斑斓的成人笑话与直捅陋弊的政治话 题。但实际上,栋笃笑针对人群的只有两类:小人物和大人物。前者即是普通百姓,讲一些他们生活中的无厘头小事和身边事 ,不经过艺术加工,却有一些“黑色”成分。如黄子华初期的《色情家庭》,以自己的生活来讲香港小市民的生活,并折射出 香港社会的各种问题。听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理解,原来这也会很有趣,而你所明白的即是—以往的看不见,皆 因你身在其中。后者则是指政客和明星,在黄子华的《冇炭用》里,他的利嘴又对准了董建华、梁锦松、谢霆锋。因此,听栋 笃笑的第二个常识是也要知道些香港的政治和娱乐圈事件,如倪匡的说话风格、董建华讲话的样子、梁锦松的偷步事件等和纷 繁杂乱的明星劈腿。2018年黄子华最后一次栋笃笑《金盘啷口》更是道出了香港人目前的焦虑心态,以一句“为真小人爭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占领整个世界”为港人指引方向。

然而,话题永远不可能重复,但听完后的感觉却永远是殊途同归。在人物和故事的背后常常是一个很深的疑问,大笑 的酣畅淋漓之余又会觉得酸楚而沉重,甚至会教你明白某些道理,快乐并痛着,所谓“绞架下的幽默”,这就使栋笃笑具有一 定的社会价值和认识价值。

摘录于栋笃笑:一本妖魔化的香港百科全书--《观察与思考》2006年17期,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