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廣場協議》對中美貿易戰有何啓示?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有句名言:「歷史不會重演,但往往驚人地相似。」(“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中美貿易戰持續,令市場難以擺脫30年前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中國,大家愈來愈擔心,若屈服於美國的政策要求,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命運是否就會和日本在1980年代中期一樣。《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對日本而言仍是個非常痛苦的回憶,而中國亦仍然不敢鬆懈。

何謂《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是美國與貿易夥伴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於1980年代中期達成的一項協議,以讓在1980至1985年間大幅升值約50%的美元貶值。雖然協議牽涉五個國家,但經濟史學家隨即指出,日本的經歷就是導致其陷入「失落的十年」的轉捩點。

在簽署協議後,日圓急升,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以大幅減息來應對。市場流動性增加雖令資產價格上升,但債務累積拖累未來的增長潛力,就算時至今天,日本的通縮壓力依然明顯。

帶「中國特色」的 《廣場協議》?

和對日本一樣,美國政府亦對對華貿易逆差甚為不滿,並要求中國放寬國內市場准入。不過,中國與當時的日本也有不同之處。簽署《廣場協議》時,貿易爭端的焦點落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上,該協議後來於1995年被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取代。美日為軍事盟友,至於歐洲貿易夥伴也和美國同樣不滿中國。

鑑於中國的軍事實力、經濟影響力,且希望維持國內穩定,中國恐怕不會完全默許美國的要求。不過,中國新實施的外商投資法的確是對中美貿易談判遞出「橄欖枝」,反映中方作出早期讓步。

人民幣升值或有利中國

1980年代中期,日圓升值導致多間出口商破產,對日本以貿易為主的經濟構成負面影響。雖然人民幣轉強同樣會妨礙中國出口,但諷刺的是,這或有助中國政策制定者將經濟重新平衡,轉而以國內的動力推動經濟。此外,人民幣轉强將令中國資產更受國際投資者歡迎,對「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等海外項目亦有幫助。

不過,人民幣升值未必盡如中國所願。與日本同樣,中國人民銀行(PBOC)或難以招架外國流動性激增。 除了沖銷外資流入的成本外(央行維持國內匯率穩定的成本),流動性激增還會令資產泡沫膨脹,引來炒賣活動,對經濟構成危險。

北京的教訓

由於中國不太可能完全脫離國有經濟的模式,中美之間能否達成可持續的停戰協議仍有待商榷。更有可能的是,大家會繼續將中美貿易談判與《廣場協議》相提並論,尤其是中國政府繼續增加信貸和減息,與日本央行在1980年代末的做法如出一轍。

中國政府應以日本央行為鑑。後者曾被批評在執行務實改革推動經濟方面「歎慢板」,例如是在國家主導的經濟中進一步促進競爭。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