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蜂鸟 | 《繁花》完结,黄河路的新故事才开始?_手机新浪网

新浪资讯

新浪蜂鸟 | 《繁花》完结,黄河路的新故事才开始?

蜂鸟

关注

作者 | 张无量 余乐乐

编辑 | 李固

因为电视剧《繁花》,黄河路成为2024年初最火的城市道路之一。

一条不足800米的道路,承载的是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记忆。

剧版《繁花》基于金宇澄的原著,也从小说《股市中的红男绿女》汲取要素,故事重在商战呈现,商战的重要战场正是黄河路。 

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也是一代人的黄金时代。那个年代的上海,红男绿女、暗流涌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黄河路上,人来人往,风云际会,金钱永不眠。 

现实生活中755米长的黄河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北部,南起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是一条普通的美食街。在《繁花》上映前,黄河路只是黄河路。

现在,它的新故事,开始了。

流量降临黄河路

有人戏称,之前游荡在武康路上的年轻人,这段时间都跑到了黄河路。

近日,《新浪蜂鸟》连续几天走访黄河路,试图记录爆红后的黄河路,以及探讨它能否接住《繁花》带来的泼天富贵?

这段时间的黄河路,人流激增,新设置了红绿灯、增加了城市管理员。新鲜的生活方式涌入这条短短的支马路:户外速写、自行车骑行、city walk…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黄河路凤阳路路口拍照留念。

离路口最近的饭店是《繁花》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向北走第二间店就是“乾隆美食”,它紧挨苔圣园饭店,是黄河路的标志性饭店之一。老板王金招,是电视剧《繁花》的“黄河路顾问”。1993年她来到黄河路的宝玉大酒店工作,之后自立门户开办了“乾隆美食”。店内等位区的背景墙上,挂满了曾来就餐的明星、名人合影。

“现在的人流量是不得了的,就像90年代那样。”王金招告诉《新浪蜂鸟》。王金招回忆道,饭店的客流量自12月28日开始多起来,29日开始“爆了”。

在电视剧《繁花》中,辛芷蕾饰演的李李在黄河路开的“至真园”,是黄河路饭店的天花板,各路资本在这里明争暗斗。现实中,与剧中同样位置的是沪上知名饭店“苔圣园”,它见证了黄河路1990年代的金光绮梦。

据苔圣园黄河路店经理陈宗余介绍,为了迎接黄河路这波因《繁花》带来的客流,苔圣园在1月11日新招了一批学生工,在前厅增加了12个服务员,厨房也新增了临时工,还从苔圣园的其他分店调来了员工。

“追梦浪子”是一位户外直播,他近期多次来黄河路直播。他对《新浪蜂鸟》说,两三年前苔圣园生意很差,都开始做团购了,线下人实在太少了。

现在苔圣园的年夜饭都订满了。他认为,“今天来的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上海人”。上海人对这里有情结,再尝一尝这上海的老味道。

老薛是住在黄河路上的老街坊,他指着不远处的排在“老上海葱油饼”门前的队伍说,他生活在这里67年,“从来没有见过这爿店生意这么好”。

一位路过的老阿姨,对一位正在忙碌的店员说:“你们借了财神爷的光”。

曾经沉寂20年

《繁花》中有大量关于股市大战的场景。

倘若将黄河路比作一支股票,IPO成功大概是1993年9月30日,那一天“黄河路美食街”跨街灯彩牌楼被点亮;而市值登顶则发生在1996年,那一年到访黄河路的中外宾客多达100多万人次。

1993年9月30日,黄河路美食街正式开张,成为上海黄浦旅游节的一大招牌。1994年,前上海首富周正毅来到黄河路开店,买下一栋5层楼房,对原居民以50万元一户给予补偿,开设了“阿毛炖品”。

1995年,美食街更上层楼,餐饮店家动迁改造。在装修的富丽堂皇的新楼里,生意蒸蒸日上。这一年,小南国的创始人王慧敏向合作信用社借了70万元,投资100万元在黄河路开了一家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小南国。

黄河路火热的景象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首次冷却。王慧敏也是在这段时间,带着小南国出走黄河路,先后在上海虹桥、香港开设新店。之后的2003年非典中,黄河路上的餐饮业再度遇冷。

