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射雕英雄传》中的哪个情节?

关注者
142
被浏览
461,528

62 个回答

黄蓉正要将鸡撕开,身后忽然有人说道:“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
两人都吃了一惊,怎地背后有人掩来,竟然毫无知觉,急忙回头,只见说话的是个中年乞丐。这人一张长方脸,颠下微须,粗手大脚,身上衣服东一块西一块的打满了补钉,却洗得干干净净,千里拿着一根绿竹杖,莹碧如玉,背上负着个朱红漆的大葫芦,脸上一副馋涎欲滴的模样,神情猴急,似乎若不将鸡屁股给他,就要伸手抢夺了。郭、黄两人尚未回答,他已大马金刀的坐在对面,取过背上葫芦,拔开塞子,酒香四溢。他骨嘟骨嘟的喝了几口,把葫芦递给郭靖,道:“娃娃,你喝。”

这一段,七公正式登场的情节就写得很好玩。

金庸的小说不光有刀光剑影阴谋阳谋,还有人间的烟火气息。

五绝,个个都是大宗师,只是王重阳太正,一灯太宅,欧阳锋太毒,黄药师喜怒难测。最容易拉近读者距离的也最没架子的就是七公了,一个自带吃货光环的人,因为贪吃误事,就把自己的右手食指干掉了。但是没办法啊,食色性也,太难改了,往后虽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尽量不误事,遇到好吃的还是口水直下三千尺。

写小说故事时,讲究文眼,对七公来说,他的文眼就是那一句,撕作三份,鸡屁股给我——大家都有份,但七公他的口味更刁钻一些,他还想尝一下鸡屁股。

鸡屁股现在是很少人吃,但我听村里的老一辈人说,肉菜很少的年代,鸡屁股这类东西大家都抢着吃,因为卖不起贵的(这里的贵只是相对来说,比如同样买鸡肉,鸡屁股的售价就远远低于其他部位的肉),难得开荤,甚至有的人家会专门到市场买一些鸡屁股炒来吃。为啥呢,因为它的口感并不差,同时它还能提供不少油水,人的肚里没点墨水就精神寡淡,人的肚里没点油水就气色寡淡。

(射雕影视普遍把洪七公造型弄得太老,不符合原著的中年男子外设,梁家仁版本的洪七公,年龄和短胡形象就比较接近)
(除了扮演中年洪七公,梁家仁早早就和金庸笔下的人物结缘,也扮演过神雕里的郭靖。)
(还有早期的天龙乔峰,很硬汉的扮相)


同时,这里还刻画了七公的亲和接地气形象,大宗师的身份,并不妨碍他吃鸡屁股。得了便宜七公是承认并示好的,他不是一个小气的人,直接把葫芦递了郭靖,娃娃,你喝嘛。吃了好几天,想想也不是个事,总要为自己的贪吃买单,暗中观察清楚了,郭靖这娃子虽然不是十分机灵,但心地是很纯很正,又有扎实的内功基础,那么好,就传他几招降龙吧。

当然,七公不仅是爱吃,他还是少有的会吃会说之人。黄蓉做了那么多好吃的,家常的精致的奇怪的,他十之八九都能猜个清爽,能说出其中的好坏。一个会做,一个会品,酸甜苦辣,相得益彰。

洪七公大叫:“了不起!”也不知是赞这道菜的名目,还是赞自己辨味的本领,拿起匙羹舀了两颗樱桃,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汤好看得紧,有点不舍得吃。”在口中一辨味,“啊”的叫了一声,奇道:“咦?”又吃了两颗,又是“啊”的一声。荷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那是不必说了,樱桃核已经剜出,另行嵌了别物,却尝不出是甚么东西。
洪七公沉吟道:“这樱桃之中,嵌的是甚么物事?”闭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的道:“是雀儿肉!不是鹧鸪,便是斑鸠,对了,是斑鸠!”睁开眼来,见黄蓉正竖起了大拇指,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这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又有个甚么古怪名目?”
黄蓉微笑道:“老爷子,你还少说了一样。”
洪七公“咦”的一声,向汤中瞧去,说道:“嗯,还有些花瓣儿。”
黄蓉道:“对啦,这汤的名目,从这五样作料上去想便是了。”
洪七公道: “要我打哑谜可不成,好娃娃,你快说了吧。”
黄蓉道:“我提你一下,只消从《诗经》上去想就得了。”
洪七公连连摇手,道:“不成,不成。书本上的玩意儿,老叫化一窍不通。”

洪七公哪里还等她说第二句,也不饮酒,抓起筷子便夹了两条牛肉条,送入口中,只觉满嘴鲜美,绝非寻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直如武学高手招式之层出不穷,人所莫测。
洪七公惊喜交集,细看之下,原来每条牛肉都是由四条小肉条拼成。
洪七公闭了眼辨别滋味,道:“嗯,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还有一条……
黄蓉抿嘴笑道:“猜得出算你厉害……”
她一言甫毕,洪七公叫道:“是獐腿肉加免肉揉在一起。”
黄蓉拍手赞道:“好本事,好本事。”
郭靖听得呆了,心想:“这一碗炙牛条竟要这么费事,也亏他辨得出五般不同的肉味来。”
洪七公道:“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
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这‘谁家’两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七公你考中了,是吃客中的状元。”

