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 10 大最佳旅遊景點 - Tripadvisor
海寧市景點活動

中國海寧市最佳旅遊景點

海寧市旅遊景點

海寧市附近遊覽

預訂這些體驗以了解此地區的特色。

在 海寧市的最受歡迎景點
了解推薦的選擇方式

景點和地標
“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就是形容的錢塘江大潮,洶湧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被譽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錢塘江潮,從浙江海寧角度觀看最為壯觀,也稱為海寧潮。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着無數批來自海內外的觀光客。為此,海寧市在每年中秋節前後,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觀潮節”,現在已經成為聞名於世的一大勝景。錢塘江潮,潮頭高達8米左右,潮頭推進速度每秒達近10米,其壯觀景象,洶湧澎湃,氣勢雄偉,犹如千軍萬馬齊頭並進,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實為天下奇觀。錢塘江在杭州灣流入東海,河口外寬內狹,寬處達100千米,狹處只有幾千米。海水剛進海口,水面寬,越往裡就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海水只好涌積起來,並且越積越高,加之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擋,又促進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牆。當後面的海水不斷湧入時,就形成了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唐代孟浩然在他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曾經這樣描述錢塘潮“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劉禹錫也在他的《浪濤沙》里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白居易在他的《憶江南》中說:“江南快,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重重遊?”同時在他的作品《潮》中寫出了這樣的詩句“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可見,錢塘潮久負盛名。了解錢塘江大潮的方方面面,掌握錢塘江大潮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就在TripAdvisor。</p>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古蹟
徐志摩故居位於浙江省海寧市,是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短暫居住地,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為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遊景點。故居主樓底層兩側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陳列,展示詩人短暫而絢麗多彩的一生。故居建成於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為海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級旅遊景點。故居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前後兩進,主樓三間二層,前帶東西廂樓。后樓亦三間,屋頂有露台,可登臨。故居台門上方有詩人表弟金庸的手書“詩人徐志摩故居”,正廳有匾曰“安雅堂”,乃啟功補書。主樓底層兩側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學活動陳列,展示詩人短暫而絢麗多彩的一生。正廳、卧室、書房布置復原陳列,再現詩人的家境和生活場所。1922年3月、徐氏與原配夫人張幼儀在德國柏林離婚,4年後和京華名妹陸小曼在北京結婚。詩人的“婚變”,當時在內不為老父所容,在外不為一般社會輿論所諒。他於是萌生“歸隱”之念,於1926年11月16日偕新婚的陸小曼返回故鄉,打算在這裏度過隱居著書的生涯。但不足一個月,軍閥的爭戰擊毀了詩人月下伴美的隱士夢,倉促走避滬上。新居終未能挽住這位中國濟慈的詩筆,徒然給後人留下了一段美麗的遐想。這裏為您提供了徐志摩故居的各種相關信息,全面透視徐志摩故居,這裡是您通往徐志摩故居的直通車,這裏就是您的TripAdvisor。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景點和地標