进入千禧年,市中心租金不断上涨和商业综合体的崛起,以及市民私家车出行增多,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黄河路美食街往昔的喧嚣与繁华渐渐熄灭。

《繁花》赋予黄河路丰沛的文化意涵,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盛名一时的各种酒家,张爱玲住过的长江公寓,都还伫立在黄河路。

关于黄河路上的戏院、公寓、大酒店的集体记忆或许已经逐渐淡去,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生机与气象还有很多人记得。

霓虹灯下,灯火辉煌。最火爆的时期,街坊老薛、直播博主赵先生都曾在某个时刻共同见证了“过年时战火一般的烟花”。商户对垒比拼排场,放一次烟花花费高达百万元。

“那时候,黄河路上到处都是人,行人很难挪动步子。”王金招回忆道。

“这段时间的黄河路,上世纪90年代那种积极奋发的激情又出现了。”陈宗余告诉《新浪蜂鸟》。

此刻,粤味馆的阳台摆上玫瑰花;悦来酒家挂着“25小时”营业的招牌;刚开业一个多月的羊肉炉饭店门口坐满等位的食客,穿着旗袍的网红女郎带着摄影师在黄河路上摆拍;“我在黄河路很想你”的招牌被新开业的小店悄悄挂起,行人合影时,会放下手中国际饭店的蝴蝶酥纸袋,接过老板递来的咖啡与鲜肉月饼。

面对突然热闹的景象,王金招说自己以平常心对待,“我过去怎么做,现在怎么做,将来还是怎么做。”

沉寂20多年后,生意与人流重返黄河路。

隐忧与希望

《繁花》带火黄河路,有人欢喜有人忧。

每周六都是附近小店店员远方的值班日。他所在的这家小店的流水变化不大,早上他等了好久,才在9点上生意,往常工作日可以卖掉3锅包子,今天周末只卖掉1锅。他老板也以为远方很忙。远方回复老板:瞎忙,就是卖了一些热饮而已。

“平时因为是实在太没有生意了,觉得一下子这个人流量大了。”王金招说。

一家知名饭店的负责人称,自己的饭店的营业额并没有因为黄河路的这波流量增加多少,“可是我们面对的困难增加了很多,这么多人涌进来,很多都是进来打卡的,可能存在的一点点矛盾都会被无限放大。”

还有饭店的负责人告诉《新浪蜂鸟》,现在这么多人到黄河路打卡,包括路上维持秩序的人员的增多,可能会吓跑一些反感人流和担心个人隐私受到干扰的食客。

这几年,黄河路上的店家生存不易。

由于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很多饭店从之前主要做包房生意转为大量接散客,也和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团购套餐。对此,一位黄河路上的餐饮主称,“这其实是在贴钱赚吆喝”。

“这么多年下来,风风雨雨都经历过。我们还是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好好地把苔圣园经营好。”陈宗余告诉《新浪蜂鸟》,“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重振黄河路美食街的辉煌,让更多的市民、国内外的游客都多来逛逛吃吃。”

在王金招看来,黄河路的这波流量,如果没有政府后续的扶持,热度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再遇上其他方面的麻烦事,我们连活下去都很困难。”王金招告诉《新浪蜂鸟》。

老薛的观点和王金招有些类似,黄河路的火爆场景只是昙花一现。“黄河路的这个现象,我估计顶多只能持续3个月甚至只会到过年前。我们都看到它辉煌过,然后看着它一下子没人了。”老薛告诉《新浪蜂鸟》。

苔圣园、乾隆美食等老店,已经成为黄河路文化意象的一部分。“能在这里坚持30年的,肯定都有自己的东西,有故事、有沉淀、有工匠精神。坚持30年,你才能成为网红,并不是开一家店在黄河路就能成为网红。”一名黄河路的餐饮主称。

青苔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在不同的苛刻环境中生存。“我们老板将饭店取名为’苔圣园‘,是希望它像花园一样美丽、长盛不衰。我希望苔圣园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陈宗余对《新浪蜂鸟》表示。

新闻线索/转载/读者群,请添加小助理

“蜂鸟sina”(wechat id:hummingbird2024)

加载中...