就是这样一个七公,在后续武功尽失的故事里,依旧在皇宫里吃个不亦乐乎,这样一份苦中作乐吃遍天下精神,真是让人惊讶之余又忍不住想笑。如果有个像黄蓉这样的女子穿越到七公年轻的时代,感觉他们两个也很搭啊。

只见洪七公取出小刀,斩去蜈蚣头尾,轻轻一捏,壳儿应手而落,露出肉来,雪白透明,有如大虾,甚是美观。杨过心想:“这般做法,只怕当真能吃也未可知。”洪七公又煮了两锅雪水,将蜈蚣肉洗涤乾净,再不余半点毒液,然后从背囊中取出大大小小七八个铁盒来,盒中盛的是油盐酱醋之类。他起了油锅,把蜈蚣肉倒下去一炸,立时一股香气扑向鼻端。
杨过见他狂吞口涎,馋相毕露,不佃得又是吃惊,又是好笑。
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黄加上作料拌匀,伸手往锅中提了一条上来放入口中,轻轻嚼了几嚼,两眼微闭,叹了一口气,只觉天下之至乐,无逾于此矣,将背上负着的一个酒葫芦取下来放在一旁,说道:“吃蜈蚣就别喝酒,否则糟蹋了蜈蚣的美味。”他一口气吃了十多条,才向杨过道:“吃啊,客气甚么?”

经过Mr.夏等乎友的提醒,我把七公跟杨过在神雕里吃蜈蚣的片段也补充了一些进来,以丰富七公大肚能吃,吃尽天下可吃之物的形象——原来七公不仅会吃东西,自己动起来手来,条理分明,手法利落,也是大厨一个。

古代的吃货和美食家。

声名很响的有袁枚和苏轼。

相较而说,小说里的吃货和厨子七公更像苏轼,除了能品能说(七公不能写),自己动起手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袁枚在动手做吃喝这一块的天赋和能力,就稍稍差一些,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所以做了随园后,请了很多大厨来掌勺,自己在旁边观摩学习。

行走江湖,别人带刀带剑,人家七公带的啥,带酒葫芦和油盐酱醋铁盒子!

真真正正的宗师级吃货。


两万字的武侠脑洞:

金庸江湖里的反派人物,原文分析,不捣鼓有的没的:


说到吃的。

七公向来擅长。

荤荤素素,只要好吃,他都是来者不拒的。

这份肉类零食里头有他喜欢吃的鸡(屁股),想他老人家看得了也会忍不住食指大动,叫上一声,妙。

《射雕英雄传》里最喜欢的是第三十九回“是非善恶”里郭靖、黄蓉重逢后的一段对话:

黄蓉道:“你到华山来,想是要争那‘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了?”郭靖道:“蓉儿,你怎么又来取笑?我是要向周大哥请教一个法子,怎生将已会的武功尽数忘却。”将这些日来自己所思各节一一说了。
黄蓉侧过头想了一阵,道:“唉,忘了也好。咱俩武功越练越强,心中却越来越不快活,反不如小时候什么也不会,倒无忧无虑。”她哪想到一个人年纪大了,必有不少烦恼愁苦,与武功高低殊不相干。[1]

在和黄蓉于华山重逢之前,郭靖陷入到了一场严重的心灵危机之中。他此时已经和成吉思汗决裂,母亲李萍被大汗逼死,恩师除柯镇恶外都被杀。另外,他以为黄蓉也殒命了。曾经的郭靖以行侠仗义为己任,也曾为了报恩而在蒙古军中效力。然而,此时的郭靖对所有这些过去一度坚信的价值和人生意义都产生了怀疑,甚至想方设法要将生平武功都忘掉。

这个时候真正把郭靖从虚无和挣扎里拯救出来的,恰恰是黄蓉。但有意思的是,当郭靖向黄蓉倾诉长时间以来的困惑时,黄蓉其实完全不能理解郭靖的困惑根源究竟何在。她回答说:“唉,忘了也好。咱俩武功越练越强,心中却越来越不快活,反不如小时候什么也不会,倒无忧无虑。”这个回答当然很可爱,但其实也非常幼稚。黄蓉虽然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的人,但她从来没有经历过郭靖面临的那种虚无感,因而也无法在“道理”的层面帮助郭靖。

然而,神奇的是,固然黄蓉不能在“道理”上帮到郭靖,但恰恰是在与黄蓉重逢之后,郭靖才真正摆脱了先前的痛苦、挣扎和虚无感。为什么能如此?这才是这段情节里最有趣的地方。这段情节看似不合理,但想来其实也不难理解。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困惑、怀疑和彷徨,能帮助我们走出来的往往并不是说得一板一眼的道理,而是有一个人能陪伴在身边。道理每个人终究都能想明白,但爱和陪伴却是稀缺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对于挣扎在虚无边缘的人来说,爱和陪伴远比干巴巴的道理更重要。对于郭靖而言,黄蓉就是那个把他从虚无里拖上来的人。在和黄蓉重逢后,郭靖才真正克服了怀疑和困惑,并重新建立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理解。


P.S. 这个回答其实是从之前发在《城与邦》专栏上的一篇文章那里化用过来的,全文链接如下:

参考

  1. ^《射雕英雄传》第39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