嘉興鹽官古鎮是浙江省首批準的十五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民俗文化、動人的民間傳說和壯觀的海寧涌潮聞名於世。鹽官原為海寧州州府,解放后遷治硤石。鹽官始建於西漢,因吳王劉濞煮海為鹽,在此設司鹽之官而得名。在唐朝,鹽官就以其發達的經濟和盛行的宗教而名揚海內,是當時全國著名的三個繁榮縣市之一。明清時期,由於“海寧陳家”疑案的出現,更使鹽官名聲顯赫。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甚至想把鹽官定為國都,我們從中可以想象當年之繁化景象。鹽官鎮處於錢塘江入海口的咽喉,在錢塘江大橋通車前,這裏一直是兩浙的交通孔道,是重要物資集散地,城市經濟自古繁榮。經濟的繁榮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使鹽官人才輩出,僅清朝陳家就出現了“一門三人四閣老,六部五人七尚書”的奇迹。此外明代的戲曲家陳與郊、享譽海外的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著名文學家陳學昭等都是鹽官人,城內眾多的名人故居更為其增添了風采。名勝古迹眾多是鹽官的最大特色,除著名的海寧潮外,被列為省、市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就達十餘處,故有袖珍式歷史名城之稱。從規模宏大的海神廟到富有神秘色彩的鎮海鐵牛,從雕鏤精細的漢白玉石獅到精巧多姿的唐代建築,從海寧故址的拱辰門到有歷史意義的中山亭......都為鹽官增添了古樸、獨特的風格。嘉興鹽官古鎮景點怎麼樣?花1分鐘時間,讓您的嘉興鹽官古鎮之行有備無患。快來加入TripAdvisor。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古蹟
王國維故居坐落在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西門內周家兜,是近代國學大師少年時代的住宅。庭院坐北朝南,建築為木結構。前廳正中置放王國維半身銅像,陳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王國維故鄉、家世及其生平。第二部分,介紹王國維的主要學術成就,陳列王氏各種著作和手稿。第三部分,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王國維的論著。陳列室開放以來,吸引了眾多遊人和學者前來瞻仰。故居坐北朝南,2進,總面積約290平方米,前為平屋,三開間,後進樓房,兩進之間有天井及廂房,整組建築自成獨立院落。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又字伯隅,號靜觀,海寧鹽官人.自幼沉靜好思。5歲進私塾,背誦和學作詩文。9歲時父回鄉奔祖父喪,以後便長居家中,教授他駢散文及古今詩詞。王國維16歲中秀才,才華初露。清光緒十九年(1893)、二十四年兩次應鄉試未中。22歲進上海《時務報》,業餘去東文學社學習外文及理化,開始接觸西方文化。辛亥革命后,王氏隨羅振玉東渡日本。此後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學、音韻學的研究,尤其致力於甲骨文、金文、漢晉簡牘和唐人寫本的考釋。王國維是新興學科甲骨文、敦煌學的奠基人之一。所著《流沙墜簡序》、《殷墟書契考釋序》、《宋代金文著錄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論》等,均被稱為划時代之作。其史學論文幾乎篇篇皆有發明,后彙編成《觀堂集林》20卷。他把歷史文獻與出土資料密切參證的治史方法——兩重證據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推崇。TripAdvisor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穎,最實用的王國維故居在線查閱資料。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藝術博物館
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座落於浙江省海寧市市區風景區西山山麓。一九九六年當代著名藝術家錢君匋先生無私地把他收藏的藝術珍品,以及他本人幾十年來創作的藝術代表作,捐贈給故鄉海寧市人民,海寧市人民政府決定建造以錢君匋先生命名的藝術研究館,用來陳列、展示和研究這些藝術珍品,同時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和美術教育。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親筆題寫館名。一九九八年五月九日錢君匋藝術研究館正式對外開放。錢君匋(1907――l998)祖籍浙江海寧,生於浙江桐鄉屠甸鎮。著名藝術家、音樂出版家、上海文史館館員、西冷印社副社長。從藝七十餘年,遍涉書籍裝幀、音樂、新詩、散文、書法、繪畫、篆刻、藝術理論以及教育、出版、收藏等諸多領域,尤以書畫、篆刻融冶古今,自辟新境,名重當代。錢君匋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對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錢君匋藝術研究館佔地l0畝,總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根據地形環境特點,建築的文化性質和功能要求作了很好的研究,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與國外現代化建築藝術相結合的設計手法,在環境上、功能上、建築構成上、文化品位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整組建築空間層次豐富、次序和諧,自然通風採光良好,內設一大二小展廳,其中大廳獨立,二小廳相連,大廳常年展示錢君匋先生創作的篆刻、書法、繪畫、書籍裝幀的精品,二、三展廳經常舉辦各種展覽,還有接待廳、創作廳、藝術品畫廊和接待貴賓的套房。知曉錢君匋藝術館更多文字詳介,實時掌握錢君匋藝術館最新資訊,TripAdvisor必將是您踏上錢君匋藝術館前最佳的備旅之地。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1

關於海寧市的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