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師糾正「估計」是中國用語再掀論戰 作家謝知橋分析2國差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師糾正「估計」是中國用語再掀論戰 作家謝知橋分析2國差異

台灣一名教師曾於2020年糾正學生使用「估計」一詞批註為「中國用語」,引發各界關注,近日有網友於PTT再次發起相關話題,意外引發激烈論戰。(圖擷取自黃安中國微博)

台灣一名教師曾於2020年糾正學生使用「估計」一詞批註為「中國用語」,引發各界關注,近日有網友於PTT再次發起相關話題,意外引發激烈論戰。(圖擷取自黃安中國微博)

2024/05/07 19:32

相關新聞請見︰

台灣教師糾正學生日記中國用語 黃安、劉樂妍崩潰了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一名教師曾於2020年,因糾正學生使用「估計」一詞批註為「中國用語」,讓數名舔共藝人為此不滿痛罵,引發民眾熱議。近期又有網友於PTT上,再次發起相關討論,意外掀起激烈論戰,除了不少內行人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收錄內容進行分析,知名作家謝知橋也發文解釋2國「估計」用法的差異。

一名網友日前在PTT以「估計是對岸用語嗎了?」為標題發文,並附上一張4年前就在網上流傳的照片。根據這張照片拍攝畫面顯示,為一本台灣的家庭聯絡簿內容,學生在上面寫下「我的鞋子裡就像細菌的泳池,不換『估計』是不行的了」,對此教師將「估計」2字用紅筆畫線,並註記「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對此,引起了原PO好奇心。

原PO表示,他認為「估計」根本就不是中國用語,同時附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內容,裡面提到「估計」可解釋為可估量價值、數量或是推測,例句則是「我估計他今天不會來」。接著原PO直白嘲諷,「個人覺得老師很有事」,甚至還刻意留言挑釁,要社會大眾來為此進行論述。

該文一出,確實掀起激烈論戰,但不少內行人紛紛吐槽原PO,指出台灣平時確實不太常用到「估計」2字,且不同用法也會表達出不同的意思,另有人指出照片裡的學生在句中使用「估計」,反而造成語意不通順,「台灣都用大概、應該、恐怕」、「『估計』以前台灣比較常用在數學」、「台灣比較常見的是『根據估計』,或者直接當作動詞使用」。

對此,作家謝知橋也在今(7)日下午發文,解釋「估計」一詞在台灣、中國2國之間的不同用法,「『估計』不一定是中國用語,但把估計當成『大概』、『或許」在用,那就是中國用語」,接著他再以「質量」一詞來舉例,「把質量作為物理學名詞,那當然不是中國用語。但若把質量當成『品質』在用,就是中國用語,而且是低能用語。」

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也於昨(6)日發文指出,「估計」的問題不是「不存在於台灣」,而是在台灣不會「這樣」用,並以英文「Mate」來舉例,表示該詞在美國、英國都會使用,然而2國的「習慣用法」和「代表意涵」有差距,「美國人的字典裡面當然也有mate,但是不會因此變成英國人,刻意搞混的話,會被這2國圍剿的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