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0 

社論

【社論】落實酒駕防制 維護軍譽與戰力

 近期氣溫驟降,國人常會邀約圍爐聚餐,卻也導致酒駕憾事增多。為遏阻酒駕惡行,我國早已將「酒駕防制」列為施政重點,除自立法源頭修正提高並加重酒駕刑度罰則,從中央主管機關到地方縣市政府,亦要求各警察機關,針對易發生酒駕熱點、特定節日或連續假期等時機加強取締,落實「區域聯防」機制,強化機動巡邏攔檢,以提高執法強度及頻率,希望能建構安全的交通環境,有效防制酒駕案件發生。

 儘管人人皆知酒駕後果嚴重,但相關案件仍層出不窮。上月底,嘉義發生一位爺爺抱著僅8個多月大的孫子,在家門口與鄰居聊天,沒想到一輛酒駕小客車暴衝,先撞及其他車輛,再撞飛爺爺懷中的小嬰兒,造成嚴重傷勢;屏東張姓男子無照酒駕,自撞民宅圍牆、車頭幾乎全毀,張男送醫不治,同車3名乘客均骨折住院觀察;南投縣吳姓男子在夜市賣加米酒枸杞土虱,自己吃了3碗後,駕車碰撞,吳男和老父都受傷,送醫後,酒測值高達0.77毫克,因其為酒駕慣犯,南投地院予以判處有徒刑4個月。上述酒駕事件,真實地反映了心存僥倖、以身試法,毫不在乎者仍大有人在。

 根據調查,酒駕受害人73%為青壯年階層,不僅是國家社會的主要骨幹,更是許多家庭的經濟支柱。酒駕肇事造成無辜者失去生命,許多家庭人倫夢碎、財產損傷,不但讓社會付出龐大成本,其惡果也將由全民買單,更連帶造成國家競爭力衰退。

 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國於民國108年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加重酒駕罰則。騎車或駕車酒測超標者,可處新臺幣1萬5000元到12萬元罰鍰、同車乘客處600至3000元罰鍰、拒測1次可處18萬元罰鍰;酒駕累犯者,重新考照後,車輛將被強制安裝酒精鎖1年。若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除吊銷駕照,且不得再考領。

 去年,政府更把酒駕未肇事的刑責,從原本2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明定公路主管機關得公布10年內第2次酒駕累犯者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此外,檢察機關對於酒駕易科罰金的判定,也更趨嚴格,若5年內再犯酒駕,遭刑法論處,就不能易科罰金,必須入監服刑。

 行政機關對於酒駕及肇事損及公物的罰金,也將依法求償,讓鋌而走險者為自身的不守法行為負責。日前,宜蘭縣郭姓男子酒後騎車,遭警方攔查,因拒測挨罰18萬元且逾期未繳,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收案後,得知郭男可繼承透天厝祖產9分之1所有權,於是查封透天厝,郭男只得繳清全部罰鍰。另臺鐵一列太魯閣號,8月間,被酒駕的林姓男子開小客車闖入攔腰撞上,列車嚴重受損,臺鐵綜合相關損失,初估將對其求償2475萬元。政府多管齊下,積極宣導並提高刑責與罰鍰的強力執法,就是為了杜絕酒駕歪風。

 國軍肩負保國衛民重任,部隊安全就是戰力指標,軍人的形象更須以高標準自持。然而,即使國防部三令五申、雷厲風行禁止官兵酒駕,亦訂定比一般社會大眾更高刑責及行政懲處,違犯者甚至會遭到撤職或汰除,惟仍有少數官兵的酒駕行為,不但使個人受到嚴懲,更嚴重斲喪國軍優質形象,令人痛心。

 為嚴肅部隊紀律及符合社會期盼,針對酒駕、毒品等重大案件,國軍將持續修正現行懲罰基準,並與交通部建立聯繫機制,每月主動查核酒駕名冊,防範有心官兵隱匿酒駕行為。各級幹部應不厭其煩,落實軍法紀教育、活化宣教作為,綿密家屬聯繫、強化營外約制、重懲酒駕人員;營區亦應設置大型警語看板、休假離營前也要不斷叮嚀,並輔導有飲酒習慣官兵,休假期間以「小編組、高頻次」反向查詢和提醒,期能由外而內建立官兵「酒駕等同失業、酒駕接近死亡」認知,讓官兵深刻體會,酒駕代價不但慘痛,且無法挽回。

 冬令期間,許多單位都會舉辦凝聚向心的團隊加菜,官兵休假時,也會有聯繫情誼的營外餐敘,須知,國軍再三宣導嚴禁酒駕規定,主要目的是出自對部屬的關心。我們要呼籲全體官兵袍澤,除了嚴以律己,也要相互惕勉,恪遵各項軍風紀規定,展現國軍重榮譽、守法紀的優良傳統,以確保部隊戰力,形塑國軍優質形象。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